草学(草业科学的简称)是研究草与草地属性、功能及其合理利用的学科,即研究草和草地的生态功能和生产特性、发展规律、保护利用的理论与技术的科学。草学是以草地农业系统及其组分为研究对象的综合性、交叉性的新兴一级学科,即通过多学科交叉和草业科学理论与技术的创新,研究草地农业系统及其各组分发生与发展规律,建立提高整个系统可持续性的新理论与新技术,形成一套具有鲜明学科特色的理论体系与方法论体系。研究内容包括草地资源与管理、草类植物遗传育种与栽培、草坪与绿地景观、草地保护、草业系统分析与管理等。
草学是草业发展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草学是随着人们对草地生产、生态功能的不断认识而从传统的草原学逐步发展形成的。人类进化早期就开始认识和利用草地资源。早在几千年前,从亚洲和非洲天然草原的公用
家畜放牧开始就有了草原管理的实践。公元前11到6世纪,我国《诗经》中就有大量的草类
及羊、鹿放牧及狩猎等记载,公元前750年英国开始有草原干草生产。可以说人类的历史极大 地受草原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人类文明始于草原。
现代草学发朝于20世纪20年代。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许多发达国家在发展牧草生产和家畜生产的同时,开始关注草畜系统的生态功能和草畜产品加工流通,将重点逐步转向天然草地
与作物-家畜综合生产系统并重。这时以农学、林学、畜牧学为基础,形成了草原科学的雏形。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出现了土壤-牧草-动物三位一体的学术观点,草原科学有了生态系统的思想,标志着这一学科开始突破传统草原学的限制。20世纪40年代中期至70年
代,形成了草原演替理论、草地资源类型学和草地资源分区理论等,这是草原科学的理论与方 法快速积累时期,形成了草地生态系统学。20世纪80年代,我国草原学开始强化草地资源的 生态功能和产品加工流通等,学科内容从草原学时期传统的牧草生产与草地畜牧业生产,向前延伸发展了草地资源的生态属性,包括景观、绿地、自然保护区等,向后拓展了草、畜产品的初加工及其后续产业,涉及草业生产过程的生物因子、非生物因子和社会因子相互作用的生态与生产系统,在草原学的基础上逐渐发展形成了新兴的草业科学。
从草原学到草学,反映了学科内涵向草地农业系统聚焦,表明草业系统研究的学科理论与 方法的发展与成熟。
现代社会经济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草学的发展,为草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草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陆地生态系
统。随着草业日益向安全、高效、集约的方向发展,草业经济功能得到人们的认可,草学学科逐步成熟壮大,从最早农学中的饲料学,逐步形成畜牧学科的草原科学,进而伴随着草业的发展更名为草业科学,与畜牧学科分离,发展为一级学科——草学。
草学的综合性和交叉性体现在它不仅是一门包含理科、工科的自然科学,也涉及人类经济、社会和政治的人文科学;同时,不仅利用多种学科理论与技术,且与多种学科的交叉融合中,也形成了具有自身特点的新兴前沿理论与技术,如草地农业生态学、草地类型学、草地营养学、草地放牧管理学、草地资源调查规划学,以及饲草植物育种学、饲草植物栽培学等,并且在不断发展的高新技术应用中更新发展,如与网络信息技术、遥感技术等交融形成的草地3S技术监测与评价,草地资源数据库与信息网络,饲草植物生物技术工程,转基因工程等,逐步推动草学的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