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微信
朋友圈
QQ
微博
取消

文章详情

当前位置:海文考研考研政策正文

2020华东师范大学基础心理学考研经验

2020-04-08 10:11 2547 来源:海文考研

先进行个自我介绍吧:

我本科是双非二本,专业是金属材料工程,跨考华东师范大学基础心理学社会认知方向。

初试成绩391,政治74 英语71 普心专业课 117 实统测专业课 129(华东基础自命题)

华东基础是在19考研那一年改成自命题的,虽然到现在只有两年时间,但这两年自命题的题型并不一样,不过好在华东基础的参考书并不多,不涉及发展与教育的内容,并且两门专业课的考试大纲都在官网上登出过, 详细到每一章、每一节,这些范围能让你省去一些复习的章节。

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范围参考(基础初试范围)

不过从我今年考试的内容来看,今年有2-3道选择题不在大纲上的考试范围内,但却并不超纲,因为这几道题是心理学导论中学习那一章非常简单的几个知识点(条件反射),而这一章并不包含在大纲内(见下图,第三章在教材上本是学习那一章)

       而我当时出于偷懒的想法,除了一轮复习时完整看过一遍学习那章,之后就再也没看过,不过好在条件反射的知识点的确很有意思,我当时看的时候印象就很深刻,所以考场上并没有很慌张。 

所以,如果大家在复习内容上无从下手的话,我的建议是大纲上规定的任何一个章节都必须非常熟悉,不得跳过任何一章、任何一节、甚至任何一句写在大纲上的话。而至于那些没列在上面但书上仍包含的,在一轮复习时建议大家都通读一遍,彻底了解这本书的知识体系,而在之后的复习则可以尽量删减,如果不确定哪部分是重点的话,可以参照历年统考的真题。

这里说句题外话,最保险的方式肯定是所有章节都一视同仁,全部细致认真地进行复习,并且说实话,也的确没多出多少内容。但是在考研期间,尤其是最后阶段,你很容易就会觉得时间不够用,那个时候焦虑的心情可能让你根本看不下去那些“不太会考”的章节,越到后期,这种心情越强烈,每次你选择把时间分配给那些大纲章节,打算再巩固一遍时,你同时也失去了巩固那些次要章节的机会,不要总想着等以后有时间了再看,你以后就算有时间也不会看它们,考研期间,越长时间不复习的章节就越接近于没学,所以如果不能一直坚持复习,其实不如一开始就割舍掉。我上面提的建议可能有点投机取巧,就是给知识点分级,并且是在刚开始复习的时候就制定一个明确的表格,清楚地告诉自己哪些是自己复习的重点,而不是临考前点小公鸡随便点出来看什么不看什么。毕竟谁也没办法预测考题究竟会考哪些知识点,我只是希望你能对自己的复习计划有个坚定的信念,能应对好最后阶段千头万绪的焦虑心情。

接下来是书单:

心理学导论-梁宁建 (我用的红皮的那个版本)、普通心理学-彭聃龄( 4、5版都可以)、实验心理学-郭秀艳、心理与教育测量-戴海琦(第3版)、行为科学统计、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张厚粲 西方心理学史-叶浩生

 

复习规划:

(写在前面)

我个人不是一个自制力很强的人,复习期间很多时候都是很晚才去的图书馆,所以我就不给大家提一个我自己并不能做到的日程表了。我也曾尝试过让自己按部就班的进行每一天的学习,但坚持了一段时间就又开始睡懒觉了。所以我建议大家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时,一定要考虑到自己的执行力是否足够,你可能会遇到6点起床,甚至5点半就起床学习的人,很羡慕他们一天的收获那么丰富,但如果一个习惯每次只会过多的消耗你的精力而不是让你更轻松的话,不如降低一点对自己的要求。

1.普心专业课(含心理学史)

1.1心理学导论这本书的作者就是华东的老师,所以大家一定要以导论为主,但这并不是说看导论的遍数比普心多个一两遍就叫为主了,而是你要弄清楚这两本书在你复习期间发挥的作用是什么。

导论起的是考试用书的作用,普心则是理解知识的作用:

①你试卷上写的是导论的内容,但你究竟怎么理解这个知识点,怎么记忆的,你可以借鉴两本书中不同的叙述。普心和导论中很多内容叙述角度都不同,不过这恰恰给你提供了两个十分官方又十分准确的描述,这对你理解知识点是大有帮助的。并且这也说明了,阅读普心最合适的时机是在你对心理学的知识有一个最基本的了解,因为你可以凭借普心里的叙述对比自己在导论中形成的理解,交相印证,同时两本书中不重合的内容还可以互相补充,使你对这一章的知识体系越来越完整,而这才是最关键的,这直接代表了你对这章知识的掌握程度。

这里又得多说一句,试卷上写的答案必须合规范,有些知识点只能原话背下来,大白话是得不了分的,而既然无论如何都要背书,那就一定背导论上的原话。至于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有什么作用呢?它能帮助你更高效、准确、深刻的记忆一个知识点,你在理解它时,依靠的不仅仅是书上的叙述,还会结合自己已经积累下来的知识,而这个过程就相当于你把知识点纳入你已有的知识框架中,你会不自觉的在心中对正在被纳入框架的知识点进行表征,这个过程是真正帮助你建立理解的过程,也是真正能给你节省记忆负担的地方,当然反复多次的记忆工作必不可少,但越到后期你就越会发现,你再回想这个知识点时,你依靠的不再是书本上的原话,而是你反反复复在心中形成的表征,你的每一次回忆,都是在依据自己已有的表征下定义。

②对于普心上有但导论没有的知识点,有很多对于你理解某章知识很有帮助,并且也很有意思,所以在一开始明确自己的目的,如果为了理解知识,不妨多看一看,仔细看一看。但涉及到要不要背的问题时,就进行分级,自己判断这个知识点到底该掌握到什么程度,可以参考历年统考真题(华东目前就两年),扩展多少内容,量力而行,关键是一旦确定之后就不要在后期纠结。谁都希望能面面俱到每个知识点都不落下,做的工作越多自然越好,但能完成的目标才是好目标。

③至于一本书该读几遍,该读多久,该在几月份读什么书,我没有答案,读一本书的快与慢代表不了什么,有的知识可能你兴趣盎然,读起来忘了时间,一上午就读完了一章,并且印象深刻,甚至还想再来一遍;有的知识可能本身比较复杂,但却能引发你非常多的遐想,以至于你读了一句话,走神5分钟,这都在正常不过,也无需焦虑自己一上午怎么就翻了一页。只是你要明白的是心理学的知识(起码普心的知识)学的是你自己,研究是你的心理现象和行为,你发现自己身上有趣的部分,停留一会给自己时间遐想很正常,这难道不是心理学吸引你的原因吗?你的感觉怎么形成的,知觉客体是遵循什么原则,运用哪些记忆策略更有效,究竟是因为哭才悲伤还是先悲伤再哭?这些问题,你能在看书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表征吗?你内心中是否有那么一幅图画或仅仅是某种感受之类的,随着聚焦在文字上的目光的移动而一点点展开?所以,当你能清楚的、自然而然的在你脑中形成表征,自己组织出这个知识的概念时,我相信你自己内心会对自己的掌握程度有答案的。

当然如果你真的想让我制定点切实的目标好可以在小伙伴问起时吹牛B的话,那就在一轮复习时,每章只背诵一个知识点,先理解,再背诵,越小的知识点越好,越小越方便你随时随地的进行回忆,不依靠书本,任何知识的记忆,重复都是必不可少的,心理学知识的一个特殊之处就在于,你不仅仅可以依据书本上的内容记忆,还可以依据自身的体会。

1.2心理学史这门学科考的学校很少,所以市面上公共的参考资料不多,即便找到了也不一定是针对华东考纲的,并且华东考的心史内容真的不多,所以我建议大家买一本书结合华东的考纲自己整理笔记,书上的内容篇幅太大, 不利于背诵。心史的学习,一份精炼的笔记是必不可少的,并且这么学科的背诵任务比想象中痛苦的多,不过考纲中涉及的科学家都是赫赫有名的科学家,大家可以网上搜集一些资料,结合书上的内容进行拓展,心史的题目不怕你答的多,就怕你没话说,今年华东的考题有一道20分的论述就是简述行为主义的观点,我只答了三个行为主义心理学家的观点,估计最多拿12-15分左右吧,每年心史的题分值都很高,并且得分原则也很简单,你找的多,背的多,分就多。

2.实统测专业课

1.1实验

华东的实统测不如统考的难,但是很注重对基础概念的理解,尤其是实验,很多书上的概念仅仅达到理解的程度是不够的,而是要理解+记忆(背诵)+输出循环往复一直进行多遍。很多时候我们很容易就理解一个知识点可能并不代表我们真掌握了,而是这个老师讲的的确很清楚,这个知识还是老师的,并不是你的。实统测里的很多知识都需要你反复地、仔细地琢磨很多很多遍才行,不要轻易的觉得自己已经掌握了,要踏实的一遍又一遍的重复,并且每次都要比上次更精炼,更准确。

去年和今年华东实统测的题型中都包括名词解释,并且都出了那种书上很不起眼的名词,所以大家看实心时一定要沉得住气,实心那本书的确不太好读,难以发现很多乐趣,所以大家可以参考一些机构的网课视频,华东也曾录制过一个公开课视频,就是针对实心这门课的,这本书也是华东出的,这个公开课主要由郭秀艳老师和李林老师讲解,郭老师讲课时很有趣,侧重于心理学的各个实验,她会把有趣的部分呈现给你看,但是相对来说知识点的讲解不够深入。我更喜欢李林老师的课,他的课我看了不下4遍,反复的看,他在课堂上的表达风格你第一次听可能很难接受,但你对知识的理解越深入,就越会发现他实在是太厉害了。总之,实心这门课学起来其实不难,实心最难的部分也就是实验设计了,统考里实验设计非常重要,但华东除此之外还非常重视你对基础概念的理解,名词解释和简答题很多,甚至一个名词解释背后就是一个该死的实验,解决这个问题只能靠一遍又一遍的阅读、思考、揣摩书上的文字,构想实验的场景、实验进行的程序,实验设计的思想,这里面的确没有任何一个环节很简单,很轻松,我当时做这些工作的时候那真是暗无天日的日子,但相信我,一旦你坚持下来了第一遍,以后会越来越简单。

1.2统计

统计的话我复习的方法可能有点特殊,我并没有完整看过张厚粲的教材。我大二的时候想自学统计,去豆瓣搜过统计的书,大家对张老师的书评价一般,很多人都推荐行为科学统计,我就用这本书作为我学习统计的教材,这本书实在是..写得太好了!用豆瓣上的书评原话是,这是一本真正站在学生角度而写的统计教材。用这本书学习统计的过程中,是真的能发现乐趣的,你能感觉到自己对统计的知识框架在一点点扩大,书里对关键知识点的描述非常非常详细,不会像张的书里出现前后矛盾让你困惑不已的地方。所以我强烈建议大家用这本书先自学一遍统计。

不过这本书的写作目的仅仅是为了介绍统计学知识,而不是为了应对考试,有部分名词解释行科里不涉及,有部分计算题型行科里也不会那么出,所以这个时候就必须要参照张的书,拿张的书进行练习,并且张的书里有部分符号和行科里的不一致,你刚更换课本的时候可能会有些不适应,这些问题我当时都一一面对过,但我仍然坚持觉得看一遍行科非常值,而且是在对统计一无所知的时候就看行科,只看行科,网课都不看。在一开始在脑海中建立一个用统计学逻辑完全能解释清楚的框架,这个很重要,如果你是跨考生,没有经过科班教学,我建议你先读行科。在此之上,去看张的书,看机构的视频,听老师的讲解,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如果你觉得换来换去的很麻烦容易乱,也可以只看张的教材,直接听网课,都可以,不过对我来说,我考研期间听了2个机构的网课,除了张的书也看了3本其他国内老师的教材(只看了部分),我仍然觉得行科牛b(小声)...

1.3测量

华东在测量上的侧重不大,但我仍然建议大家一开始复习的时候就重视起来,我当时复习的时候大部分时间都在实验和统计上(我行科看了4遍),测量一直是让我搁置的部分,直到后期突然意识到自己脑子里没什么测量的内容才开始慌张,考试前半个月疯狂恶补,疯狂背,肖四和英语作文的压力加上测量上陌生于一切的状态真的是非常崩溃。

测量的重点无非就两部分,一个是基础概念,另一个就是计算,测量其实是实统测里最难的一科,难到我们都不考那些难的内容...所以根据大纲,仔细理解书中概念,背一些书上的公式就足够了,测量的教材我个人认为是实统测中写的最好的一本,里面那些很复杂的知识,听起来其实很有意思,就是学不明白,大家关于测量的内容可以去听机构的网课,测量考的很简单,但一定要在一开始就将它放在合适的位置,还是那句话, 长时间不复习就等于没学,考试内容再少也值得一遍遍的重复。

最后的话:

考研期间,单论考研这一件事来说,没有什么困难是根本没办法解决的,考研之后的很多事情才真正是人生的难关。我们面对的最大的困难可能就是我们自我设障的心态,背单词太难,背作文太难,半个月看会测量太难,我们可能会因苦无学习方法而抱怨,但书上其实已经早已给出了解决方案,并且是时间和实践检验过的方法。编码、组块、节省法、听觉视觉双重编码这些都等着我们应用,我希望大家能培养一种习惯,或是树立一种观念:我们才是主角不是吗?无论是在学习过程中,背诵过程中,甚至是在考试那个时刻,我们从始至终探索的是自身的奥秘,我们才是那个答案。

我其实没有什么学习策略可以分享给大家,从小到大也没有在学习上有多么出众过,但学习心理学的确让我养成了善于内省的习惯,思考自己的心思和行为其实真是一件让人激动的事情,尤其是把书上的那些知识和方法应用于自身时,那种感觉是真的很美妙,觉得更了解了自己一分。我觉得这就是心理学吸引我们的地方,于我而言,就像我在敲打这篇回答时,那种时刻内省,在心中表征,进行思考判断的体会就是我向往的。

我希望大家能坚持下去,考研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你会遇到无数次自我怀疑的时刻,有的时候你能说出一些原因,有些时候就是莫名其妙的不信任自己,这都太正常了,我们正处于这个探索自己的阶段不是吗?迷茫是常态,生命不就是一次次的试探吗。相信你的信念,相信你的勇气,相信你自己,我们既然向往心理学,就要肩负起相信这些事物存在的责任。

眼前的路的确漫长,但每一处都埋藏着你自己的宝藏。

上一篇:2020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传播学经验贴(含专业课书单) 下一篇:2020暨南大学应用统计专硕经验贴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免费获取考研大礼包

称呼
手机号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邮箱
学历
微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