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枚非应届考研党,普通本科毕业,从国贸跨考社会工作专业,一战成硕,成功上岸广州大学。初试总分417,政治73,英语76,社会工作原理135,社会工作实务133。为帮助更多的考研er少走一些弯路,特此分享考研期间的心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英语:我踩过的一些坑
1.我真的不建议刷模拟题,真的不要刷!模拟题跟真题有天壤之别,很多考研界的老师打着年年压中真题的幌子,骗学生买模拟题,质量真的是……难以形容的不负责任,很多模拟题都是随便复制英语文章粘贴过来,设问也是极其不符合常理,选项更是不符合逻辑,考研英语只要刷真题就足矣!足矣!
2.某k的每日一句,我大概抄了一个月,觉得有点浪费时间,抄了之后我也不会重复去看,就放弃了,主要还是觉得公众号排版审美不适合我。
3.某波妈的阅读我也跟过,但是视频多数是面授班,虽按照真题专题讲,但有一些真题题目没有讲到,很多比较难的题目选项也没有讲解,我比较喜欢全方位的讲解,所以后来就没有再跟着这个老师学。
4.某军虎的作文预测书我也买了,我想听对应的作文讲解,结果发现他的视频多数是打鸡汤,各种忽悠学生买课的把戏,我挺反感的,看了两眼书,就扔了。
5.年年都有考研老师打着压中真题作文的幌子忽悠学生买书,其实没有任何一个老师能100%压中作文真题,可能今年这个老师压中了这个话题的大类,就吹自己压中了,铺天盖地地宣传自己压中了真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大家还是踏踏实实自己多背作文,熟能生巧,总结自己的模板。
6.到临近考研后期,很多人都着急作文,就买作文通用模板,想投机取巧套用,我个人觉得风险很大,我看过一些通用模板,写的都是很大很虚的语句,我这个外行人一看都知道是不扣题的模板,更别说阅卷老师了。秉着对自己负责的态度,还是老老实实多背句子,多写多练,遇到不会的作文题也尝试一下用自己的话写,总比那些离题的通用模板强。总结英语单词是每天都要坚持背的,不要企图不背单词就能看懂阅读,没学会爬就想着跑,这个想法是不可取的~历年阅读真题刷无数遍都不过分,踏踏实实的一步一个脚印地学习,你的实力不会亏待你的。
政治:总结
我的心态一直都是把自己当一张白纸,随便老师任意涂画,老师叫我刷2遍视频,我就乖乖的去刷3遍,老师叫我截图要背下来的考点,我就截图整理出来,每天上课前反复瞅瞅,吃饭上厕所健身时我都多听听背诵音频,多刷刷老师的讲课视频,看不懂就反复看,直到自己学懂学透为止,反正我选择我选择相信这个老师,她不会坑我,我就老老实实的听话跟着她就对了。
关于广州大学的两门专业课出题方式,原理会比较端端正正地考书上知识,基本在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里能找到答案,最后一道大题比较灵活一点,但是在《综合能力中级》这一书中也能找到相应的答案,实务这门考的比较灵活,这几年有结合时事政治的热点出题的趋势,所以备考的时候要多关注社会工作的热点问题。总的来说历年出题重复率会比较高,比如19年就有很多重复17年、15年的考题,所以研究透真题是很有必要的。以下我来详细介绍我是如何学习这两门专业课的。
专业课:6月-7月书本预览期
因为我本科专业不是社工,跨考生,所以我准备专业课也早了些,我买了广大指定的2本参考书,还另外买了几个师兄师姐整理的资料,然后我就开始地毯式扫盲地看书,整本书仔仔细细地看一遍,在B站听相应的视频课程,大概了解什么是社会工作,然后根据师兄师姐的资料去一点点的补充整理,最后整理成自己的资料,每天学一章,任务量不大,基本上每天晚上学2个小时专业课。
本身我读书就是比较按部就班的人,所以我习惯按照章节整理资料,把每个章节按照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分析题的形式呈现出来,然后去研究历年真题,找真题的出题规律,以后去标记自己认为的重点知识。一开始做扫盲工作会比较枯燥,因为自己非科班出身,很多专有名词也理解不了,那时候我加入了一个社工考研大群,里面有很多考不同高校的研友们,我遇到不懂的知识就在大群里问,热心的研友给我解答,真的超级感谢那个大群,给我枯燥的专业课学习增添了很多乐趣。
专业课:7月-9月基础奠定期
一个月的扫盲工作让我了解了什么是社会工作,接下来我就要扩充自己的知识面了,因为研究了广大的历年真题后,我发现广大出题也会跳出书本,考一些参考书以外的知识点,所以我另外购买了《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圣才社会工作实务中级过关必做习题集》《圣才社会工作硕士MSW考试过关必做习题集》等书籍,不断地扩充自己的是知识面
另外还关注了一些社工公众号:社工观察,粤穗社工,邂逅社工,社工考研帮等,每天看一下社工的时事热点,这些公众号也会经常分享一些真实案例以及社工考研的资料,我经常在闲暇休息时间刷一刷,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在7月-9月,我把自己的资料整理后,我就开始把这些资料录音上传到喜马拉雅APP,按照专题分类,每天录一点上传,慢慢积累,两门专业课录下来一共录了60多个录音,每天晚上去健身房的时候边跑步边听,2倍魔音速度听,反反复复听,那感觉真的是……比举铁还酸爽。
专业课:9月-10月背诵加默写期
在一次机缘巧合之下,我听了一个考研老师的直播,教我们如何背书,他的方法是把整本书当做是一颗大树,你先要背的是大树的主干知识,就是每个章节的大标题,然后去背枝干方面的知识点,就是每章大标题下面的小标题,最后就是背小枝干,小树叶方面的知识点,把小标题的知识点背住。这个背诵方法给我最大的收益是我能将整本书的大章节小标题牢记于心,一看到一些社工的时事热点,我就能很快的调用相对应的社工知识去分析,知识点的分布都了然于心。
再后来,我摸索自己的记忆习惯以及记忆特点,我发现自己对于图形记忆能记得非常牢固,于是我就上网找相对应知识点的表情包,有利于提醒我记忆的图片和表情包我都用喵喵机打印下来,粘贴在知识点旁边,每次背书的时候让知识点和图像联系起来,这样我背诵时遇到卡壳时,我就回忆那些图像,于是很快就能顺利地将知识点背诵出来。
专业课:11月-12月总结模板+模拟考试期
《社会工作核心考点》《社会工作决战20天》实务这门的最后一道大题一般是案例设计题,我收集总结了不同类型的案例后,总结出自己的模板,比如儿童社会工作的个案怎么进行,青少年的小组工作怎么设计,老年人的社区工作如何资源整合,不同的案例该结合什么理论去分析,用什么技巧去实行,这些都是在阅读了大量的案例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每次遇到新的案例,就在脑子里迅速过一遍自己的模板,这样日后在考场上遇到新的案例,就万变不离其宗地用自己的模板去套用。
后期还购买了《社会工作核心考点》《社会工作决战20天》,里面总结了一年来社工界发生的热点大事和一些其他高校考察过的知识点,就当是课余书目,闲时翻看一下,扩充自己的知识面。
到11月的时候,我开始让自己进入考试状态,在某宝买了答题纸,每天晚上开始有意的让自己练字,一是为了把字练得好看,二是为了提升自己的写字速度,每天背完书,我开始试着按照题型去掐表默写,比如:名词解释我控制自己5分钟左右写一个,5个名词解释在30分钟之内写完,简答题控制在20分钟一道,案例分析控制在30分钟一道题。每天都反反复复地默写知识点,尽量写正楷字,在排版等方面也多加优化(方便老师阅卷)。
因为平时我都刻意提高自己的写字速度,所以我在考场的时候,加纸多写了4面纸的情况下,提前30分钟就答完卷子了,最后稍稍检查了一下就提前交卷走了(这点你们不要学我啊!)
专业课:总结
专业课是要不停背的,我后期每天花在专业课的时间都在4个小时左右:2个小时背书,2个小时敲word文档或者默写。再次重申啊,学习没有捷径,只有踏踏实实的去学习,两本专业课的知识,我反反复复背了20+遍,脑子里只有一个执念:一定要考上!
关于学习环境及计划
因为我毕业之后就留在广州工作,所以一直都是自己租房子住,后来决定考研了,我就想让自己好好拼一把,一开始还跑去接街道的图书馆学习,蹲了几天之后觉得开放式的图书馆太吵了,最后还是搬回大本营自学,于是就开启了一个人的考研之路。
刚开始坐下来学习的时候真的很不习惯,毕竟毕业一年了,像脱了笼的野猪,玩心易放难收,老是控制不住自己去玩手机,后来我直接把手机扔房间里锁着不能拿出来玩,但也是制止不住我想玩手机的心,后面自己狠下心来真的不能玩物丧志了,我就下载了番茄工作法APP,一开始是学25分钟休息5分钟,到后面的时候我是学习50分钟休息10分钟,强制自己能够沉入学习,不能分心,一天下来,有效学习时间能控制在8-10小时左右。
关于学习计划,我每天计划自己的学习任务,早上学政治,下午学英语,晚上学专业课,每天按部就班学习,有时候因为一些事情不能按时完成学习任务,我就熬夜也要将学习任务完成,哈哈哈哈,要是我当年高考也这么认真就好了,捶胸顿足...
关于心态
从小到大我都是比较乐天派的一个人,遇到问题也能很快调整自己的心态,所以考研期间我也一直是保持比较乐观的心去学习,就当是猎奇,不停地去探索新知识。有时候我也有心情不好的时候,比如刷政治题遇到做多错多的情况,专业课背书背到崩溃,背了忘,忘了背,有一次崩溃到把书扔了,又哭着跑去捡回来擦擦继续背。
备考期间生活压力很大,很多同龄人已经在工作道路上慢慢往人生巅峰攀爬,而我,还在背水一战,一想到自己是往届生,已经没有退路了,很焦虑,怕自己考不上,这些浮动的心情肯定有的。我遇到心情不好的时候我就一个人去逛逛街,看一场电影,吃一顿美食,每周给自己留半天到一天的休息时间,凑几个亲朋好友玩吃鸡,打打游戏,或者找一个下午拼一拼乐高,画一幅油画,让自己安静下来,跟自己的内心对话。
最后,整个备战期劳逸结合,不必把自己逼的太紧,每天有计划的学习,毕竟考研是一场马拉松,耗时耗力,坚持到终点的才是真正的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