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科就读于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专业,通过合理的规划,以教材为主,经过多轮复习,在考研中取得了404分的初试成绩,最终被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专业录取。
(一)专业课复习顺序及整体逻辑
◾中基和中诊同步进行-方剂、中药以及针灸放在一个季度,并且要时不时回顾中基、中诊的内容-中内-真题+错题本-回归教材
◾中医是本身就是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各个科目环环相扣,比如在我的理解里呢,中基是思维方式的构造,中诊就是在中基基础上对各种病理的反推,所以两科一起复习可以相辅相成。而中药和方剂,如果说中药是单词,那方剂就是小作文啦,所以当然要两者一起共进,针灸比较简单,但是最好不要拖到最后,所以也放在这里一起复习,减轻后期压力。中内是占比很高的学科,但不要去死记硬背,要学会用前面所有复习过的科目去进行推理,这样的话,复习就很扎实,让你已经逐步建立起来的思维框架和已经牢记的方药针穴去巩固这个最重要的学科。
(二)备考经验分享
1.基础阶段(启动复习—6月)
◾因为疫情的缘故,我被困在新疆要求居家隔离,幸好带了《中医基础理论》教材以及一本海文班级发的《分级词汇宝典》,所以整个二月份、三月初,每天的主要复习计划就是上午背单词,下午精细的复习中基教材,精细的意思就是,把自己觉得不好理解的、容易遗忘的以及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勾画出来,整理在本子上,晚上就只能通过手机APP来刷对应章节的真题以达到巩固知识点的目的,另外还会刷中医诊断学的真题来保持进度。
◾3月份到5月这个时间段,回到自己家,就接续了方剂、中药和针灸的复习,同时巩固英语单词和语法的学习☞主要靠跟海文老师的网课,每天都会上3-4个小时网课;而政治,我结合了海文超学APP里的网课和肖秀荣精讲精练进行基础构建。
◾总的来说,在基础阶段最重要的就是,把书读厚,这意味着不能放过任何一个小细节,要对每一个容易出错的知识点进行分析和反复理解记忆,最好有个本子可以把它们整理出来,这样方便后期查阅哦!每周我会在周末,做一个承上启下,简言之就是,把本周学习的内容做一个复盘,并且认真的把错题全部再重来一遍,最后就是规划下一周的大致进度啦!
2.强化阶段(7月—10月)
◾这个阶段仍然是教材,教材,教材,然后APP刷题。当时很多人都很惊讶我竟然这么坚持于教材,但是我还是要澄清一下,专业课的复习方法因人而异,如果你的自律性很好,并且能够坚持自己去归纳知识,那可以抓牢教材来复习。但是,如果你觉得受不了字字都要分析,题题都要归纳,那么建议你选择《学霸笔记》这样的教辅,毕竟是整理归纳好的知识合集,可以节省很多时间。
◾另外呢,在这个阶段我开始了刷整套真题的尝试,但是也只是每周做两套的样子,让自己学会去分配时间,去摸索合理完成整套真题的答题方式。
◾强化阶段的话,我认为很重要的是,学会用前面的知识去进行推理记忆,另一个就是要适时巩固基础阶段的知识,尤其我们医学专业,实习和复习撞到一块儿,太容易混乱了,太容易崩溃了,但请不要崩溃!实在很难过,请给自己放两天假,把后面的计划捋清楚,心不乱才能有条不紊走好后面的路。还有一个技巧就是,穿插复习,比如中内,一天复习八个病症是很累的,那不妨分成两部分,四个四个一组,四个病症看教材做笔记,另外四个就只刷对应的真题做错题本,这样就可以有效减轻疲劳感,提高效率了!
3.冲刺阶段(11月—考前)
◾进入冲刺阶段,专业课方面,我就属于开始减负了,围绕基础阶段和强化阶段的错题本,结合纸质的真题试卷,某宝上买的答题卡来复习,尽可能模拟考场氛围,熟悉题感,适时回归教材,看看基础的东西,巩固一下。
◾英语这个阶段,仍然是每天固定一个小时做阅读,一个小时默写作文框架,一个小时用来更正和分析,对了,单词不要松懈,每天巩固200个。政治的话做题是必须哒,另外就是我会买答题卡来练习作答,字体,字的间距、大小、答句的排版布局,都很重要,另外就是时间要卡住,政治一定要提高写字速度啊!
◾海文这边的老师在这个阶段开启了冲刺课,讲的知识会更精炼,更有深度,更有预测性。而且这个时候我们放了40天考研假,可以有更多时间反复看网课,老师会结合当年的热点来进行讲授,让课程有趣、新鲜又高质量。大大地节省了冲刺时的时间,提高了效率。我觉得收获比较大的是体现在冲刺课的预测性上,但这不是说老师预测考哪道题啊,而是老师提到了某个方向,那么我们课后就可以自己在该方向上深度发掘,站在老师的平台上看更远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