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是19上岸的新闻学学姐,近来有不少学妹问我该怎么备考华师新闻学或者传播学,也有不少疑问。我把我的完整版备考经验写到这里,希望能帮助到准备备考的小可爱。
情况介绍
本科:广东某财经院校财经传媒专业,二本
报考院校专业: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新闻学(舆情与危机传播方向)
成绩:初试总分368(第2名) 政治73 英语51 718作文117 848传播学基础127 最终总成绩排名第三
其他:考研这一年我还成功考到了高中语文教师资格证,并且在国家线公布前一个多星期拿到了深圳某互联网公司的校招offer(得知英语成绩的那一刻超级绝望,就算降分往年单科线都只会降1-3分,而去年英语单科线是55…没有心情准备复试,花了很多时间看B区调剂信息,越看越绝望,干脆放弃挣扎,直接找工作)。然而人生就是这么狗血,就在我工作得正开心的时候,国家线出来了…文学单科线竟然降了4分!于是我仓促辞职、用一周时间准备复试,最后竟然一战成硕!
择校篇
考得高不如报得巧,在考研形势日益严峻的当下,不少400+的高分考生被刷,调剂也难上加难(一志愿你对我爱搭不理,调剂我让你高攀不起),因此选择自己觉得有希望考上并且又满意的学校至关重要。
为什么我会选择华师新闻学?
1.华东师大是双一流、985,且位于上海。
2.华师新闻学学硕报录比可观(今年约为1比6),对我而言有考上的可能。
3.往年真题考察得比较基础,比起复旦华科武大等985高校,相对简单。
4.学硕学费(8k)较专硕(2w多)便宜,每年有奖助学金,相当于免费就读。
5.如果可以,将来我想留高校发展。
其实一开始我想考的是华科mjc,后来查找了相关资料,觉得分数太高难度太高。而我又想考一所985、双一流,又想要好考一点,搜集了很多资料,发现华师mjc是走国家线的985,且位于魔都上海,往年报录比可观,综合而言比较好考。然而18年报录情况出来了,报考人数为历年新高(将近500人),且录取人数为历年新低(录取12人,推免了28人),太可怕!吓得我立马调整策略,改为报考新闻学学硕(学硕每年都只有三十几人报名,录取3人左右,平均报录比为1比10)。事实证明我这个选择很正确,今年新闻学报名34人,7人进入复试,最终录取6人,有一名少数民族骨干(不包含在6人内),没有推免生(据说是因为没有招到好生源,于是这几个名额就给了统招生,而往年都会推免3人左右)。这个专业有3个研究方向:01新闻理论与实务、02新闻史(今年上线的考生无人报考此方向,但其实华师新闻学很多优秀老师研究的是这个方向,比如武志勇、路鹏程老师)、03舆情与危机传播(我选择的是这个方向,是今年新增的,以前03方向为媒介经营与管理,这与严三九老师调走有关)。
在此想告诉各位20考研儿,考上研究生并不代表成功,人生的选择有很多,如果你只是随大流或者为了逃避工作而选择考研,那我劝你还是放弃!用两三年时间工作赚钱积累社会经验反而可能会比研究生出来还要好!考研不易,时间精力金钱都得付出,请三思!
初试篇
华师新闻学、传播学学硕的初试题目是一样的,有意报考传播学的同学也可以参考一下我的这篇经验贴,希望能帮助你们找到一些方向。
一、参考书目
(一)专业课:
华师没有指定参考书目,我参考的是一位17级的学长给出的书单,再加上自己的一些补充。以下是我的书单: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这本书必须划重点,整理出自己的笔记与框架,背个十遍八遍都嫌少!传播效果部分是华师的考察重点)
2.陈培爱《广告学概论》(第二版)(广告部分是华师的一大板块,必须重视,需要整理出自己的笔记与框架,尤其是广告理论与广告名人必须自己进行梳理、熟记)
3.彭兰《网络传播概论》(第四版)(今年华师题型大变,题目愈加灵活,简答论述几乎都与新媒体时代、人工智能等有关,这本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里面的表述都可以直接用来答题,作为语料积累)
4.李良荣《新闻学概论》(第五、六版对照看)(去年这本书突然出了第六版,改动幅度还挺大,可以结合着看。但其实这本书是用来为新闻学打基础的,华师考试并不会直接考到。我备考的时候只是过了一遍,将一些部分整理进我的笔记,后期并没有再看这本书,直接复习那些记入笔记的知识点,比如新闻与舆论、宣传的区别等)
5.陈力丹《新闻理论十讲》(作为新闻学概论的补充,丹爷的语言比较有趣,讲述新闻理论的切入点也有所不同)
6.丁淦林《中国新闻事业史》(其实新闻史看哪本书都行,以方便自己梳理为主,作为新闻学专业的准研究生,必须对中国新闻史的发展有个大体了解,按发展阶段梳理好。但是华师中国新闻史部分近年基本只考名词解释,而且喜欢考民国报人,这本书我只过了一遍,之后买了笔记,加上自己的整理,直接记忆)
7.张允若 程曼丽《外国新闻事业史》(无需纠结哪本书,其实我并没有把外新史看完,干脆直接背笔记。你们时间充裕的话还是得好好看看,不能像我一样浮躁。华师外新史部分喜欢考察美国近代新闻史,需要重点记忆黄色新闻、普利策等知识点)
8.姚福申《中国编辑史》(出版部分偶尔会考察编辑史方面的知识,比如列举三个著名近代出报家等,这本书虽然厚,但可以当作故事书来阅读,比较有趣,读来很快。因为华师的题目是选做,因此在广告和出版之间,我把备考重点放在了广告部分,出版部分我能搜集到的资料较少,且今天的题目关于出版的部分极少,广告占了大头)
9.陈红梅《新闻采访》(陈红梅老师是华师的新闻系主任,15年以前考察过不少新闻采访方面的题目,比如隐性采访、突发事件报道等,这些都能在这本书里找到答案)
10.金定海 吴冰冰《中国广告经典案例评析》(金定海老师是华师广告方向的老师,这本书可以作为经典广告案例积累)
11.曹林《时评写作十讲》(专业课二718作文由评论和小论文两部分组成,曹林老师在新闻评论界的地位自然不用说,看了之后对新闻评论写作很有帮助)
12.《新闻传播考研名校真题与真相》(别以为真题只要看目标院校的就够了,各高校很多题目其实是相通的,要多借鉴前辈的答题思路,进行语料积累)
13.刘海龙《范式与流派》(作为传播学教程的补充,有一些传播理论讲得更为详细清晰)
14.《新媒体蓝皮书》(每年都会出版,大约在暑假可以购买,用于了解目前整个行业的最新发展趋势)
当然还有一些别的书籍可以根据自身需要自行补充。
(二)英语
1.题源报刊
其实英语用什么参考书,关键取决于自己的记忆方式,单词、短语、报刊都可以通过极光单词、英语流利说等app来学习。
二、学习习惯
我个人比较喜欢用电脑学习,在幕布上记笔记做思维导图,我打字比较快,觉得打出来比写出来方便高效率多了,笔记啊思维导图啊什么的都在电脑里,因此我每天学习都必须带着电脑。当然我做真题的时候还是喜欢用纸笔引导一下思维。
可能因为我习惯打字而非写字,写字速度比较慢,718的小论文我仓促结尾了,848最后的分析题更是没时间写,只写了大纲。所以大家平时一定要多限时手写答题,提升速度!
三、如何复习
(一)专业课
我原本打算报考mjc,因此买的资料都是mjc的,还好和学硕的书籍可以通用。然而我寒假买的上届学姐的mjc资料并没有派上用场…在此告诫各位考研儿,笔记资料不要急着买,先把参考书过一遍再做决定!
我真正开始备考是暑假。在此之前由于实习、考教师资格证、上课、期末考等各种事情,一直无法专心备考,只过了一遍《传播学教程》、《网络传播概论》这两本书,看完了《时评写作十讲》,并且每天都跟着一些考研公众号进行传播学知识点背诵打卡、关注热点事件及新闻评论。
718作文由评论(50分)和小论文(100分)组成,评论要求1000字左右,喜欢考社会现象评析。评论一定得多练,我从七月底开始动笔练习评论,大概一周会写一篇一千字的评论(尽管每次都强迫自己在一小时内闭卷写完,但往往需要耗费很长时间思考,还老是忍不住搜集资料拓宽思考维度,导致超时)。后来一次偶然,我就我的某篇评论的大纲与一位18级华师传播学学姐进行探讨,才发现自己的评论其实写得差强人意,每次都是使用中规中矩的三段论,很不出彩,并且逻辑性不强,于是我开始打破三段论写法,采用别的写法(其实大家可以借鉴英语阅读的一些论证方法,比如打靶式,真的获益匪浅!)。在此劝诫大家,评论一定要多练多改,尝试不同的写法,摸索出自己认为较好上手并且能在考场上得到一个较高分数的适合自己的写法;而小论文的话,要求2000字,可以把它看成一道大的论述题,二选一,一道是学界前沿一道是业界热点(今年考了泛娱乐化时代的文化担当以及未来我们如何对待传播学,二选一),建议多看导师论文(不止是华师的老师,彭兰、喻国明等大佬的论文得多看),咀嚼其中的框架。小论文我是从10月底才开始练习写作,这一部分准备起来简直就像大海捞针,让我发愁。不用按照论文格式写出关键词和摘要,但是练习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过渡衔接,拟定好清晰的小标题,注意表述的学术化。是否有严密的逻辑很重要!练习在精不在多,写完后一定要找人批改,否则等于白练。另外考试的时候一定得分配好时间,评论尽量一小时内搞定,小论文两个小时。在考场上我用了一个半小时写评论,实在是太太太慢了,导致小论文不够时间写,最后仓促结尾,大家吸取教训呀!
848传播学基础考得很杂并且题量很大。题型有名词解释(12选8)、简答(6选4)、论述(4选2)、材料分析(3选1)。时间特别紧,需要根据分值分配好时间,考试3小时,那么最佳时间分配应该是名词解释40分钟内写完,简答40分钟,论述40分钟,分析30分钟,几乎是边思考边写。然而龟速的我依旧没有写完…最后30分的分析题我只写了大纲,然而我考了127分,这意味着前面的题目我几乎满分。848传播学基础分为三大板块(新闻传播、广告、出版),因为是选做,出版方面我几乎舍弃掉了(如果你考的是传播学的文化理论与编辑出版方向,那一定得重视这一板块,但是也必须重视广告部分,因为今年真题出版部分只有一题简答题,广告占了大头!)
7、8月是复习的黄金时期,我在家里复习,家人平时都上班,我白天独自在家适合学习。我这人没有早起的习惯,太早实在起不来,而且一天都会没精神、犯困,于是我每天都是九点多起床,吃完早餐后差不多十点钟才进入学习状态,我没有午睡的习惯,学到困了就在桌上趴一下,除了吃饭洗澡,我能一直学到晚上十一点,整个暑假几乎放弃了一切娱乐,出去玩的次数屈指可数。我把新闻学、广告学、中新史都过了一遍,并且购买了前文提到的那位17级学长的专业课笔记,然后结合网课整理出专属于自己的框架图和笔记,传播学、网传开始过第二遍。我将历年真题(05-18)进行归类整理,制作出真题分析表,寻找真题规律(华师从15年开始就不再公布真题了,因此15年以后只有回忆版),并且将历年真题的名词解释和简答题做了一遍,整理出自己的答案。并且每天晚上睡觉前都会浏览新传考研相关公众号发布的文章,紧跟热点。
9月份开始笔记的第一轮背诵,此时我还没看外新史,又觉得往年这部分考察得不多,于是干脆买来新闻史相关的笔记,只将外新史的书快速浏览了一遍就开始背。9月份开学后,我在学校自习室备考,每天七点起床,八点左右正式进入学习状态,饭后往往会和饭友去散散步,然后回来休息一会,晚上一直学到十点多自习室关门才回宿舍。大四还有四门课程,为了能安心复习,我请了实习假,除了课堂展示等情况,我几乎不去上课。此时除了新闻、传播、广告部分的笔记背诵,我还补充看了《新媒体蓝皮书》,并且开始学习编辑出版部分的知识,由于华师这部分的资料特别少、难搜集,我就只看了《中国编辑史》以及学长的笔记,并结合真题阅读华师出版方向的导师的论文。这个月仍然要保持对热点的关注。9月下旬进行考研预报名。
到了10月份,所有参考书都过完了,进入笔记的二、三轮补充与背诵,同时开始做真题的论述部分(大约一周做两题),并对自己之前做的名词解释与简答部分进行完善。每次都强迫自己40分钟内做完两题,然而每次我都需要耗费大半天才写得出来。《真题真相》发售后可以购买,我没有报任何答题班,靠公开课、各大公众号的答题栏目和《真题真相》里面前辈们参考答案过活,仔细咀嚼前辈以及研友们的答题思路与框架。仍然是每天保持对时事热点的关注。10月中旬考研正式报名。
11月,越来越觉得时间不够用,自习室关门后我往往会找个还没关灯的教室继续自习,直到管理员来赶人,才回宿舍。此时进入笔记的第四、五轮背诵(传播学、广告学的笔记起码背了不下5次,5次都嫌少!),传播学教程的知识点烂熟于心,此时我开始阅读《范式与流派》,进一步深入记忆各种传播理论,同时开始看新闻、广告的导师论文、做笔记,积累语料。继续限时进行真题训练以及答案完善。这个月开始饭后不再散步,每天都很焦虑,中午睡不着觉于是干脆不再午休,恨不得将所有时间都用于备考。继续保持对热点事件的关注。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学习方式实在要不得!
12月,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这最后的二十几天就是进行查漏补缺、回顾自己整理的笔记资料。需要进行几次的完整真题限时模拟,由于华师15年以后的真题只有回忆版,题目残缺,因此我只限时模拟了15年及较为完整的17年848传播学基础的真题,均未能在三小时内完成。时间问题的确是我一直以来比较担心的,果然我在考场上也没能写完。大家一定要注意答题速度呀!而且模拟的时候最好在网上买几份自命题的答题纸,找找考场上的感觉。新闻史部分的知识点过于零散,就算之前已经背诵了两遍,仍然无法记住所有内容,于是我只好根据历年真题命题规律,舍弃了其他部分,只背诵中国古代、近代新闻史的名词解释经典考点以及外新史的美国近代新闻史部分的经典考点。出版部分更是佛系随缘复习,其他部分则两三天过一轮,反复记忆、咀嚼。在此提醒大家,最后冲刺阶段一定要懂得舍离!
(二)政治
政治我考了73分,在上海这片旱区,分数算挺高的了。网上不少经验贴都说政治九月份以后再复习也不迟,但我觉得它要记忆的知识点还是挺多的,7月份就开始看知识点提要,并配合网课一起学习。政治分为马哲、毛中特、史纲、思修法律、形势政策五个板块,其中中特、思修法律、形势政策每年都会变动,因此在9月份之前可以先学习史纲、毛概和马哲部分,每学完一部分就做1000题的对应选择题。暑假期间每天给政治分配一个半小时到两小时的学习时间,到9月份开学之后,我又用了一个月学习中特、思修法律部分,并做对应的选择题,政治的学习时间仍然是每天两小时。这样一来,到十月初我的政治已经完成了一轮复习。此时我开始购买书进行知识点浓缩记忆,到十一月份开始二刷1000题,购买了形势与政策小册子进行选择题练习。至于分析题,我是从十一月中下旬开始学习的,整个十二月我给政治学习分配了一整个上午的时间,最后政治的分数我还是挺满意的。
(三)英语
这次的英语着实考得很糟糕,四六级我都是一次通过的,四级分数548,六级510,做18年的英语真题,我能得70+,自认为英语并没有差到竟然会让我过不了线,在考试之前我还想着可以靠公共课拉一下分,没想到今年竟然考得如此之差。
反省了一下,英语考砸的原因可能在于我基础不牢固。自从大二上学期考完六级之后,我对英语的学习就很放松,平时也没有学英语的自觉。直到18年3月份我才开始用APP记单词,5月底才跟着网课学习,7月底才开始做历年真题,并且每天只给英语分配了三个小时不到的学习时间,大家千万要重视英语学习!
关于写作部分,我认为并非背背模板就可以应付考试,8月初我就开始练习大作文,在考研群里找了研友互相批改,我每一次练习都没有套用模板,即使到最后冲刺阶段也仅仅是背诵了一些语料素材。总之,不要以为写作部分到十一月底背背模板就能了事!必须重视!
四、关于心态
考研期间心态崩溃是很多人都会面临的,这就是一场充满未知的拉锯战。在十月份正式报名之后,我越来越怀疑自己,甚至产生了弃考的念头。到了十一月,这种崩溃的心态更加严重,每天早上睁开眼都对这个世界充满厌倦,感觉有太多知识点要复习但又不知从何下手,新传考研知识点太庞杂,每天都像是大海捞针,越接近考试越焦虑,有时候甚至凌晨三点多我才睡觉,第二天七点多就要起来进入第二天的学习,特别磨人。还好每天吃饭的时候可以跟饭友吐槽,觉得压抑的时候还能跟家人朋友们倾诉,还有线上的研友与我一起讨论题目、一起摆正心态。更加狗血的是考研期间我还遇到了爱情,这让我更加困扰,内心一度很纠结,好在最后还是在一起了,考研也上岸了,在此还是要感谢一路陪跑的他!
因为新闻学和传播学专业的初试范围是一样的,因此备考这两个专业的同学就是彼此最好的研友!既能够一起愉快讨论知识点又不用担心对方会成为自己的竞争对手。我考研期间就找了一位备考传播学的小姐姐当研友,做真题一起讨论答案、心态崩溃的时候互相打气,真的很感谢她!考研这段旅途,结果固然重要,但途中遇到的学长学姐小伙伴,都是珍贵记忆的组成部分~
复试篇
华师的复试是在三月底,距离国家线出来之后还有十天左右的时间。而我因为英语比去年单科线低了4分,一度觉得自己无望进复试,在搜集了B区调剂信息变得更加绝望之后,干脆直接放弃准备复试,找工作去了。直到国家线出来,我才开始仓促准备,用一周时间解决复试。
华师今年复试的流程是:3月26日上午9-10点报到(提交资料、审核、抽面试顺序)—3月26日下午1-3点专业课笔试—3月27日上午面试(专业课、英语、政审)。英语听力包含在面试里面,老师提问即是听力考察。
由于准备时间只有一个星期,而新闻学的复试无需考察广告、出版部分,因此我就看了新闻系导师(官网有名单)近五年的论文、回顾了初试时候的笔记,并且将拖鞋哥团队的“复试开口说”栏目每一期都看了好几遍、开口进行练习。在英语面试方面,因为听学长学姐说基本上都是考察一些生活方面的问题,抽到专业知识的可能性较小,于是我准备了十几个话题(以生活问题为主,如自我介绍、为什么考华师、未来的学术规划、自身优缺点等),反复练习。
复试笔试的时候,题型着实出乎我的意料,考了一道辨析评论、一道800字的时评,而我准备的都是一些论述题,两个小时的考试时间,我写起来很仓促(毕竟初试的时候我用了一个半小时写评论啊!),按照最终公布的复试成绩推算,我笔试的成绩应该比较低。
面试的时候是一个专业一个教室,5个考官(一位英语老师、四位专业导师)一台摄像机。我抽到了第二位进去面试,但是由于前面还有一位少干以及一位考小语种的,于是我变成了第四位面试的同学。进去之后我给每位老师都递了一份简历,还把我本科期间的摄影和视频作品制成二维码供老师阅览,然而老师并没有看……递完简历坐下之后最中间的武志勇老师(看起来特别和蔼可亲)让我进行自我介绍,讲到一半他看到我那张含有二维码的纸,笑了一下,我这个人喜欢傻乐,他一笑我也停下来跟着笑,笑了一会才继续剩下的自我介绍。
介绍完了之后,最边边的一位女老师(估计是陈红梅老师)让我走过去从她面前的几张纸条当中抽一张念出题目后回答。我比较幸运,抽到的是媒介融合的现状和看法,这一问题我早已烂熟于心,念完题目后没有思考就挺顺畅地回答了。答完之后老师没有问我别的问题,让我把纸条放回去,然后宣布专业课面试到此为止,开始进行英语面试。英语老师让我走上前去从纸条里面抽一张,我抽完后刚准备拿回座位上念出来,老师阻止了我并说她来念就好(这就是在考听力)。纸条上有两个问题,但都比较简单:为什么考ECNU?对于读研你有什么优势?这两个话题我事前都准备过,因此回答得还算OK。老师同样没有问我别的问题就结束了。之后路鹏程老师开始对我进行政审(其实也就是问了几个常规问题:是不是党员?本科期间觉得最大的挑战是什么?),简答回答完毕后整个面试就结束了,每个同学的面试时间是20分钟,但我全程可能只用了七八分钟都不到。离开的时候有点紧张,导致有一份简历忘记拿回来了…
个人认为面试其实很看运气,考完之后问了一些同学,有的人抽到的问题比较难:列举五个抽样分析方法并说明、新闻社会学的相关问题等,这次复试面试我真的很幸运。另外想要提醒大家,外语问题即使没听懂也要开口回答,只要回答了就有口语分!今年有一位考俄语的小伙伴,没听懂俄语老师在说什么,直接没有回答,后来复试被刷了…(心疼)还有就是复试名单往往会在国家线出来四天后公布,按照1:1.2的比例来确定人数,邮件通知要准备的资料一定要准备齐全(比如本科成绩单、完整注册的学生证等)!
如果说初试是脑力战加心理战,那么复试就是信息战加心理战,各位考研儿万万不可松懈,即使有一丝能进复试的希望也不要放弃,不要像我一样等国家线出来后才仓促准备!加油冲鸭!华师大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