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择校有一部分考生锁定大城市高校,看中的是他们的地理优
势和更好的社会基础条件;还有一部分考生更注重的是目标专业的排
名,认为有一个好专业对将来的就业更有帮助。今天,海文考研小编整理了这
两部分同学的想法,你来看看你是属于哪一类?  
有人认为:选学校更重要
很多时候,报考研究生时,你无法做到鱼与熊掌兼得,学校、专
业只能选择其一。这个时候你会怎么选择呢?我认为,选择一所好学
校更重要。  
你也许会说,专业是自己一辈子要从事的职业、事业,无论在什 么样的学校,只要好好学习自己喜欢的专业,一样可以有所作为。但 是,名校与非名校的差距,并不在于一纸学历,而在于资源。
先说教育资源。小学语文课文中描述的爱迪生自己筹集器材做实 验的情况,如今已经不复存在了,如今的科研工作都是由国家经费支 持完成的。学校地位意味着大量的国家投资,大量资金购买大量高端 设备,大量资金建设大量高端设施,高端设施吸引高端人才。
一连串连锁反应意味着,你在名校可以享受到更多的硬件资源, 可以被更有实力的导师教导。资源有多重要?当你太多太多的理想, 或者太多太多的想法需要实现的时候,突然发现其实自己掌握的资源 2 少得可怜,而你身边“985”“211”院校的同学会跳出来说,哦,这 些东西我们挺多的。这个时候,你会意识到资源的重要性。
除了教育资源,人脉资源也至关重要。去年媒体曝出广西有家长 花数万元送孩子进名小学、名中学,以便让孩子能够认识名校里的同 学,以后办事有强硬的关系网。这种现在在国外也有发生。这种作风 虽不可取,但也可窥见人脉在当今之重要性。
人是环境动物,名校学术思想环境好,周围优秀的人多,一直处 于良性循环的互动中。将来毕业后,找工作或者是从事研究等领域或 者是生活中的各个领域,你会发现有着越来越多的校友在帮助你的成 长。你会发现,无意之间你被你的母校呵护了许多许多。你会发现, 你的身边会出现这样那样的校友有意无意的伴随着你的成功和失败。
此外,不得不功利地说,在应聘的时候,“985”“211”高校毕业生 具有明显优势。尽管 2013 年 4 月 16 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 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工作》的通知中第五条明确说明“严禁发布 含有限定 985 高校、211 高校等字样的招聘信息”,但禁得了招聘启 事,禁不了人心。
部分单位(尤其是名企)仍然在筛选简历时执行其自身的标准,仍 然优先给名校毕业生面试的机会。身在普通高校学习热门专业的你, 若是无法敲开面试官把守的第一扇门,就根本没有施展才华的机会, 相当于输在就业的起跑线上。
有人认为:选专业更重要
“本科选大学,硕士选专业,博士选导师”,这句流传很多年的 话被考研人奉为箴言,自有其道理。
所谓研究生,在中国是指专科和本科之后的深造阶段;而“深造” 指的是进一步学习以达到更深的程度。众所周知,研究生阶段较本科 生阶段眉毛胡子一把抓粗放式的培养不同,它要求学生专注地研究某 个学科的细分方向,将精力集中于一点做到极致,这方是“研究”, 才是“深造”。而这“一点”,便是专业。若是考研不顾专业只顾院 校,岂不是本末倒置?
往深了说,专业代表着你个人的职业兴趣。因为热爱,所以选择。 这并不是套话。硕士期间任务比较重,学习内容也相对单调,如果你 的专业是你喜欢的,才会有热情有动力去为之倾注心血,学习的效果 也更好。
许多成功人士回顾自己一生时,都不约而同地表示自己“幸运地 从事了自己喜好的工作”。一旦你选择的专业不适合,学起来痛苦异 常,即使你能勉强去接受它,也很难获得好成绩,甚至不能如期毕业。 如今“名校在读研究生退学重新换专业”“北大本科大二女生因不喜 欢专业退学复读”等报道屡见不鲜。
如果说本科生刚入学还有重新选择的机会,但硕士的年龄段和心 境以及客观原因决定其选择重考的压力更大,难度也更大。在中国, 资源固然重要,但名校的资源能帮你一辈子?校友虽好,他们会愿意 提携一个连本专业都不热爱不精通的人么?
也有人会怀疑,专业真有那么重要?现在就业专业对口的人能有 多少,诚然,由于学生高考后择专业的不成熟、高校“宽口径”“复 合型”的培养方式,导致我国大学毕业生专业对口程度不高。但高考 的“历史遗留问题”不应在读完研后仍存在,本科毕业生就业不对口 也就罢了,读完研究生仍然就业不对口,空有一纸名校文凭,这三年 “研究”的意义何在?
考生在选择自己的目标院校和专业时,考虑的因素比较多,而且
每个院校考察的内容都不同,希望大家在做出选择的时候都可以谨慎
思考,做出那个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3585
  3585 附件
附件 电子营业执照
电子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