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是研究中国社会发展进程并探讨其规律的学科,对于认识中国历史发展、民族交往与融合、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增强各民族的团结与凝聚力、建设中华民族新文化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延绵不断达4000年之久。中国历史是由中华各民族在长期的交流与融合中共同创造的,中华文明在其发展进程中未有过大断裂,并对人类社会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中国史学科研究中国不同时期的社会变迁、政治演变、民族交流、经济文化发展的过程。
中国自春秋以来即有完备的历史记录制度,历代史事记载绵延不绝,史学著作丰硕,体裁多样。中国史学传统对东亚各国产生了深远影响。
进入20世纪以后,逐步加深的民族危机,使学者运用西方的“历史进化论”去研究中国历史,中国史研究吸收现代科学方法,在研究对象、学术方法和书写形式等各方面发生了根本变化。旧史学受到猛烈的冲击和批判,新史学日益盛行。新史学反对单纯的“政治史”和 “精英人物史”,提倡“民众的历史",主张对历史进行多层次、多方面的综合考察。新史学的根本特征是把历史研究科学化,主要体现在史学理论和研究方法上。社会史、经济史、文化史、民众史、家庭史、人口史、生态史、历史地理等研究受到史家的重视。
20世纪三四十年代,马克思主义史学在中国史学界产生影响,涌现出的一批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他们运用唯物史观研究中国历史,取得了显著的成就。20世纪50年代,唯物史观在中国确立,中国史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当然,在此期间,史学研究也受到形而上学的极 “左”思潮、教条主义、狭隘地“为政治服务”以及影射史学等的干扰。
改革开放以来,相关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方法运用于历史研究,使得中国史学研究的内容更加广博,学科体系更加完善。中国史研究已成为国际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