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招生人数
兰州大学2026年招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以下简称“少骨计划”)博士研究生19名,其中含南疆高校教师专项3名(民族学1名、马克思主义理论1名、地理学1名);硕士研究生48名,其中含南疆高校教师专项3名(中国史2名、物理学1名)。南疆高校教师专项计划不做限制,普通骨干计划可招收不超过20%的汉族在职考生。
二、招生专业及招生对象
根据国家文件要求,少数民族骨干招生计划优先向我校优势学科专业特别是理工农医类学科专业安排。2026年,我校以下学院部分专业不接收少骨计划考生报考,其他专业均可报考。
学院代码 |
学院名称 |
硕士 |
博士 | ||
专业代码 |
专业名称 |
专业代码 |
专业名称 | ||
021 |
资源环境学院 |
070501 |
自然地理学 |
085700 |
资源与环境 |
070503 |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 ||||
0705Z1 |
城市区域与规划 | ||||
0705Z2 |
地球系统科学 | ||||
070905 |
第四纪地质学 | ||||
081500 |
水利工程 | ||||
085701 |
环境工程 | ||||
085900 |
土木水利 | ||||
026 |
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 |
所有招生专业都不招收 | |||
027 |
核科学与技术学院 |
所有招生专业都不招收 | |||
032 |
动物医学与生物安全学院 |
所有招生专业都不招收 | |||
034 |
公共卫生学院 |
100400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 |
- |
036 |
第一临床医学院 |
所有招生专业都不招收 | |||
037 |
第二临床医学院 |
所有招生专业都不招收 | |||
038 |
护理学院 |
所有招生专业都不招收 |
- |
- | |
061 |
文学院 |
050100 |
中国语言文学 |
- |
- |
130100 |
艺术学 |
- |
- | ||
062 |
历史文化学院 |
060100 |
考古学 |
- |
- |
064 |
哲学社会学院 |
所有招生专业都不招收 | |||
065 |
外国语学院 |
050201 |
英语语言文学 |
- |
- |
050202 |
俄语语言文学 |
- |
- | ||
050211 |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
- |
- | ||
069 |
管理学院 |
120200 |
工商管理学 |
120200 |
工商管理学 |
125100 |
工商管理 | ||||
125200 |
公共管理 | ||||
125300 |
会计 | ||||
071 |
新闻与传播学院 |
所有招生专业都不招收 | |||
072 |
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 |
所有招生专业都不招收 | |||
079 |
高等教育研究院 |
所有招生专业都不招收 |
- |
- |
南疆高校教师专项:招生对象不限地区、不限民族,毕业后定向到南疆地区就业,重点保障南疆高校师资队伍建设。
普通少骨计划招生对象:1.生源地在内蒙古、广西、西藏、青海、宁夏、新疆(含兵团)等6个省区的少数民族考生,以及在上述地区工作满3年以上、报名时仍在当地工作的汉族考生。2.生源地在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等7个省市的少数民族考生,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湖北、湖南(含张家界市享受西部政策的一县两区)等6省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和边境县(市)的少数民族考生,以及在上述地区国务院公布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工作满3年以上、报名时仍在当地工作的汉族考生。3.在西藏班、新疆班承担教学和管理任务的教职工,以及在西藏工作满5年以上的“非西藏生源定向西藏就业计划”毕业生。
三、报考条件
(一)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
符合《兰州大学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章程》中报考条件。
(二)博士研究生报考条件
符合《兰州大学2026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章程》中报考条件。
四、报名
(一)报考资格审查
各生源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是考生报考资格审核确认的责任主体。报考我校骨干计划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考生均须通过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的骨干计划资格申请平台(“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首页-“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研究生招生计划资格申请平台”,网址:https://mz.chsi.com.cn/mzjh/stu/)提交申请信息,经生源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在线审核通过后方可报名。2026年骨干计划资格审核平台开放时间为2025年10月9日9:00至10月24日22:00(博士资格审核开放时间将根据我校实际情况相应延长)。考生须于平台开放时间内提交申请信息,并及时查看审核结果,以便补充材料或改报普通研究生计划。
(二)网上报名
1.报考我校硕士研究生的考生
网上资格审核通过的考生于2025年10月16日至10月27日,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进行报名,并按各省级招生管理部门公告要求选择正确的报考点。
2.报考我校博士研究生的考生
网上资格审核通过的考生,在我校博士研究生招生报名工作启动后,及时登录兰州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网址:https://yz.lzu.edu.cn/),按网站提示进行网上报名。具体报名时间以我校后续发布的《兰州大学2026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章程》为准。
■关于留存纸质版资料。平台开放打印下载功能后,考生可自行下载打印留存。
五、初试、复试
(一)报考我校硕士研究生的考生
见《兰州大学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章程》和各招生学院发布的复试录取实施细则。
(二)报考我校博士研究生的考生
见《兰州大学2026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章程》、各招生学院发布的博士招生申请考核方案和相关通知。
六、录取
(一)报考骨干计划硕士研究生的考生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实行“自愿报考、统一考试、单独划线、择优录取”等政策。报考骨干计划硕士研究生的考生不再享受其他初试加分和照顾政策,不得兼报其他专项计划。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衡量和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充分考虑生源地的人才需求,依照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进行差额复试、择优录取,重点向学校优势学科专业倾斜。对西藏、新疆和四川、云南、甘肃、青海四省涉藏州县以及云南怒江、四川凉山、甘肃临夏等地的考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二)被录取考生须与招生单位、工作所在单位(仅限在职考生)、生源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通过骨干计划数字化管理平台在线签订三方(或四方)定向就业协议书。考生报名后在职/非在职信息发生变化的,按照录取时的实际情况签订协议。
(三)被录取的在职考生入学不迁转户口。我校按照学生学籍管理规定,及时办理入学手续并注册学籍,修业年限、培养经费、学业奖助等在校期间教育管理服务各类事项,与其他普通类招生计划录取研究生一致。
七、培养
(一)学制
硕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博士研究生学制为4年。
(二)学习费用
在校学习期间的学费、住宿费等按国家、甘肃省及我校相关规定缴纳,我校将按照国家和学校规定的奖励资助政策对符合条件的学生给予奖励资助。
(三)证书发放
按照培养计划规定,完成课程学习和必修环节,成绩合格,通过毕业和学位论文答辩,德育、体育合格者,颁发相应研究生毕业证书、硕士(博士)学位证书。
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将按国家要求,在学生学习结束离校后,随学生的学籍档案直接寄至定向地区或定向单位。
八、就业
1.骨干计划研究生毕业后,履行定向协议回定向地区和单位就业。在职研究生落实毕业去向至原工作单位;非在职研究生落实毕业去向至定向地区就业单位; 毕业离校时仍未就业的非在职研究生落实毕业去向至定向省区市毕业生就业工作主管部门。毕业研究生档案转回原工作单位、就业单位或定向省区市毕业生就业工作主管部门。对未履行定向协议的毕业研究生,将视情记入个人征信档案。
2.未经生源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在职研究生原工作单位同意,骨干计划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和服务期内不得报考博士研究生;经生源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在职研究生原工作单位同意,骨干计划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和服务期内可报考骨干计划博士研究生并签订骨干计划博士研究生定向协议书,毕业后服务年限按新协议重新计算。
九、其他
未尽事宜按照教育部相关通知、《兰州大学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章程》和《兰州大学2026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章程》执行。
学校名称:兰州大学 学校代码:10730
联系部门: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联系电话:0931-8912168
办公地点:城关校区贵勤楼B304室
通信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天水南路222号 邮政编码:730000
电子邮箱:yzb@lzu.edu.cn 微信公众号:lzu-yz
网 站:http://yz.lz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