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微信
朋友圈
QQ
微博
取消

文章详情

当前位置:海文考研院校动态正文

招生简章(动力工程)

2020-03-03 13:30 1527 来源:海文考研

动力工程一直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未来仍将继续扮演中国经济的发动机,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对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满足相关行业的需求,不断完善技术、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提高从业人员的管理能力,培养更多的懂技术、善管理的复合型高级人才,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批准,2012年我校将继续面向全国招收行业管理部门、咨询机构和各企业的工程技术与管理人员,在职攻读“动力工程”工程硕士。

一、学校、学院简介

南京理工大学是首批全国重点大学之一,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是国务院学位办1997年首批批准试点招收在职攻读工程硕士学位的学校。现已发展成为以工为主,理、工、经、管、文、法、教等多学科综合配套、协调发展的理工科大学,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前身为1981年10月8日经原兵器工业部批准成立的弹道研究所,1993年3月19日组建成立为动力工程学院,2010年7月13日为适应国家发展新能源战略需求拓展成立为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经多年建设和发展,学院已发展成为以兵器发射理论与技术、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流体力学、工程力学和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等多学科为主的综合型学院,曾被国家科委和国家教委授予“全国高等学校科技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学科为江苏省重点学科。

学院汇聚和培养了大批优秀师资力量,截止2011年9月,教职工总数为136人,其中院士2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正高职称28人,副高职称41人,博士生导师19人;教师中博士学位比例超过50%。学院拥有“国防科技创新团队”2个、江苏省“科技创新团队”1个。

学院科研力量雄厚,长期从事军民两用高科技研究,年均科研经费3000万元以上,近五年来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5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0余项。

二、报考条件

具备以下条件之一的在职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人员,或在学校从事工程技术与工程管理教学的教师可以报考:

1、2009年7月31日前获得学士学位。

2、2008年7月31日前获得国民教育系列大学本科学历。

三、招生计划和研究方向

1.按照国务院学位办的有关文件规定,2012年我校将自主确定工程硕士招生规模。

2.研究方向:

(1) 电厂热能动力

(2) 热工仪表与自动控制

(3) 能源高效利用与过程节能

(4) 新能源开发与利用

(5) 洁净煤与环境保护

(6) 动力装置与流体机械

(7) 制冷与低温工程

(8) 建筑节能

(9) 供热、供暖气、通风与空调工程

(10) 功率转换与控制

四、报名方式

报名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两个阶段。所有考生一律要先进行网上报名,网上提交个人报名信息后才能进行现场确认。只进行网上报名而未参加现场确认的,报名无效。

1.网上报名

网上报名时间:2012年7月中上旬。

网上报名地址: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以下简称“学位网”,http://www.cdgdc.edu.cn)。

网上报名程序及要求:

(1)资格自审。所有报考者须满足报考条件。在网上填写报名信息前,必须认真阅读所报考学位类别应具备的条件,确定自己是否符合报考资格。如不满足相关条件或提供虚假信息,即使报名参加了考试,学校也不予录取,责任由考生自负。

(2)按要求填写、提交报名信息和本人电子照片。

(3)考生网上报名成功后,打印报名系统生成的《2012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报名登记表》。

2.现场确认

现场确认时间:2012年7月中下旬

现场确认地点: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院

现场确认程序及要求:

(1)现场确认时,考生须持规定的身份证件(第二代居民身份证或护照)至现场确认点,由工作人员核验,通过第二代居民身份证鉴别仪验证报名信息,并拷贝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内数码照片文件(持护照者除外)。

(2)缴纳报名考试费,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降低部分收费标准的通知》(发改价格[2004]2839号)精神,我校工程硕士报名费为160元。

(3)本人在报名系统打印生成的《2012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报名登记表》上签字确认。报名信息一经签字确认,一律不得更改。

3.准考证下载

10月中上旬,考生可在学位网下载准考证。

五、资格审查

我校将在复试(综合面试)时对考生的报考资格进行审查。

考试成绩发布后,通过我校公布的复试分数线的考生登录学位网下载本人《2012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资格审查表》,本人签名后将该表交所在单位人事部门(或档案管理部门,下同),核准表中内容,填写推荐意见,并在电子照片上加盖公章,然后将《资格审查表》与本人学历、学位证书原件和复印件一并交我校进行资格审查,审查合格者方可参加复试(综合面试)。如考生持境外学历、学位报考,资格审查时须提交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认证报告。

对于不符合报考条件或提供虚假信息的考生,即使报名参加了考试,我校也不予录取,责任由考生自负。

六、入学考试时间与考试科目

考试时间:2012年10月中下旬

考试科目:GCT、传热学与工程热力学(代码:080101)

工程硕士入学考试需要进行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英文名称为Graduate Candidate Test,简称GCT)、专业课考试和综合面试。其中GCT考试(包括语文、数学、英语、逻辑)为全国联考,由全国统一命题和阅卷;专业课考试由我校自行命题和阅卷;综合面试由我校单独组织,预计安排在2011年12月上旬进行。考生成绩当年有效。

联考考试大纲:《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指南》(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专业课考试参考书目:

《传热学》 杨世铭 高等教育出版社

《工程热力学》 沈维美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七、录取

1.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有关规定,我校将根据考生的入学考试成绩及综合面试成绩自确定招生规模并确定分数线,择优录取。其中,录取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毕业学历但未获得学士学位的人数,不得超过我校当年录取总人数的10%。

2.我校将在2013年初公布录取结果并发放录取通知书,学生春季入学。

八、培养与学位授予

1.主要课程设置

公共基础课:自然辩证法、英语、高等工程数学、知识产权、文献检索

专业基础课:高等传热学、高等热力学、现代控制理论、热工过程动态分析、现代测试技术

选修课程:热力系统综合分析、新能源开发与利用、制冷与低温工程、强化传热技术、能源与环境、热工过程自动控制、节能原理与技术、热能利用系统工程

2.学制三年,在职不脱产学习,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5年。授课时间安排在周末。

3.对修满规定学分,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符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位授予条件者,由南京理工大学大学授予工程硕士专业学位,颁发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统一印制的硕士学位证书。

九、学习费用

学费每人每学年24000元(可根据办学地点和班级规模适当下浮),按学年缴费,学习期间所需的资料费、实习费以及毕业设计(论文答辩)等其它费用按成本另收。学生在读期间,一切人事档案关系留原工作单位,其工资、医疗费等均由原单位负责,学生返校学习的食、宿、交通费自理。

十、联系方式

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联系人:左晓康

地  址:南京市孝陵卫200号

邮  编:210094

电  话:025-84314960

E_mail:xiaokang@mail.njust.edu.cn

                    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2012年招收在职人员攻读工程硕士学位

                            招生简章(兵器工程)

兵器工程学科主要研究身管武器从发射、飞行到命中目标全过程的化学、力学、机械现象、运动规律和测试等有关理论和工程应用技术,隶属于兵器发射理论与技术和火炮、自动武器与弹药工程等两个国家级重点学科。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对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满足相关行业的需求,不断完善技术、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提高从业人员的管理能力,培养更多的懂技术、善管理的复合型高级人才。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批准,2012年我校将继续面向全国招收行业管理部门、咨询机构和各企业的工程技术与管理人员,在职攻读“兵器工程”工程硕士。

一、学校、学院简介

南京理工大学是首批全国重点大学之一,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是国务院学位办1997年首批批准试点招收在职攻读工程硕士学位的学校。现已发展成为以工为主,理、工、经、管、文、法、教等多学科综合配套、协调发展的理工科大学,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前身为1981年10月8日经原兵器工业部批准成立的弹道研究所,1993年3月19日组建成立为动力工程学院,2010年7月13日为适应国家发展新能源战略需求拓展成立为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经多年建设和发展,学院已发展成为以兵器发射理论与技术、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流体力学、工程力学和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等多学科为主的综合型学院,曾被国家科委和国家教委授予“全国高等学校科技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学院汇聚和培养了大批优秀师资力量,截止2011年9月,教职工总数为136人,其中院士2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正高职称28人,副高职称41人,博士生导师19人;教师中博士学位比例超过50%。学院拥有“国防科技创新团队”2个、江苏省“科技创新团队”1个

兵器发射理论与技术学科为“211”国家重点建设学科,武器系统与发射工程专业为国家特色专业和国防科工委重点专业。学院现有博士后流动站2个,博士学位授予点5个,硕士学位授予点8个,每年招收博士、硕士研究生100多名,本科生250多名。

学院科研力量雄厚,长期从事军民两用高科技研究,年均科研经费3000万元以上,近五年来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5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0余项。

学院是中国兵工学会弹道专业委员会挂靠单位,负责编辑出版中文核心期刊、EI核心版收录刊《弹道学报》。学院在弹道领域取得的成果得到国际弹道界的公认,2005年王中原教授当选国际弹道专业委员会委员,2010年5月我校和弹道专业委员会协助中国兵工学会在北京成功举办了的第25届国际弹道会议,进一步扩大了学院优势学科的国际影响力。

二、报考条件

具备以下条件之一的在职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人员,或在学校从事工程技术与工程管理教学的教师可以报考:

1、2009年7月31日前获得学士学位。

2、2008年7月31日前获得国民教育系列大学本科学历。

三、招生计划和研究方向

1.按照国务院学位办的有关文件规定,2012年我校将自主确定工程硕士招生规模。

2.研究方向:

(1) 现代火炮发射理论与控制技术

(2) 外弹道理论及弹箭控制技术

(3) 发射动力学与中间弹道理论

(4) 弹箭空气动力学与增程技术

(5) 终点弹道理论与技术

(6) 火箭导弹发射技术

四、报名方式

报名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两个阶段。所有考生一律要先进行网上报名,网上提交个人报名信息后才能进行现场确认。只进行网上报名而未参加现场确认的,报名无效。

1.网上报名

网上报名时间:2012年7月中上旬。

网上报名地址: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以下简称“学位网”,http://www.cdgdc.edu.cn)。

网上报名程序及要求:

(1)资格自审。所有报考者须满足报考条件。在网上填写报名信息前,必须认真阅读所报考学位类别应具备的条件,确定自己是否符合报考资格。如不满足相关条件或提供虚假信息,即使报名参加了考试,学校也不予录取,责任由考生自负。

(2)按要求填写、提交报名信息和本人电子照片。

(3)考生网上报名成功后,打印报名系统生成的《2012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报名登记表》。

2.现场确认

现场确认时间:2012年7月中下旬

现场确认地点: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院

现场确认程序及要求:

(1)现场确认时,考生须持规定的身份证件(第二代居民身份证或护照)至现场确认点,由工作人员核验,通过第二代居民身份证鉴别仪验证报名信息,并拷贝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内数码照片文件(持护照者除外)。

(2)缴纳报名考试费,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降低部分收费标准的通知》(发改价格[2004]2839号)精神,我校工程硕士报名费为160元。

(3)本人在报名系统打印生成的《2012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报名登记表》上签字确认。报名信息一经签字确认,一律不得更改。

3.准考证下载

10月中上旬,考生可在学位网下载准考证。

五、资格审查

我校将在复试(综合面试)时对考生的报考资格进行审查。

考试成绩发布后,通过我校公布的复试分数线的考生登录学位网下载本人《2012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资格审查表》,本人签名后将该表交所在单位人事部门(或档案管理部门,下同),核准表中内容,填写推荐意见,并在电子照片上加盖公章,然后将《资格审查表》与本人学历、学位证书原件和复印件一并交我校进行资格审查,审查合格者方可参加复试(综合面试)。如考生持境外学历、学位报考,资格审查时须提交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认证报告。

对于不符合报考条件或提供虚假信息的考生,即使报名参加了考试,我校也不予录取,责任由考生自负。

六、入学考试时间与考试科目

考试时间:2012年10月中下旬

考试科目:GCT、弹道学(代码:080103)

工程硕士入学考试需要进行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英文名称为Graduate Candidate Test,简称GCT)、专业课考试和综合面试。其中GCT考试(包括语文、数学、英语、逻辑)为全国联考,由全国统一命题和阅卷;专业课考试由我校自行命题和阅卷;综合面试由我校单独组织,预计安排在2011年12月上旬进行。考生成绩当年有效。

联考考试大纲:《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指南》(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专业课考试参考书目:

《内弹道学》 金志明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外弹道学》 浦发 国防工业出版社

七、录取

1.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有关规定,我校将根据考生的入学考试成绩及综合面试成绩自确定招生规模并确定分数线,择优录取。其中,录取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毕业学历但未获得学士学位的人数,不得超过我校当年录取总人数的10%。

2.我校将在2013年初公布录取结果并发放录取通知书,学生春季入学。

八、培养与学位授予

1.主要课程设置

必修课程:数学、外语、自然辩证法、文献检索、知识产权、内弹道学、外弹道学、终点弹道学。

选修课程:弹箭气动力学、制导弹药技术、发射动力学、增程与控制理论、系统仿真与模拟、新概念发射理论、兵器测试技术等。

2.学制三年,在职不脱产学习,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5年。授课时间安排在周末。

3.对修满规定学分,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符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位授予条件者,由南京理工大学大学授予工程硕士专业学位,颁发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统一印制的硕士学位证书。

九、学习费用

学费每人每学年24000元,按学年缴费,学习期间所需的资料费、实习费以及毕业设计(论文答辩)等其它费用按成本另收。学生在读期间,一切人事档案关系留原工作单位,其工资、医疗费等均由原单位负责,学生返校学习的食、宿、交通费自理。

十、联系方式

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联系人:左晓康

地  址:南京市孝陵卫200号

邮  编:210094

电  话:025-84314960

E_mail:xiaokang@mail.njust.edu.cn

上一篇:2019年川北医学院中西医临床学院复试安排2 下一篇:2019年川北医学院医学影像学院复试安排2
关键词: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免费获取考研大礼包

称呼
手机号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邮箱
学历
微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