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军工程大学2021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火箭军工程大学简介
火箭军工程大学地处历史文化名城、十三朝古都西安,是我国唯一一所培养战略导弹部队指挥技术人才的高等军事院校,是全国全军重点院校,是军队“2110工程”重点建设院校。学校原是一所为地面炮兵培养初级指挥军官的军事院校,1951年1月,西北军区司令员彭德怀、政治委员习仲勋签署命令,由西北军区炮兵教导团与第一野战军野炮团合并改编为西北军区炮兵学校。1951年3月,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炮兵学校。1955年8月,迁至西安。1969年10月转隶第二炮兵,12月更名为“第二炮兵技术学院”,1986年6月更名为“第二炮兵工程学院”,2011年6月改建为“第二炮兵工程大学”,2016年1月更名为“火箭军工程大学”。
学校位于西安东郊浐灞生态区,东依骊山、西临灞水、环境优美、景色秀丽,绿植覆盖率达70%以上,先后被评为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军首批生态营区。学校现有工学、军事学、管理学3大学科门类,拥有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其中“导航、制导与控制”、“兵器发射理论与技术”为原国家重点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被评为“A-”,“兵器科学与技术”学科位列全国第四。拥有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有8个军队“2110工程”重点建设学科专业领域和5个硕士专业类别。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支以院士为代表、专家教授为支撑、优秀中青年教员为主体的师资队伍。96.4%以上的教员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现有教授、副教授300余名,硕士生导师255名,博士生导师66名,导弹专家22名。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专家1名,“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获得者1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名,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名,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1名,国家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名,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4名,中国科协“求是”奖获得者10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7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对象4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2名,全国全军优秀教师10名,军队和陕西省学位委员会委员各1名,军队院校育才奖“金奖”获得者25名,全军科技领军人才培养对象4名、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对象7名,有3名教员被中央军委荣记一等功。
科研学术成果丰硕,近年来,学校先后完成科研课题2000多项,其中获国家科技进步一、二等奖2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军队和省级科技进步奖700余项,授权国家国防专利400余项。同时,承担国家“863”、“973”和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60余项,军委和火箭军装备预先研究项目200余项,成为火箭军科研体系中的重要力量。近十年,先后获国家和军队优秀教学成果奖4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180余部。教学训练设施配套完善,大礼堂、体育馆、游泳馆、击剑馆、格斗馆、田径综合训练场、轻武器射击场、野外导弹综合训练场一应俱全。拥有火箭军部队各种型号导弹武器装备,教学实验楼鳞次栉比,有实验室14个,子实验室45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军队重点实验室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数字化图书馆被列入国家火炬计划。信息中心机房达到国家B级标准,建成现代化的云数据中心,网络用户终端12000余个,数字化校园信息系统全面覆盖。人才培养效益明显,先后为部队培养输送了5万多名优秀军事人才,成长为将军的150余人、导弹专家120余人。目前,火箭军导弹旅绝大多数的旅长、参谋长、总工程师和导弹营、连长都是我校毕业学员,成为火箭军部队建设的骨干和中坚,为建设强大的现代化战略导弹部队、维护国家战略安全、支撑我国大国地位作出了突出贡献。
热烈欢迎广大考生报考我校!
报考须知
军籍研究生
一、报考条件
招生对象为军队在职干部、军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委任制文职人员(按军队在职干部同等对待)。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录取当年9月1日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其中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复试时需加试两门大学本科主干课程,加试科目与同等学力加试科目相同。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入学前,下同)或2年以上的人员,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水平方能报考,且须符合以下条件:①提供由培养单位出具的与报考学科、专业相关的高职高专与本科之间相差课程进修的成绩证明;②有公开发表的与大学本科毕业程度相当的学术论文或科研成果;③必须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或相当于达到四级水平);④仅限报考所学专业,不得跨学科报考;⑤网报后须向学校提交能证明本人具有报考资格的材料原件。初试合格后,复试中须加试至少两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本科主干课程,加试科目不得与初试科目相同,加试方式为笔试。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5)已获得硕士、博士学位人员。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就读学校同意,并在录取前先办理原就读学校的退学手续。
各类考生除符合教育部关于学历学位、所学专业、工作经历、身体健康状况等方面的要求外,还需符合以下条件:
(一)体检要求
身体健康状况符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队院校招收学员体格检查标准》。其中主要的几点如下:
(1)身高:男性不低于162cm;女性不低于160cm。
(2)体重:男性不超过标准体重(标准体重kg =身高cm - 110)的30%,不低于标准体重的15%;女性不超过标准体重的20%,不低于标准体重的15%。
(3)每一只裸眼视力4.5(0.3)以上,矫正视力在4.9(0.8)以上。两眼无色盲、色弱。
(4)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呈阴性,肝功能正常,无心脏病、传染病、慢性病。
(二)资格审查要求
(1)军队在职干部。须具有3年以上军队工作经历(含本科毕业后任职培训时间,截至录取当年9月1日)。报考前填写《军队在职干部报考研究生推荐审批表》,由所在师(旅)级单位政治机关审批,军级单位政治机关核准,依托信息系统,逐级上报军委政治工作部干部局备案。我校将依据“军队在职干部报考研究生备案数据”和相关政策规定要求,审查考生报考资格。委任制文职人员按在职干部同等对待。
(2)军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指挥类应届本科毕业生不得报考研究生,非指挥类应届本科毕业生可以报考研究生。报考前须填写《应届本科毕业生报考研究生推荐审批表》,由研究生院审批。
二、其他说明
(1)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仅限军队在职干部报考;
(2)军队院校应届本科毕业生不得报考项目管理、军事指挥、军事装备专业学位研究生;报名参加项目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人员须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以“同等学力”资格报考项目管理的,必须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
(3)军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仅限招收上尉以上军衔的指挥参谋军官;
(4)军队院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报考全日制工程硕士,考试科目二、科目三必须选用“英语一”、“数学一”,在职干部可以选用“英语二”、“数学二”;
(5)可接收军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
(6)硕博连读计划限一级学科博士,学制5年,前2年按硕士注册学籍,后3年按博士注册学籍,招生对象仅限应届本科毕业生。
无军籍地方研究生
一、招生计划
我校2021年无军籍地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拟定30名,均为全日制(暂不区分各学科专业招生计划)。具体招生计划以教育部、军委机关正式下达的文件为准。
招生的学科专业为我校4个具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点(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兵器科学与技术)、2个专业类别(电子信息、机械)。
二、报考条件
招生对象为地方普通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或往届生。考生应符合教育部当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的有关条件。主要为: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无传染性疾病,身体健康状况符合教育部和我校规定的体检要求。
4.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录取当年入学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其中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复试时需加试两门大学本科主干课程,加试科目与同等学力加试科目相同。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入学前,下同)或2年以上的人员,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水平方能报考,且须符合以下条件:①提供由培养单位出具的与报考学科、专业相关的高职高专与本科之间相差课程进修的成绩证明;②有公开发表的与大学本科毕业程度相当的学术论文或科研成果;③必须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或相当于达到四级水平);④仅限报考所学专业,不得跨学科报考;⑤网报后须向学校提交能证明本人具有报考资格的材料原件。初试合格后,复试中须加试至少两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本科主干课程,加试科目不得与初试科目相同,加试方式为笔试。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5)已获得硕士、博士学位人员。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就读学校同意,并在录取前先办理原就读学校的退学手续。
三、其他说明
1.可接收教育部批准的具有推免资格的普通高校应届本科生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
2.地方考生考核前,需开展政治审查,通过后,方可报考。
3.无军籍地方硕士研究生录取后不办理参军入伍手续,毕业后颁发教育部承认的学历和学位证书,自主就业。
4.学校按教育部有关标准收取无军籍地方研究生学费。设有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新生奖学金等,按月发放助学金并面向无军籍研究生提供助研、助管岗位。适用对象和标准如下:
国家奖学金:博士研究生30000元/人·年、硕士研究生20000元/人·年,具体名额标准和评选时间以当年教育部文件精神为准。
学业奖学金:适用全日制非定向就业(全脱产学习且档案转入学校)无军籍研究生(95%覆盖)。博士研究生:一等学业奖学金15000元/人·年;二等学业奖学金10000元/人·年;三等学业奖学金8000元/人·年。硕士研究生:一等学业奖学金12000元/人·年;二等学业奖学金8000元/人·年;三等学业奖学金6000元/人·年。
助学金:适用于全日制非定向就业(全脱产学习且档案转入学校)无军籍硕士研究生(100%覆盖)。每年分10个月按月发放(2月、8月按假期计算,不发放),博士研究生15000元/人·年,硕士研究生6000元/人·年。
新生奖学金:适用于全日制应届无军籍硕士研究生。
一等奖学金:“双一流”高校本科专业排名前10%的考生20000元/人。
二等奖学金:“双一流”高校本科专业排名前20%的考生、原211高校本科专业前10%的考生15000元/人。
三等奖学金:“双一流”高校、原211高校推免生10000元/人。
助研津贴:适用于无固定工资收入的无军籍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每人每月800至3000元,硕士研究生每人每月500至2000元。
报考流程及有关说明
一、报考流程
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现场确认)两个阶段。
(一)网上报名
网上报名时间为2020年10月10日至10月31日,每天9:00-22:00(逾期不予补报)。网上预报名时间为2020年9月24日至9月27日,每天9:00-22:00。考生应在规定时间内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http://yz.chsi.com.cn,教育网址http://yz.chsi.cn,以下简称“研招网”)进行报名。报名前,请务必提前浏览报考须知,并按教育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报考点以及我校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
(二)网上确认(现场确认)
网上确认(现场确认)具体时间、要求由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根据国家招生工作安排和本地区报考情况自行确定和公布,一般为11月上旬。
请考生及时关注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发布的公告,并按规定提交相关材料完成核对确认个人网上报名信息和采集本人图像信息等工作。逾期不予补办。
考生网上确认(现场确认)须提交以下材料:
军队在职干部:①报考研究生推荐审批表原件;②学历学位证书原件及复印件;③军官证、身份证。
本校应届生:根据学校要求统一准备。
地方考生:①政审表;②学历学位证书原件及复印件(或学生证);③身份证。
考生必须提供真实、准确的信息,如有虚假信息或作假行为的,后果由考生自负。
在外地报名点进行现场确认的考生须在确认后7日内将本人证件复印件、学历证书(应届生提供学生证)复印件以及报考推荐审批表原件、政审表原件寄到学校招生办。凡手续不全、资格不够、报考专业不符合要求的,我校不予核发准考证。
(三)初试
初试时间为2020年12月26日至27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
2020年12月19日至28日,考生可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使用A4幅面白纸打印,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或书写。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居民身份证参加初试和复试。
请考生务必妥善保管个人网报用户名、密码及《准考证》、居民身份证等证件,避免泄露丢失造成损失。
(四)复试
复试时间拟定于2021年4月左右,在火箭军工程大学校内组织。
复试主要包含体检、身心素质、体能考核、笔试和面试等。
现役军人参加复试时应提供师(旅)级以上单位出具的最近一次体能考核达标证明。
(五)录取
按照“全面考核、择优录取、宁缺毋滥”的原则,根据考生成绩及所报考学科的生源和计划情况,拟定录取人员名单,报教育部和军委机关批准后发放录取通知书。录取工作一般于每年6月份完成。
二、特别说明
1、现役军人进行网上报名时,必须严格执行审批制度和保密制度。
2、考生网上报名时,报考点一般应选择考生就读学校所在省(区、市)的报考点或工作、户口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
3、考生报考条件及招生政策如有变化和调整,以教育部和中央军委训练管理部正式下达的最新文件为准。
4、考试大纲和往年专业课试题参考资料可在火箭军工程大学招生信息网https://apps.eol.cn/116/index.html或http://yjs.epgc.mtn/研究生院网站中下载。
| |||
专业代码、名称、研究方向 | 导 师 | 考试科目 | 备 注 |
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作战保障学院) | |||
01信号与信息处理 | 姚敏立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44信号与线性系统 或 845通信原理 | |
朱丰超 | |||
02通信与信息系统 | 余志勇 | ||
03信息对抗与安全技术 | 杨百龙 | ||
郭文普 | |||
韦素媛 | |||
0811控制科学与工程(导弹工程学院、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博士点) | |||
01智能健康监测诊断技术与自动化系统 | 胡昌华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21电子技术基础 或 831自动控制原理
| 胡昌华教授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杰青、“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为直博生导师 |
岳瑞华 | |||
何华锋« | |||
周志杰« | |||
孔祥玉« | |||
司小胜« | |||
郑建飞 | |||
张建勋 | |||
王兆强 | |||
02导航制导与仿真 | 汪立新 | ||
张合新 | |||
刘洁瑜 | |||
廖守亿 | |||
张金生« | |||
刘志国 | |||
郑玉航 | |||
03探测识别与智能控制 | 王宏力 | ||
王雪梅 | |||
姚志成 | |||
杨小冈« | |||
席建祥« | |||
徐军辉 | |||
单 斌 | |||
杨 剑 | |||
蔡光斌« | |||
杨 波 | |||
081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作战保障学院、一级学科博士点) | |||
01智能信息处理与分布式计算 | 慕晓冬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41计算机操作系统 或 842数字电子技术 或 843数据结构 | «为直博生导师 |
张 力 | |||
姚俊萍 | |||
赵 鹏 | |||
李晓军 | |||
02媒体计算与指挥信息系统 | 付光远 | ||
李 敏« | |||
李海龙 | |||
叶 霞 | |||
汪洪桥 | |||
李琳琳 | |||
03作战建模仿真 | 汪民乐 | ||
杨 萍 | |||
刘卫东 | |||
王正元 | |||
04嵌入式系统 | 王 忠 | ||
刘延飞 | |||
杨卫军 | |||
王忠(副教授) | |||
0825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导弹工程学院、一级学科博士点) | |||
01飞行器设计与结构分析 | 强洪夫«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61工程流体力学 或865工程热力学 | 强洪夫教授为国防“973”和“173”技术首席专家
«为直博生导师 |
王 广 | |||
孙振生« | |||
周 伟 | |||
赵玖玲 | |||
02飞行器失效物理与可靠性 | 常新龙«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 861工程流体力学 或866材料力学 | |
胡 宽 | |||
03飞行器检测与故障诊断 | 艾春安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65工程热力学 或866材料力学 | |
杨正伟 | |||
田 干 | |||
04飞行力学与飞行器任务规划 | 鲜 勇«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62飞行力学 或868运筹学 | |
刘新学 | |||
赵久奋 | |||
王顺宏 | |||
雷 刚 | |||
舒建生 | |||
朱 昱 | |||
李亚雄 | |||
马 峰 | |||
0826兵器科学与技术(导弹工程学院、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博士点) | |||
01导弹定位定向与光电防护技术 | 张志利«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21电子技术基础 或 823机械设计基础 或 831自动控制原理
| 张志利教授为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王煊军教授为 “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为直博生导师
|
蔡 伟« | |||
刘春桐 | |||
周召发« | |||
仲启媛 | |||
赵晓枫 | |||
杨志勇 | |||
赵军阳 | |||
02导弹发射理论与技术 | 谢 建« | ||
高钦和« | |||
邓 飙 | |||
李淑智 | |||
谭立龙 | |||
冯永保 | |||
杜文正 | |||
程洪杰 | |||
于传强 | |||
马长林 | |||
唐圣金 | |||
郭君斌 | |||
郭 杨 | |||
刘志浩 | |||
03特种能源理论与技术 | 王煊军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64有机合成基础 或 869 仪器分析 | |
贾 瑛« | |||
黄智勇 | |||
吕晓猛 | |||
崔 虎 | |||
04导弹武器系统运用工程 | 李爱华«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21电子技术基础 或 823机械设计基础 | 李爱华教授、汪刘应教授为 “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为直博生导师 |
汪刘应« | |||
岳应娟 | |||
康兴无 | |||
秦忠宝 | |||
侯根良 | |||
阳能军 | |||
王 涛 | |||
曹继平 | |||
李亚奇 | |||
王新军 | |||
蔡艳平 | |||
袁晓静 | |||
刘 顾 | |||
毕 松 | |||
崔智高 | |||
0827核科学与技术(核工程学院、一级学科博士点) | |||
01核技术与核安全 | 许 鹏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11原子核物理学 或813核武器辐射防护技术 | «为直博生导师 |
张全虎 | |||
黎素芬 | |||
霍勇刚 | |||
蔡幸福 | |||
02核战斗部工程 | 余文力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11原子核物理学 或 812炸药理论 | |
蔡星会 | |||
高云亮 | |||
王 涛 | |||
王国亮 | |||
姬国勋 | |||
03核弹头引爆控制与突防技术 | 刘 刚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31自动控制原理 或844信号与线性系统 | |
曹 菲 | |||
李艳玲 | |||
王 蕊 | |||
秦伟伟 | |||
何 兵 | |||
何 川« | |||
赵 欣 | |||
04导弹侦测技术 | 李夕海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44信号与线性系统 或845通信原理
| |
贾维敏« | |||
苏 娟 | |||
刘志刚 | |||
沈 涛 | |||
金国栋 | |||
1201管理科学与工程(作战保障学院) | |||
01国防工程与军事科技创新管理 | 陈桂明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3数学三 ④852管理学原理 | 任向红教授为 “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
任向红 | |||
刘小方 | |||
02国防经济与军事人力资源管理 | 刘盍松 | ||
劳 侠 | |||
03军事管理理论与工程 | 杜荔红 | ||
赵满运 | |||
冯俊水 |
军籍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专业学位)
注:专业学位专业目录中所列导师只能招收工程硕士;学术学位导师均可在相对应的专业学位领域招收工程硕士。
专业类别 | 导 师 | 考试科目 | 备 注 |
0854电子信息 |
军校应届生报考仅限全日制学习形式,考试科目必须选用“英语一”、“数学一”。 军队在职干部报考,考试科目可选用“英语二”、“数学二”。 | ||
计算机技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4英语二 ③301数学一或302数学二 ④841计算机操作系统 或842数字电子技术 或843数据结构 | ||
电子与通信工程 | 徐东辉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4英语二 ③301数学一或302数学二 ④844信号与线性系统 或 845通信原理 | |
0855 机械 | |||
控制工程 | 许 哲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4英语二 ③301数学一或302数学二 ④821电子技术基础 或831自动控制原理 | |
兵器工程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4英语二 ③301数学一或302数学二 ④821电子技术基础 或823机械设计基础 或863大学化学 | ||
航天工程 | 徐志高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4英语二 ③301数学一或302数学二 ④861工程流体力学 或862飞行力学 或865工程热力学 | |
李 剑 | |||
张有宏 | |||
0858 能源动力 | |||
核能与核技术工程 | 朱晓菲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4英语二 ③301数学一或302数学二 ④811原子核物理学 或844信号与线性系统 | |
1256 工程管理 | 只允许在职干部报考 | ||
项目管理 | 任向红 | ① 199 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 ②204英语二 | |
杜荔红 | |||
谭燕妮 | |||
1151军事硕士 | 只允许指挥参谋军官报考 | ||
军事指挥 | 高桂清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51军事基础 ④442专业综合(军事指挥)
| |
汪民乐 | |||
戚振东 | |||
舒健生 | |||
朱 昱 | |||
李亚雄 | |||
张训立 | |||
李勇翔 | |||
刘卫东 | |||
杨 萍 | |||
杜荔红 | |||
李新其 | |||
赵满运 | |||
张 芳 | |||
魏际英 | |||
冯俊水 | |||
孙中举 | |||
郭 军
| |||
李 斌 | |||
军事装备 | 陈桂明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51军事基础 ④442专业综合(军事装备) | |
刘小方 | |||
曹继平 | |||
王 涛 | |||
蔡艳平 | |||
王新军 | |||
王 炜 | |||
刘 顾 | |||
袁晓静 | |||
周永涛 | |||
康兴无 | |||
崔智高 | |||
阳能军 |
| |||
专业代码、名称、研究方向 | 导 师 | 考试科目 | 备 注 |
0811控制科学与工程(导弹工程学院、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博士点) | |||
01智能健康监测诊断技术与自动化系统 | 胡昌华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21电子技术基础 或 831自动控制原理
| 胡昌华教授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杰青、“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
何华锋 | |||
周志杰 | |||
孔祥玉 | |||
司小胜 | |||
郑建飞 | |||
张建勋 | |||
李红增 | |||
张 琪 | |||
02导航制导与仿真 | 汪立新 | ||
刘洁瑜 | |||
廖守亿 | |||
刘志国 | |||
杨东方 | |||
03探测识别与智能控制 | 王雪梅 | ||
姚志成 | |||
杨小冈 | |||
席建祥 | |||
杨 剑 | |||
蔡光斌 | |||
杨 波 | |||
081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作战保障学院、一级学科博士点) | |||
01智能信息处理与分布式计算 | 赵 鹏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41计算机操作系统 或 842数字电子技术 或 843数据结构 | |
02媒体计算与指挥信息系统 | 叶 霞 | ||
李琳琳 | |||
04嵌入式系统 | 王 忠 | ||
刘延飞 | |||
余志勇 | |||
0825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导弹工程学院、一级学科博士点) | |||
01飞行器设计与结构分析 | 强洪夫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61工程流体力学 或 865工程热力学 | 强洪夫教授为国防“973”和“173”技术首席专家 |
孙振生 | |||
周 伟 | |||
02飞行器失效物理与可靠性 | 常新龙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 861工程流体力学 或866材料力学 | |
03飞行器检测与故障诊断 | 杨正伟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65工程热力学 或866材料力学 | |
田 干 | |||
04飞行力学与飞行器任务规划 | 鲜 勇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62飞行力学 或868运筹学 | |
雷 刚 | |||
马 峰 | |||
0826兵器科学与技术(导弹工程学院、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博士点) | |||
01导弹定位定向与光电防护技术 | 张志利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21电子技术基础 或 823机械设计基础 或 831自动控制原理
|
张志利教授为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王煊军教授为 “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
蔡 伟 | |||
刘春桐 | |||
周召发 | |||
赵晓枫 | |||
杨志勇 | |||
02导弹发射理论与技术 | 谢 建 | ||
高钦和 | |||
邓 飙 | |||
于传强 | |||
唐圣金 | |||
郭君斌 | |||
郭 杨 | |||
刘志浩 | |||
03特种能源理论与技术 | 王煊军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64有机合成基础 或 869 仪器分析 | |
贾 瑛 | |||
黄智勇 | |||
崔 虎 | |||
04导弹武器系统运用工程 | 汪刘应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21电子技术基础 或 823机械设计基础 | 汪刘应教授为 “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
曹继平 | |||
王新军 | |||
袁晓静 |
无军籍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专业学位)
注:专业学位专业目录中所列导师只能招收工程硕士;学术学位导师均可在相对应的专业学位领域招收工程硕士。
专业类别 | 导 师 | 考试科目 | 备 注 |
0854电子信息 | |||
计算机技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4英语二 ③301数学一或302数学二 ④841计算机操作系统 或842数字电子技术 或843数据结构 | ||
电子与通信工程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4英语二 ③301数学一或302数学二 ④844信号与线性系统 或 845通信原理 | ||
0855 机械 | |||
控制工程 | 夏朝辉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4英语二 ③301数学一或302数学二 ④821电子技术基础 或831自动控制原理 | |
兵器工程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4英语二 ③301数学一或302数学二 ④821电子技术基础 或823机械设计基础 或863大学化学 | ||
航天工程 | 徐志高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4英语二 ③301数学一或302数学二 ④861工程流体力学 或862飞行力学 或865工程热力学 | |
李 剑 | |||
张有宏 |
参考书目
科目代码 | 科目名称 | 参考书目 |
初试科目 | ||
351 | 军事基础 | 《军事基础考试大纲及考试指南》 |
442 | 专业综合(军事指挥) | 《军队指挥学教程》,军事科学出版社,夏文军主编。 |
442 | 专业综合(军事装备) | 《装备全系统全寿命管理》,国防工业出版社,任向红、陈桂明编著。 |
811 | 原子核物理学 | 《原子核物理学》,原子能出版社,王炎森、史福庭编。 |
812 | 炸药理论 | 《炸药与火工品》,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王玉玲。(2-6章) |
813 | 核武器辐射防护技术 | 《核武器辐射防护技术基础》,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尚爱国、过惠平等编著。 |
821 | 电子技术基础 |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童诗白、华成英,2015.07;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张克农。 |
823 | 机械设计基础 | 《机械设计基础》, 高等教育出版社,杨可桢、程光蕴主编,2013.08。 |
831 | 自动控制原理 | 《自动控制原理》,科学出版社,胡寿松编著。(1-6章,8、9章) |
841 | 计算机操作系统 | 《计算机操作系统》,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汤小丹等编著。 |
842 | 数字电子技术 |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张克农。 |
843 | 数据结构 | 《数据结构及应用算法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严蔚敏、陈文博编著。 |
844 | 信号与线性系统 | 《信号与线性系统(上下)》,高等教育出版社,管致中、夏恭恪等。(第1-8章) |
845 | 通信原理 | 《通信原理》(第7版),国防工业出版社,樊昌信等,2016年出版。 |
852 | 管理学原理 |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六版),复旦大学出版社,周三多、陈传明等编著 |
861 | 工程流体力学 | 《气体动力学基础》,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王新月。(1-5章,第8章) |
862 | 飞行力学 | 《弹道导弹弹道学》,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张毅等。 |
863 | 大学化学 | 《大学化学》(第二版),国防工业出版社,贾瑛等。 |
864 | 有机合成基础 | 《有机化学》,科学出版社,李艳梅。 |
865 | 工程热力学 | 《工程热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华自强、张忠进。第1-5、7-10、13章。 或 《工程热力学》,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冯青、李世武。第1-8章,第12章。 |
866 | 材料力学 | 《材料力学》上册,高等教育出版社,刘鸿文主编,第五版。(第1-6章,第9章) |
868 | 运筹学 | 《运筹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4版。 |
869 | 仪器分析 | 《仪器分析》(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朱明华,胡坪主编。 |
2021年硕士研究生复试考试科目及参考书目
报考学科 | 复试笔试科目 | 参 考 书 目 |
信息与通信工程 电子信息-电子与通信工程 | 信号与系统 或 通信原理 | 1.《信号与线性系统(上下)》,高等教育出版社,管致中、夏恭恪等。 (第1-8章) 2. 《通信原理》(第7版),国防工业出版社,樊昌信等,2016年出版。 |
控制科学与工程 机械-控制工程 | 1.自动控制原理60% 2.模拟电子技术20% 3.数字电子技术20% | 1.《自动控制原理》,科学出版社,胡寿松编著。(1-6章,8、9章)。 2.《电子技术基础(模拟、数字)》,高等教育出版社,杨栓科、张克农。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电子信息-计算机技术 | 1.计算机操作系统 50% 2.数据结构 50% | 1.《计算机操作系统》,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汤小丹等编著。 2.《数据结构及应用算法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严蔚敏、陈文博编著。 |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机械-航天工程 | 工程流体力学 或 飞行力学 或 工程热力学 (三选一) | 1.《气体动力学基础》,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王新月。(1-5,8章) 2.《弹道导弹弹道学》,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张毅等。 3.《工程热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华自强、张忠进.第1-5章,7-10章,第13章。或《工程热力学》,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冯青、李世武.第1-8章,第12章。 |
兵器科学与技术 (定位定向、发射理论方向) 机械-兵器工程 | 电子技术基础 或 机械设计基础 或 自动控制原理 | 1.《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童诗白、华成英;《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张克农。 2.《机械设计基础》, 高等教育出版社,杨可桢、程光蕴主编。 3.《自动控制原理》,科学出版社,胡寿松编著。(1-6章,8、9章) |
兵器科学与技术 (特种能源方向) 机械-兵器工程 | 大学化学 或 有机合成基础 或 仪器分析 | 1.《大学化学》(第二版),国防工业出版社,贾瑛等。 2.《有机化学》,科学出版社,李艳梅。 3.《仪器分析》(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朱明华,胡坪主编。 |
兵器科学与技术 (武器系统运用方向)机械-兵器工程 | 电子技术基础 或 机械设计基础 | 1.《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童诗白、华成英;《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张克农。 2.《机械设计基础》, 高等教育出版社,杨可桢、程光蕴主编。 |
核科学与技术 能源动力 | 原子核物理学 或 炸药理论 或 信号与线性系统 或 核武器辐射防护技术基础(四选一) | 1.《原子核物理学》,原子能出版社,王炎森、史福庭编。 2.《炸药与火工品》,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王玉玲。 3.《信号与线性系统(上下)》,高等教育出版社,管致中、夏恭恪等。 4.《核武器辐射防护技术基础》,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尚爱国、过惠平等编著 5.《核武器物理基础》,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王金涛编。 |
管理科学与工程 工程管理-项目管理 | 管理学原理 |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六版),复旦大学出版社,周三多、陈传明等编著,2014 |
军事指挥 | 军事指挥 | 《军队指挥学教程》,军事科学出版社,夏文军主编。 |
军事装备 | 装备管理工程 | 《装备全系统全寿命管理》,国防工业出版社,任向红、陈桂明编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