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微信
朋友圈
QQ
微博
取消

文章详情

当前位置:海文考研保研推免正文

重庆医科大学2026年推免研究生及直博生招生工作办法

2025-10-06 12:34 1200 来源:海文考研

原始链接:https://yz.chsi.com.cn/tm/jsbf/detail?zsgsId=3416512476&schCode=10631

根据教育部工作文件通知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我校2026年招生推荐免试研究生(含5+3一体化转段学生)、直博生工作办法。

一、总体要求

2026年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以下简称推免,包含“5+3”转段)和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以下简称直博)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人才等工作的重要论述,紧紧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固树立质量意识,着力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切实提高接收质量,确保推免招生公平公正。

(一) 坚决落实主体责任

各学院要在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落实一岗双责。学院党政一把手是本学院招生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分管负责同志是直接责任人。学校将根据各学院事业发展目标管理与考核体系中研究生生源质量考核指标结果进行运用。

(二) 强化招生纪律

各学院 要坚决执行推免重大事项“集体研究、集体决策”机制,推免工作相关制度、办法、实施细则及拟录取名单等要由本单位招生工作领导小组集体研究审定;纪检监察部门要对推免工作实行全程监督。建立健全回避制度,强化对本校教职工特别是领导干部子女在本校参加推免招生的监管。要严防不正之风对推免工作的干扰,坚决杜绝弄虚作假。牢牢守住考试安全这条底线,确保复试试题和考试相关信息的绝对安全。明确导师职责,规范导师在复试中的行为,注重发挥导师在复试工作中的主观能动性。要加强对考生的资格审查,保障公平公正的考试环境。

(三) 强化 落实组织管理

深入总结复试工作经验,科学设计复试和考核流程,多部门协作,安排充足的考务工作人员,加强涉考人员和考生的培训和管理。保障复试工作的硬件设备和场地管理。接收工作做到招考政策透明、流程程序公正、推免结果公开、监督机制健全,维护考生的合法权益。

(四)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坚持以德为先,把学生思想品德考核作为推免生录取的先决条件,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五) 加强 科学制定工作细则

按照学校的规定制订完善本单位具体的推免工作实施办法,实施办法中应包括科学、全面、严谨的推免生、直博生评价体系,严格的工作程序和细致的工作方案。加强综合考核,既要加强对推免生专业素养、研究能力和创新潜质的考查,也要注重对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学精神、学术道德和专业伦理等方面的考核评价,引导学生树立胸怀祖国、服务人民、追求真理、勇攀高峰、坚守学术道德、严谨治学的道德情操。推免生的复试程序和要求须严格按照2025年硕士生复试要求,直博生的考核参照2025年博士生复试要求。

(六) 严格落实信息公开

切实做好信息公开工作,保证公开、透明。在本单位网站开辟专栏,向社会公布本单位接收推免生名额、接收办法,并按要求对拟接收名单等重要事项进行统一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7日。

(七) 快速响应 处置突发事件

要提前制定推免接收工作中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对接收推免工作中的突发事件积极采取应对措施,控制影响范围,迅速调查,妥善处理,第一时间上报。 充分保障学生申诉渠道畅通。要将学生对推免程序、标准和结果的异议纳入本单位信访举报、申诉受理机制,充分保证学生申诉渠道畅通,反映问题有应答,及时发现、坚决纠正工作中出现的错误。

(八) 严处 违规行为

对在推免和直博接收工作中违反纪律的行为,上级部门和学校将严肃处理,追究直接责任人员的责任;造成严重后果和恶劣影响的,对有关责任人实行问责。构成违法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二、工作内容、流程及具体要求

     (一) 接收 推免生工作:

1.工作流程及时间安排:

时  间

工作内容

9月20日前

各学院制定推免生工作方案,公布接收推免生通知、完成涉考人员培训、试题命制等考务准备工作

9月23日前

通过“研究生招生管理信息系统”收集并审核第一批推免生上传的复试材料

9月24日前

回复考生,同时将同意进入第一批复试的名单交研招办

9 28

完成第一批次复试

9月29日前

拟接收第一批推免生名单交研招办

10月9日前

通过“研究生招生管理信息系统”收集并审核第二批推免生上传的复试材料

10月10日前

回复考生,同时将同意进入第二批复试的名单交研招办

1 0 11

完成第 批次复试

10月12日16:00前

拟接收第二批推免生名单交研招办

10月13日12:00前

通过“研究生招生管理信息系统”收集并审核第三批推免生上传的复试材料

10月14日16:00前

回复考生,同时将同意进入第三批复试的名单交研招办

10月 16

完成第 批次复试

10月17日12:00前

拟接收第三批推免生名单交研招办

10月18日前

学院公示、召开招生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报送最终名单

2.具体要求

(1)制订各学院接收推免生工作通知

各学院应根据学校的接收推荐免试研究生章程制定本单位的接收工作通知,经本单位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议后公布。通知中须包括接收的具体流程和时间安排、接收考生材料的通道、考生的注意事项及复试规则、统一复试平台的补充说明及备用平台的操作说明、应急预案等, 若公布接收推免生的专业和导师,须与学校公布的一致。接收方案要统筹安排好一般推免生和“5+3”转段学生。各学院在接收工作中,不得按单位、行业、地域、学校层次类别等限定生源范围,也不得设置其他歧视性条件。

(2)选聘、培训涉考人员

涉考人员包括命题小组成员、审题专家、参加复试的专家组成员及相关工作人员。涉考人员须由本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选聘,应由政治素质好、公道正派、责任心强、经验丰富、业务水平高的在职人员担任。

涉考人员严格执行回避制度,当年有直系亲属或利害关系人参加本次推免的人员不得参加接收阶段的各项工作。对未按规定报备声明回避关系的推免相关工作人员,学校将依规依纪严肃处理。涉考人员须签订《保密责任书》,涉考人员名单应对外保密。

各学院要对涉考人员进行全员培训,未经培训不得参与复试工作,培训不合格不得参与复试工作。培训内容包括法律法规、政策、纪律、业务、操作等培训,确保涉考人员准确理解推免工作的政策,明确工作纪律、工作程序、评判规则及评判标准。培训过程要全程记录,有据可查。

(3)复试试题管理

复试试题管理参照硕士生招生考试自命题的相关通知要求执行。命题专家组应由教学经验丰富、学术水平较高的副高以上职称人员组成,其中一人为组长。审题专家一般为本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担任,或由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委托专人担任。每位考生的复试试题总量不少于6道题,试题要覆盖复试的三个考核内容。要注重对学生政治态度、思想表现、道德品质、科学精神、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等方面的考查。同一专业的试题数量应相同、难易程度应相当。试题数量应足够,尽量避免同一专业内有重复的试题,避免不同批次间的复试试题重复。

(4)考生资格审查

资格审查主要是看考生申请材料是否真实、完整和规范。是否符合申请专业的报考条件。资格审查要严格,材料不符合要求的考生不得参加复试。 提醒考生入学时,学校将收取申请材料的原件,请考生妥善保管。

(5)系统演练

学院 可自行选择现场复试或网络复试。如选择网络复试,需自选网络复试平台,同时须选择一套备用复试平台作为应急之用。复试平台应选择技术成熟、应用广泛、操作简便的平台。 原则上不能采取Q Q 、微信等作为 复试及 备用平台。复试前,工作人员须与申请人进行实战演练。要求考生在最终复试场所进行演练,实战演练时须对考生资格、硬件设备、应考环境等进行全面审查和必要指导,向考生强调复试流程、规则及应急要点。对演练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总结做出整改和调整。备选平台也要纳入培训和演练工作。

(6)复试

①场地要求:复试场地背景简洁得体,复试专家应有座牌(不出现姓名),涉考人员须凭证件和胸牌进入复试场地,其他无关人员不得随意进入。学院须设置为涉考人员提供存放手机等违禁物品的位置。

②涉考人员职责:

学院研究生管理人员:负责复试现场指挥、调度、协调和检查等管理工作。

复试小组:按二级学科(原则上分方向的按方向)成立复试小组。复试小组应由至少5名学术水平较高的研究生导师组成,组长一般为学科负责人,复试小组成员应为奇数,可以跨学科、跨学院成立复试小组。复试小组组长掌握复试进程。

复试秘书:1名,主要负责线下会议室准备,文档资料准备,复试记录,计算成绩、对复试小组操作系统给与支持等。

技术秘书:至少1名,主要负责线上考场准备、候考管理、线上环境监控等。考生候考时,技术秘书须再次对考生的复试资格、设备条件、应考环境等进行审查。可通过核对报考信息等方式加强对考生身份的再次核验。同时,向考生强调复试规则及注意事项。

现场监督:至少1名,主要负责对现场全体人员、网络平台管理、视频录制等监督。

③复试小组规范:

复试小组成员应着正装,佩戴胸牌。复试小组成员须在复试前召开小组会议,学习工作程序和要求,研究并统一评判规则、评判标准等。复试专家不得有迟到、早退、缺席、随意走动、接打和查看电话、抽烟、闲聊等与复试无关行为。复试小组无权随意更改复试题目,不得随意和考生交流。复试小组要尊重考生,不能对考生的言谈举止表现出好恶情绪,认真听取考生回答,正确评判考生的各项能力,对考生使用统一的测评尺度,准确评分。评分既要保证总体平衡,又具有一定的区分度。复试小组成员现场独立给出分数,并签字确认,不得故意提高或压低考生成绩。考生复试分数为各成员评分的平均数。在评分过程中,发现评分错误需要修改分数时,须向组长报告后做出明显标记,由小组成员及组长在修改处共同签字并标注修改时间,各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审核签字确认。考生分数一旦确认,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修订、校正成绩和记录。

④其他要求:

复试须遵循“三随机”原则。考生在复试前须完成复试次序抽签,分组复试的专业须完成复试组抽签。进入复试考场后现场抽取试题。鼓励学院采用匿名复试方式。复试过程须全程录音录像,原则上采取“三录像”,即面试平台自带录像、电脑上加装录屏软件、会场内架设录像设备。复试录像封存一年保存在学院备查。

复试结束后,各学院须在24小时内通过官方网站公布所有考生复试成绩及待录取名单。提醒考生尽快接收学校在全国推免系统里向其发出的待录取通知。及时、准确向学校报送待录取名单。考生的复试评分表交学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保存,任何人不得改动。

(二) 接收 直博 工作:

1.工作流程及时间安排:

时  间

工作内容

9月20日前

各学院制定直博生工作方案,公布接收直博生通知、完成涉考人员培训、试题命制等考务准备工作

9月23日12:00前

通过“研究生招生管理信息系统”收集直博生上传的申请材料

9月24日16:00前

完成导师、学术委员会专家组材料审核工作,邮件回复考生,公示

9月29日前

完成第一批次选拔考核

9月30日16:00前

拟接收名单交研招办

10月18日前

学院根据考生申请实际开展选拔考核

学院公示、召开招生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报送最终名单

2.具体要求

(1)制订各学院接收直博生工作通知(要求同推免生)

(2)选聘、培训涉考人员(同推免生)

(3)选拔考核试题管理

学院应围绕考核内容设计考核试题,涉及专业的试题一般按二级学科(分方向的原则上按方向)命制。试题数量由学院自行确定。其余要求同推免生“复试试题管理”。

(4)考生资格审查

各学院工作人员要对申请人的资格进行审核,资格审查时要注意审查申请者的本科成绩排位和英语水平是否符合直博生条件。招生导师对申请人的报考材料进行初审,并提交对申请人科研潜力、综合素质的评价及推荐意见。注意申请人可至多填写3个志愿,3个志愿分先后次序。各单位组织学术委员会专家(一般不少于3名博士生导师)统一对通过初审的申请人的材料进行复审。通过复审的申请人名单及相关材料须由各单位在网上公示3日。对于资格审核不符合直博生、符合推免生的申请者,学院可鼓励其申请我校推免硕士生。

(5)选拔考核系统演练(同推免生)

(6)选拔考核

①场地要求(同推免生)

②涉考人员职责:

选拔考核小组:各学院按二级学科(分方向的可按方向)组织考核专家小组进行考核,可以跨学科、跨学院成立考核小组,成员应为5名以上(人数为奇数)博士生导师或正高职称人员,组长应是博士生导师,被考核人的申请导师须为专家组成员。考核小组组长掌握考核进程。学院研究生管理人员、“2秘书1监督”职责同推免生。

③考核小组规范:

考核结束后,各学院须在24小时内通过官方网站公布所有考生考核成绩及待录取名单。提醒考生尽快在全国推免系统里填报我校并接收学校向其发出的复试通知和待录取通知。通过资格审查的申请者达不到博士生录取要求但达到硕士生录取要求者,经本人申请、学院同意,按硕士推免生录取。其他要求同推免生。

三、应急处理

(一)出现复试(考核)系统异常情况

复试(考核)系统异常包括因网络问题、面试系统问题、突然停电等突发事件引起的系统音视频效果极差、卡顿、掉线、崩溃等异常。当发生异常后,应采取以下措施:

1.复试(考核)小组应暂停考核,立即电话或线上与考生沟通,及时找出故障原因,尽快采取措施、排除故障。

2.如10分钟内未排除故障,将该生排在本组最后一位重新抽题考核,该生已考核部分无效。

3.若连续3个考生出现异常,立即启动备用系统。若备用系统无法正常使用,则择期复试(考核),已完成考核的考生成绩有效,并立即封存。

4.所有异常处理须有记录和录像。

(二)其它

对其它无法预料外力所造成的复试(考核)中断,由复试(考核)小组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对于因争议较大而不能确定是否拟录取的考生,各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有权决定对其再次组织复试(考核)。

四、本通知由学校研究生院负责解释,未尽事宜按照教育部、重庆市以及学校的相关政策执行。

上一篇:2026年《重庆医科大学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管理办法(修订)》 下一篇:中央美术学院 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实施办法
关键词: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免费获取考研大礼包

称呼
手机号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邮箱
学历
微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