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微信
朋友圈
QQ
微博
取消

文章详情

当前位置:海文考研保研推免正文

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第二期国际暑期学校(2025年)【第一轮通知】

2025-09-12 10:08 1203 来源:海文考研

为提升智慧农业国际化、创新型专业人才培养水平,激发青年学生学习交流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智慧农业与生物技术、信息学、工程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发展,中山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拟于2025年6月下旬至7月上旬举办以“人工智能赋能现代农业”为主题的第二期国际暑期学校。我们在深圳校区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走进中山大学,感受这所百年名校与深圳这座国际化都市碰撞产生的前沿学术氛围,为青年学生提供一个拓宽国际视野的学习与交流平台。

一、招生对象
面向智慧农业、合成生物学、植物保护、农学、生物学、生态学、环境科学等相关学科领域的在读研究生、高年级本科生开放报名,计划招收学员约50名,最终人数根据报名情况适当调整,择优录取。
二、课程形式
邀请国内外知名高校优秀专家学者作为主讲教师,以学术讲座、分组研讨、实践操作、研究生学术论坛、参观考察等方式开展学习交流活动。详细日程及安排将于第二轮通知公布。

三、举办方式
采取线下方式举办,地点位于中山大学深圳校区(深圳市光明区)。

四、报名方式
请登录https://wj.sysu.edu.cn/q/wJrx7PqV,线上填写报名信息并上传中文或英文的个人简历。
截止时间:北京时间2025年6月15日23:59。
申请人需对所提供材料的真实性负责,提供虚假材料者将被取消学员资格。
五、结业要求
学员全程参加暑期学校并在结束前参加考核,通过考核者由中山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颁发结业证书。根据暑期学校期间的综合表现评选优秀学员,由中山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颁发优秀学员证书。
六、其他事项
(1)暑期学校不收取任何费用,学员在校期间统一提供食宿安排。学员往返交通费用及暑期学校安排之外的各项费用自理。
(2)入选的学员名单将于2025年6月中下旬在中山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网站
https://ab.sysu.edu.cn/“通知公告”栏目公布,未入选者不再另行通知。
(3)学员在暑期学校期间须遵守中山大学的组织纪律及规章制度。
(4)咨询方式:刘老师,电话:0755-23260257,邮箱:liuxj83@mail.sysu.edu.cn。

七、学院简介
中山大学的农学教育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1924年作为孙中山先生创建国立广东大学(中山大学的前身)的支柱学科之一。在以丁颖院长为代表的老一辈科学家的努力下,为推动国家农业科技进步培养了一大批卓越人才。1952年全国高校调整时,农学院被调出成立华南农学院(现华南农业大学),其中植物保护等学科仍保留在中山大学生物系续办,薪火相传。2018年整建制复办农学院,2024年更名为中山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
学院坚持以“四个面向”为指导,围绕“人工智能+现代农业”的发展思路,聚焦建设“智慧农业”学科,重点发展农业人工智能、合成生物学、分子生物育种、健康农业等四个交叉学科方向的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在科学前沿、传统优势领域培育重大理论成果,在国家战略、大湾区产业需求领域培育重大应用成果,在强化自由探索的同时,积极开展关键核心技术的有组织创新和协同攻关。
学院复办以来,引育了一支锐意进取、朝气蓬勃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员工77人,其中专任教师42人,包括国家级杰出人才1人、国家级优秀人才3人、全球高被引学者和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3人。学院围绕“加强基础、促进交叉、尊重选择、卓越教学”的育人方针,着力培养具有学习力、思想力、行动力的智慧农业交叉学科优秀人才。
学院依托水产动物疫病防控与健康养殖全国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植物逆境生物学重点实验室、1000亩教学与科研基地等科研平台,积极开展科研攻关。目前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基金委NSFC-RGC重点项目、区域联合基金重点项目等科研项目90余项,科研经费超亿元;在Nature Genetics, Nature Communications, Molecular Plant,Plant Cell等高水平期刊上发表SCI论文100多篇,其中多篇论文入选ESI热点论文和高被引论文,产生了良好的学术影响力。
学院致力于打造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现代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着力解决现代农业发展中的重大基础科学问题和技术瓶颈,深度服务于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战略。

原文链接:https://ab.sysu.edu.cn/zh-hans/article/1245

上一篇:中山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2026年接收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预报名通知 下一篇:生态学院关于公示2026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推荐资格的通知
关键词: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免费获取考研大礼包

称呼
手机号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邮箱
学历
微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