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接收2025年推荐免试研究生(含直博生)复试细则及时间安排根据学校工作要求,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2025年推荐免试研究生(含直博生)(以下简称推免生)复试细则及时间安排。 一、复试工作原则1.坚持“以德为先、全面衡量、严格标准、择优录取”的原则,切实提高接收工作选拔质量。 2.进一步加强对接收推免生工作的领导与管理,科学设计,规范程序,维护接收工作的公平公正。 二、复试工作组织为做好推免生复试工作,我院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学院推免生接收工作的领导、组织、协调和管理,负责对学院复试录取工作进行监督,确保复试工作严格按照既定方案和程序进行,充分体现复试工作的公平、公正、公开,保证复试质量。 三、复试要求1.参加我院复试的学生,需提供以下材料(请按照顺序扫描合成一个PDF 文件,命名格式:申请专业_申请人姓名_推免申请材料.pdf):(1 )《河海大学2025年接收推荐免试研究生申请表》(预报名系统打印); (2 )大学本科阶段成绩单(须加盖学校教务处公章); (3 )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和学生证; (4 )如有外语水平证明(如CET-4、CET-6、TOEFL、IELTS
2等)、计算机水平证明,请提供证书或成绩单; (5 )校级及以上获奖证书; (6)其他能反映考生综合素质能力与水平的证明材料:已发表的相关学术论文(期刊论文请提供封面+目录+正文,SCI 或EI 检索论文还需提供检索证明材料)、专利、技术报告等科研情况材料; (7 )社会工作及志愿服务证明材料; (8)申请直博生还需提供申请学科或专业学位类别有关领域内具有正高级职称专家亲笔签名的推荐书2 份(格式模板请至预报名系统下载); (9 )《河海大学诚信复试承诺书》(下载打印,手写签名);2.材料提交方式:除在预报名系统提交外,还需以附件形式将 PDF 文件发送至邮箱hhusdyyzb@qq.com,邮件主题同文件名。3.请提交报名申请的同学于北京时间9 月 23 日前登录预报名系统查询审核状态,审核通过进入复试者请于北京时间9 月24 日 20 时前登录报名系统,确认参加的点击“确认参加”,确认不参加的点击“确认不参加”。 4.申请人提供的信息必须真实,如查出有不符事实的信息,取消其复试资格,并依照有关规定处理。 四、复试方式及考核内容1.复试考核工作采取网络远程面试和现场面试两种形式开展,主要考核学生的外语水平、专业素养及研究能力与综合素质。其中,推免硕士第一批采用网络远程面试,直博生采用现场面试。外语水平:重点考查考生的外语基础、专业外语水平和外语表达与沟通能力。
3专业素养及研究能力:学术学位研究生重点考查考生所掌握的知识结构、从事科研的能力和潜力、创新精神和能力;专业学位研究生突出对专业知识的应用和专业能力倾向的考查,加强对考生实践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等方面的考查。综合素质:重点考查考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心理健康、社会活动、诚信以及专业契合度等方面。2.复试成绩满分为100 分。其中外语水平占25%(X),专业素养及研究能力占55% (Y ),综合素质占20% (Z )。复试成绩=X+Y+Z,复试成绩低于60 分为复试不合格。复试成绩不合格者不予录取,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3.考生需准备2 分钟以内的个人陈述,内容应涵盖个人基本情况、学术背景、大学本科阶段学习情况、参与科学研究、创新竞赛、实践活动(学生工作、社团活动、志愿服务)等情况、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和研究计划等。 4. 申请直博的考生还需要参加学科专业考核。请考生提前准备汇报PPT(10 分钟以内),建议汇报提纲如下: (1)个人简况:包括学习经历、本科阶段绩点和排名,所获荣誉,参与社会工作情况等。(全面展示自己的基本情况与优势) (2)前期成果:包含科学研究、创新竞赛、创新训练成果等的具体内容。(根据成果多少酌情展示) (3)直博理由:包括选择直接攻博的原因、攻读博士学位的动机、优势等自我认知。(重点介绍) (4)研究方向。与意向导师沟通后直博阶段的研究方向与
4选题、预期的成果、大致的规划计划等。(简要介绍) 五、复试时间安排复试批次复试形式内容时间推免硕士第一批 远程模拟 9 月 24 日 19:00-21:00 远程复试 9 月 25 日 8:00-18:00 直博生 现场面试 9 月 26 日 9:00-12:00 其他批次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六、其他1.学院对复试全程进行录音并录像。 2.本细则中未提及事项按国家和学校相关文件规定执行。 3.水科学研究院、水资源高效利用与工程安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水灾害防御全国重点实验室、长江保护与绿色发展研究院相关专业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制实施细则参照本实施细则执行。 4.考生须认真阅读《河海大学复试考场规则》(附件1 或 2)等有关规定,签订《河海大学诚信复试承诺书》(附件3 或 4),承诺所提交全部材料真实和复试过程诚实守信。对弄虚作假者,不论何时,一经查实,即按有关规定取消报考资格、录取资格或学籍。对所涉及的单位和人员按国家有关条例处理。 5.复试属于国家级考试,按照研究生招生考试相关保密管理规定,任何人员和机构(学校授权除外)不得对复试过程录音、录像、拍照、截屏或者网络直播,不得对外透露或传播复试试题内容等有关情况,否则将依据相关规定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6.联系方式:联系人:柳老师5联系电话:025-83786501 电子邮箱:hhusdyyzb@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