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微信
朋友圈
QQ
微博
取消

文章详情

当前位置:海文考研法学正文

马原理考研--马原必背知识点:真理与价值(一)

2020-11-27 10:48 1362 来源:海文考研

1、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1)真理的客观性:有两层含义:
  ①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中包含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
  ②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客观的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真理的一元性是指对于特定认识客体来说,真理只有一个,它不因主体认识的差别和变化而改变。
  (3)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
  ①真理的绝对性有三层含义:
  a.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包含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
  b.世界是可知的,每个真理的获得都是向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
  c.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
  ②真理的相对性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的正确认识是有限度的:
  a.从广度上说,它只是对客观世界的一定范围的正确认识,有待于扩展;
  b.从深度上说,它只是对特定事物的一定程度的近似正确认识,有待于深化;
  c.从进程上说,它只是对事物的一定发展阶段的正确认识,有待于发展。
  ③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同一客观真理的两重属性。真理都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
  a.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相互依存、相互包含的;
  b.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
  c.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统一,是同人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的辩证统一相一致的;
  d.承认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就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一切真理。
 (4)真理和谬误
  ①真理发展的过程,不仅是相对不断趋近绝对的过程,而且还是不断同谬误作斗争并战胜谬误的过程。真理和谬误是相伴而生的,人类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难免发生谬误。真理和谬误决定于认识的内容是否如实地反映了客观事物,他们是性质对立的两种认识;
  ②真理和谬误又是统一的,它们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③在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中,正确的认识往往会导致成功的实践,而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们实践活动也会达不到自身所期待的结果,导致失败。只要人们分析失败的原因,化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就能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变失败为成功。
这部分内容有点多,我们分两期分享哦~小伙伴们下一期不见不散哦~

上一篇:马克思主义理论考研必考重点 下一篇:马克思主义理论考研真题
关键词: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免费获取考研大礼包

姓名
手机号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邮箱
学历
微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