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微信
朋友圈
QQ
微博
取消

文章详情

当前位置:海文考研法学正文

马原理考研--材料分析题答题模板

2020-11-27 10:41 1431 来源:海文考研

分析近些年的考研真题我们可以发现,马原的材料分析题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重点集中在辩证法和认识论中。对于马原的材料分析题答题方法,有一个答题模板,那就是:原理+方法论+结合材料,三者相结合,才是一个完整的材料分析题答案。我就帮助大家梳理一下马原中常考分析题的原理和方法论。

一 唯物论部分
 (一)实践是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区分和统一的基础
  原理内容: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人在实践活动中创造了人类社会,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又反过来影响和制约自然界,不断改变着自然界。
  方法论:马克思认为,应当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额物质变换,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人类本性的条件下进行这种物质交换。

  (二)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
  原理内容: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
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 认识论部分
(一)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原理内容: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
方法论:首先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树立实践应有权威,尊重实践,一切从实际出发;其次要重视认识的作用,发挥科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二)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原理内容:认识过程的反复性是指,人们对于一个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要经过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认识过程的无限性是指,人类认识是永无止境、无限发展的,她表现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无限循环,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不断推移的永无止境的前进运动。
方法论:要求我们必须反复认识事物,并推动认识的不断发展。
(三)真理与谬误(成功与失败)的关系
原理内容:真理和谬误是相比较而存在,没有真理也无所谓谬误,没有谬误也无所谓真理,真理中包含着某种以后会暴露出来的错误的方面或因素,谬误中也隐藏着以后会显露出来的真理的成分或萌芽;在一定条件下,真理和谬误可以相互转化,真理和谬误在一定范围内的对立是绝对的,但超过一定范围,它们就会相互转化,真理变成谬误,谬误变成真理。
方法论:坚持真理,修正谬误,善于分析失败的原因,化不利条件为有利因素,变失败为成功。

以上就是我为大家梳理的马原材料分析题的知识考点,希望对各位考生有所帮助,也祝愿各位考生顺利进入自己的理想院校。

上一篇:马原理考研必考知识点真题分享3 下一篇:马克思主义理论考研必背考点
关键词: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免费获取考研大礼包

姓名
手机号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邮箱
学历
微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