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京大学化学学院刘剑课题组受邀发文纪念Ehrenfest之后百年的展望——量子相空间中的非绝热场
1月3日,美国化学会杂志The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Letters在线发表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刘剑教授课题组题为“Nonadiabatic Field on Quantum Phase Space: A Century after Ehrenfest”的邀稿展望文章。该文旨在纪念一个世纪前Ehrenfest夫妇一起提出相空间这一重要名词和Paul Ehrenfest提出著名的Ehrenfest定理,更重要的是为基于轨线的非绝热量子动力学方法发展提供一种崭新的思路。......阅读原文
2、清华大学生命学院欧光朔课题组合作发现类黄酮化合物可以挽救驱动蛋白的致病突变
清华新闻网1月31日电 轴突运输是指在神经元轴突内部进行的物质运输过程。这一过程涉及细胞器、蛋白质、RNA和其他分子的定向移动,确保这些物质在神经元不同部位之间的传递和交换。轴突的货物运输依赖于微管轨道和分子马达蛋白。神经元内部的微管网络提供重要的通路,使得细胞器、蛋白质和其他分子能够在神经元各部位之间进行有序运输。分子马达介导的轴突运输确保神经元内部物质的正确分配和交换,对于维持神经元结构的稳定性、突触功能维持、神经元发育以及神经信号传导都至关重要。......阅读原文
3、南科大郑一教授团队在Nature发表机器学习指导全球农田氨减排的研究成果
近日,南方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郑一教授团队采用机器学习方法预测农田氨排放因子并产出高分辨率全球排放数据,揭示了三大粮食作物(水稻、小麦和玉米)农田氨排放的驱动因素和全球格局,评估了因地制宜优化农田肥料管理的减氨潜力。成果以“Fertilizer management for global ammonia emission reduction”为题发表于Nature正刊。......阅读原文
4、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郑佑轩团队报道了基于手性空穴传输材料的圆偏振器件
具有圆偏振发光(CPL)特性的手性材料因其在各个领域的潜在应用而备受关注,特别是在数据存储、光子技术和3D显示领域。此外,圆偏振有机发光二极管(CP-OLED)由于其易于直接生成圆偏振电致发光(CPEL)的优点,在3D显示中显示出了很好的应用前景。因此,开发手性光电功能材料和CP-OLED器件对直接实现3D显示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目前对光电功能材料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手性发光材料上,而忽略了对其他层的研究。淡化,手性发光材料的开发和CP-OLED器件的制备存在许多挑战,包括复杂的分子结构设计和合成路线,以及容易在高温升华时的消旋化。更重要的是,每种手性发光材料都需要单独进行对映体分离,才能获得不同发射波长的CPEL,这极大地增加了它们的应用复杂性和成本。因此,开发手性空穴传输材料并应用于CP-OLED器件的出光层,将非手性发光材料的发光进行圆偏振得到CPEL,将极大的简化手性光电材料的合成、拆分和CP-OLED器件的制备工艺,但到目前为止,手性空穴传输材料在CP-OLED器件中的应用还没有文献报道。......阅读原文
5、武汉大学李仲阳课题组非相干荧光操控超构表面领域研究取得新进展
新闻网讯(通讯员万帅)近日,电子信息学院李仲阳课题组(Nanophotonics & Emerging Application Laboratory, NEAL)在Nature Communications(《自然·通讯》)和材料权威期刊Advanced Materials(《先进材料》)上发表了超构表面用于非相干荧光操控的最新研究成果。
论文一题为“Switchable unidirectional emissions from hydrogel gratings with integrated carbon quantum dots”(《集成碳量子点的水凝胶光栅实现可切换单向辐射》),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电子信息学院2021级博士生代尘杰为论文第一作者,李仲阳教授和香港大学张霜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武汉大学为第一单位。......阅读原文
来源:各高校官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