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清华大学电子系李越团队在近零介电常数媒质的高效率超耦合效应方向取得进展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李越副教授课题组提出了基于电磁波传输的光学掺杂方法,显著提升了超耦合效应的能量传输效率,实现了任意结构、任意尺寸的低损耗超耦合结构,在微波、毫米波和太赫兹的电路和芯片中存在潜在应用价值,该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通讯》。……阅读原文
2、南方科技大学李毅达课题组在CMOS后道集成和氧化物半导体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南方科技大学李毅达课题组在CMOS后道集成和氧化物半导体领域取得重要进展,首先利用原子层沉积(ALD)工艺,实现了基于多晶ZnO半导体的高性能薄膜晶体管,随后将该TFT集成到忆阻器(RRAM)阵列中,实现了可高速读取的1 kBit(32×32)的1T1R存储阵列。该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通讯》。……阅读原文
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揭示超大质量黑洞吸积辐射能谱的新规律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天文学系蔡振翼副教授和王俊贤教授,通过研究类星体中心超大质量黑洞吸积的极紫外辐射能谱,发现其与类星体本征亮度无关,他们进一步发现类星体的平均极紫外能谱远比经典吸积盘理论预期更软,有力地支持了具有普遍盘风的吸积模型,在线发表于《自然·天文学》。……阅读全文
4、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发现一类新型固体电解质材料
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研究中心胡勇胜团队在固态电池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发现了一类兼具无机晶体固体电解质高离子电导率和有机聚合物固体电解质柔性的新型粘弹性无机玻璃(VIGLAS)固体电解质。相关研究成果于2021年3月29日申请两项发明专利,并于近期发表在能源领域顶级期刊《自然·能源》上。……阅读原文
5、北京大学赵鹏军团队在PNAS发文揭示疫情复工人群移动的政策作用机制
北京大学赵鹏军教授课题组以新冠疫情期间政策干预下的复工人群移动结果为准自然实验,分析了全中国355个地市的3.2亿条人群移动轨迹数据和50万份省市县级复工政策文件,量化测定并模拟了复工人群移动对于不同公共政策的响应效果,揭示了人群移动的政策作用机制,成果发表于《美国科学院院报》。……阅读原文
来源:各高校官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