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就读于上海市垫底的公立二本,英语专业,专四不多不少正好60分。本科期间在校外从事独立游戏汉化。英译汉水平稳定,因此在准备357英语翻译基础的时候,重点放在了汉译英,汉译英和英译汉的练习时间比例大约为2:1。
尽管上海大学的汉译英和英译汉中肯定会有一篇文学性较强的文本,但是由于汉译英考察文学翻译对考生难度较大,近两年的真题汉译英也是以非文学翻译为主,因此我在准备汉译英的时候侧重非文学文本的练习,非文学文本和文学文本的练习时间比例大约为4:1。
非文学翻译的练习我主要使用的是《中式英语之鉴》《英语笔译实务(二级)》《英语笔译实务教材配套训练》《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以及外交部网站上登载的中英双语的领导人讲话(https://www.fmprc.gov.cn/web/ziliao_674904/zyjh_674906/)。
英语专业四级五十五分以下的同学不建议大家在前期阅读《中式英语之鉴》,这本书适合基础扎实的同学用来提高自己的英语语言,在语言表达没有错误的基础上,使得写出来和说出来的英语更加地道。
我是三月份开始准备的,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调整备考的周期,考研从备考到复试的周期还是比较长,大家一定要挺住。
三月份到五月份的时候,我重点阅读了《中式英语之鉴》每章的概述部分、书中的修订案例,记录下中式英语常见的表现形式,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挑着做课后习题(有时间的同学可以都做哈)来强化一下本章的知识点,检验自己能不能识别并更正中式英语的表达。
每天一篇《英语笔译实务(二级)》中的汉译英,重点练习和上大真题相性较高的文章,即时报道,寻人启事这一类上大真题没考过的可以跳过不练,练习的时候尽量不要查阅字典,因为考试的时候不能使用任何工具书。练完之后,先不要看参考译文,先揪出自己练习中出现的语言错误,再去对照参考译文。在对照参考译文反思的过程中,除了个别实在不会翻译的词和短语会进行特殊标注,重点是观察参考译文如何布局和处理意群,如何将带有中国特色的语言表达译成地道达意的英文,如何进行句与句之间语义的整合,如何确保句与句之间的逻辑连贯。我认为单词和短语可以通过记忆和积累解决,但是提升意群的布局处理,语义整合和逻辑连贯的最直接方式是向成熟的译者学习。
由于上大近几年的汉译英都不是政经类的文章,因此政府工作报告不是前期准备的重点,主要用于学习中国特色语言的处理方法,意群的处理和布局,我仅仅是用于视译,记录自己不会翻译的中国特色短语,如果某些句子处理得特别精妙,也会记录下来。到六月底的时候,我跳着看完了《中式英语之鉴》,政府工作报告还有一大半,索性就不看了。
刷完《英语笔译实务(二级)》可以刷配套练习,我配套练习中的单句翻译都没有写,因为考试考的是篇章和段落翻译。领导人讲话我专门挑了一些说话文邹邹,辞藻华丽的来练,就当顺便练练文学翻译了。主要一直刷二笔的汉译英,容易怀疑自己的英语水平,偶尔翻翻领导人讲话有助于调节心态。
不管大家拿什么文本来练习翻译,千万不要翻完就结束了,翻完的反思非常重要,否则就等于白练了一篇。量变到质变,这个量得是有效的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