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2月4日电 记者杨舒日前从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引领耕地保护与利用”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为进一步保护好我国粮食安全的基石——耕地,“十四五”期间,中国农科院将重点建设“国家耕地质量科学研究中心”重大科技平台,面向国际耕地科学前沿和我国耕地保护重大需求,聚焦耕地质量重大基础和应用研究,建设覆盖我国全部土壤类型、服务全域耕地管理的国家级耕地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中心。
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副所长周卫介绍,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对耕地保护利用与地力提升的支撑作用,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迫切需要。然而,一直以来,我国耕地相关的学科研究缺乏顶层设计和系统性研究,对耕地保护和利用的科技支撑不足,因此,需要成立国家耕地质量科学研究中心这一重大平台开展战略性、使命化和引领性、全球化研究。
记者了解到,“十三五”期间,中国农科院坚持以科技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持续加强基础理论创新、关键技术研发与重大产品研制,在东北黑土地地力提升与可持续利用技术、南方低产水稻土改良与地力提升关键技术、典型红壤区农田酸化特征及防治关键技术构建与应用、主要粮食作物养分资源高效利用关键技术、高精度数字土壤构建与应用等方面已取得较大进展。
周卫介绍,面向“十四五”,在耕地保护与利用方面,中国农科院除重点建设重大科技平台“国家耕地质量科学研究中心”外,还将支撑服务业务运行系统“全国农田建设综合监测监管系统”,围绕东北黑土、南方红黄壤、北方旱地“三块地”深入开展三大科技攻关,努力打造耕地保护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支撑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杨舒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