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仲伟民(《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常务副主编)
近年来,《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以下简称《学报》)从一本影响较小的期刊变成有较大影响力的期刊,获得各种荣誉称号,得到学术界广泛认可。这既是广大学者大力支持和编辑部同仁共同努力的结果,更得益于校内外方方面面的支持。在这个过程中,清华大学决定重新办成综合性大学,并决心再创20世纪前半期清华文科学术的辉煌,从而加大对清华文科全方位投入,为《学报》发展提供了客观保证。2003年教育部启动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建设工程(以下简称“名刊工程”)是激励高校学报走出围城、办成高水平学术期刊的催化剂,先后三批共31家高校学术期刊入选“名刊工程”。经过不懈努力,《学报》于2011年第三批入选。
经济上的保障是办好学术期刊的重要前提。一个主编如果整天考虑的不是如何发表好文章,而是考虑如何创收,很难想象他能办出高水平的学术期刊。因此,国家社科基金资助如降甘霖,在关键时刻帮助了《学报》以及其他获资助的兄弟期刊,大大缓解了期刊经济上的压力,编辑部可以把精力集中在提高文章学术质量方面。资助的效果非常显著,多数获资助期刊在比较短的时期就上了一个大台阶。尤其需要指出的是,这个基金资助目前实际上已经成为学术期刊的最高荣誉称号,比任何一个奖项都显得更为重要,含金量更足,因此每个获资助期刊都格外珍视。就此而言,对高水平学术期刊的资助是国家社科基金最有成效、最受欢迎的项目之一;更有意义的是,国家社科基金对学术期刊资助也符合我国长远的发展战略,因为期刊是学术成果展示最重要的平台之一,只有打造好这个平台,中国学术才能向全世界展示自己的风采、发出自己的声音。
现在,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已经成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第一方阵,假以时日,必将在国内外产生更大的影响力。但各位千万不要以为,期刊只要有了办刊经济保障,就可以成为高水平学术期刊。必须苦练内功,改革创新,才可能成为世界一流。
与欧美相比,中国人文社科学术期刊有其特殊性,最显著的就是综合性期刊居多,在综合性期刊中学报又最多。尽管有些学报在学界颇有影响,但最初“主要为本单位科研人员服务”的办刊宗旨大大限制了学报发展,而其综合性又很难与专业期刊相竞争。因此,学报总体学术水平提高速度较慢。一般院校的学报不好办,因为很难吸引高水平的论文;知名院校的学报同样不好办,因为高水平学者更青睐专业期刊。1915年创刊的《清华学报》曾是全国最早以“学报”命名的期刊,在20世纪前半期产生了极大的学术影响,著名学者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闻一多、朱自清等不仅在学报上发表文章,而且都曾亲自参与编辑部的工作,《清华学报》由此成为民国初年最有代表性的文理综合性学报。1952年,清华大学文科专业被拆分到其他高校,学报也随之停办。1955年复刊,改名为《清华大学学报》,但只是纯理工科学报。1986年,伴随着清华文科的复兴,清华大学再次创办了《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由此成为清华文科发展壮大的助推器。
当时全国有三千多家人文社科期刊,其中就有一千多家学报,复刊初期的《学报》想要突出重围很难。直到2006年,《学报》改变大拼盘的做法,着力发表文史哲人文学科的论文,终于找到了突破方向。当时,人文学科论文影响因子普遍较低(比如经济学论文影响因子通常高出历史学论文10倍),而期刊评价主要依据就是影响因子,这种评价导向致使很多期刊尽量少发或不发人文学科的论文。我们反其道而行之的确冒了一定风险,但我们认为这样的做法有助于中国学术进步和长远发展,也有助于清华人文学科的复建,因为只有文史哲基础学科做强做大,才有真正强大的文科。事实证明,我们的做法是对的,也是有前瞻性的。现在《学报》所发人文学科文章的比例超过三分之二,不仅形成了独特风格,而且学术影响逐渐扩大,得到了广大学者的充分认可。尤为可喜的是,尽管我们所发人文学科论文比例很高,但期刊相关数据不降反升。我们坚持以人文基础学科为本,也决不忽视学术期刊的社会担当,比如我们特别重视“国情研究”等相关栏目,就我国经济社会中的重大问题组织高水平的文章或专题,以期直接服务于国家与社会。其他诸如“期刊与评价”等栏目所发文章,几乎成为此类问题研究的风向标。
我们有一些举措与众不同。其一是文章没有字数限制,短则几千字,长则数万字,其中最长的一篇达到12万字,四五万字以上的论文很常见,并且大多是一次性刊发。其二,鼓励年轻人投稿,淡化乃至消除身份界限,作者简介只标注单位,不标注年龄、性别、职称和职务,这样的标注也符合国际惯例。这些措施行之有效,现在年轻作者的文章越来越多,已经成为主力军。其三,因为有了国家社科基金资助,再加上学校正常经费投入,办刊没有了经济压力,所以我们利用企业资助设立了一个奖励基金——“百盛—清华学报优秀论文奖”,专门奖励优秀文章作者,每两年举办一次,至今已经举办了五届,广受学界称赞。
中国人文社科学术期刊处在历史发展的机遇期,如果要上一个新台阶,必须正视存在的问题,走改革创新之路。第一,中国人文社科学术期刊多是单兵作战,一个编辑部少则一个期刊,多也不过几个期刊,没有形成集团优势,无法与欧美学术期刊兵团竞争。数据库虽然集中了期刊上所有的文章,但这些数据库同时消解了传统纸本期刊的完整性,因为读者在数据库上只能看见单篇文章,看不到整体的期刊,看不出编辑部的办刊意图,更看不到期刊的特性。第二,在数量众多的人文社科学术期刊中,综合性期刊占了半壁江山,但其弊端是多学科拼盘,没有固定的读者对象,也很难与欧美的学术期刊对话。因此,如何改造和发展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第三,数字经济在当今世界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尽管不少期刊也积极进行数字化的改革尝试,比如网络首发或运营微信公众号等,但多数编辑部的办刊理念依然基于纸本期刊,而公众号等只不过是将纸本文章转移而已。
人文社科期刊的发展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付出不懈努力。我们相信,在正确的办刊方向指导下,在国家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下,在国家社科基金的持续资助下,经过大家不懈努力,一定能打造出一批世界一流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使中国的人文社科学术真正立于世界之林。
《光明日报》( 2021年01月27日 11版)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