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试结束缓了好久,一些学弟学妹来催我写个经验贴,我也希望能给喜欢文学的朋友们一点鼓励。对过来人而言,好像一句“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就可以概言之了,但是我知道现在还在考研路上挣扎前进的跨考的学弟学妹内心有多慌乱。先来说一下我为什么选择了二战吧,第一次考研,我是考了本科所学的专业,我本科是管理学,学管理的同学应该都知道,会学到高等数学、线代概率论还有计量运筹之类的学科,考研也不可避免会考数学,但我考研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真的搞不定数学。第一次考研成绩出来,自己反思了很久,之所以数学学不好,是实在缺少对数字和计算的那份天赋和热爱。可能很多即将毕业的学弟学妹会考虑工作还是考研,我想说的是,一定要认真去思考你想做什么工作,你热爱什么,你希不希望继续读书学习充实自己。对文学的热爱,对于跨考生来说是很重要的,这种热爱会让你学起文学理论都有滋有味。下面就进入正题回顾我的考研心路啦。
一、学校的选择
我的本科是B区的211,在南方生活了四年特别留恋,希望自己以后也去南方生活,所以就选择了南方沿海省份的高校。对考研来说,我个人认为地域选择很重要。我自己对中大情有独钟,一是我个人很喜欢鲁迅研究,中山大学的鲁迅研究非常深厚,二是从中山大学的出题风格看,氛围很开放,不死板,很适合喜欢文学的跨考生。当然,中山大学的声誉、师资、资源不需多说。
二、关于专业课(仅供参考,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才是最好的)
1、现当代文学
我正儿八经的复习基本是七月中开始的,是在毕业之后,但是毕业之前自己在图书馆零零星星看了一些现当代部分的中短篇小说。我自己用的教材是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黄修己老师编写的《20世纪中国文学史》,还有就是钱理群、温儒敏老师的经典教材了,除了最新版,大家买的时候看清楚。我大概是花了一个半月的时间,八月末把这4本教材从头到尾读了一遍,在读的过程中,遇到提到比较重要的短篇小说、中篇小说,就去网上找来读,给大家推荐app努努书坊,至于重要长篇小说,就读了一些精彩的片段。
我认为仔细读教材很重要,千万不要心急。读教材的过程中,有几点需要注意:
1、读之前,先梳理专业课真题,把真题中不同年代文学、不同时期文学的题目归类,画一个大框架,这样就会发现哪部分是重点,中山大学的真题很开放,可能一开始甚至读题都有点云里雾里,但是当你把课本读完三遍的时候,你就会发现题目所带给自己的启发。
2、根据真题梳理的重点,在目录上进行标记,阅读的时候注意侧重的章节。通过第一章的阅读时间,测试自己的阅读速度,在以后的阅读过程中,判断自己是不是过急或过慢,监督自己,稳下心去读。
3、形成思维框架,培养自己敏锐发现文学发展历程的能力,并在后续阅读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框架。比如,第一个十年的思潮、作家群体、写作风格、社团、重要作品(去读,并结合教材写出自己的阅读感悟),慢慢会在脑海里形成自己的文学史。
4、记笔记。这里只是说明我个人的方法,不是普适性的。我记笔记注重的是有感而发,读文学史的过程中,看到某一段很感兴趣,我就去读相关作家的作品(基本是比较著名的短篇),包括去知网下载相关论文,看一下别人的观点,通过这种方式,扩展视野,形成自己的看法,这个时候就可以在笔记上标注文学史的哪一段哪个作家作品,自己的阅读体验。等整个文学史读完之后,会增添很多内容,这个时候,你的笔记就是将来试卷上属于你自己的独到见解,也是亮点。
5、可以去网上搜索或者买学长学姐的名词解释资料,按照年代顺序、流派分类的名词解释有助于梳理文学史脉络,牢固基础知识。其他的辅导资料可以自己看情况购买,我自己没有买很多,emmm……有些买了也没看。
十月份开始,教材继续读,但是第二遍阅读会更加找到侧重点,边阅读边补充自己的笔记和文学史框架,关于阅读教材的事情就不再赘述。此外,参照真题重点有意识地看论文,并尝试去答题。大家都写过学年论文或课程论文,我个人答题是按照写小论文的模式,会有一个综述和分述的结构,并以一、 1、 (1)、来标明。我是这个月开始做真题的,但是之前整理过真题重点,所以第一遍阅读也是一直在熟悉真题的过程,这个时候再看真题,就不会很陌生,对于真题的填空题,只能通过尽可能细致记教材知识点解决。第二轮阅读大概是十一月中结束,在最后的一个多月里,我进行了第三次阅读,第三次阅读没有全部重读一遍,而是挑选了重点章节。此外名词解释反反复复翻了很多遍,有本书叫《中国现当代文学500题解》,我拿它当小说一样看了一些我感兴趣的题目。真题自己多模拟几遍,找一下写题的感觉,我考试的时候,答题纸写了好像十页多,写字的速度要练一练,我考试的时候就感觉很多话没来得及写。
关于专业课现当代文学的复习,暂时回忆起这么多,期间我也有很多时候着急或者惶惑,但是耐心坚持到底就好啦~
2、文学基础
专业课一共300分,文学基础的分值确实不算占太多,但是仍然每天要拿时间好好看。中山大学出题不定,所以尽可能兼顾,我今年拿到卷子就有点傻了,因为自己重点看了外国文学,诗词赏析和古代文学评论几乎都没关注。
关于古代文学,我买了袁行霈老师的文学史,先把历朝历代文学的第一章导言部分看了,这是有概括性的一章节,然后我根据文学时期重要性和作家重要性选择性挑了一些章节阅读,每一朝代都画了框架梳理(自己特别喜欢用这种方式记忆,比罗列很多段文字好很多),此外,我买了配套习题集,习题集我是看了两三遍的,有点投机取巧,但是对于跨考的学生来说,比较容易尽快熟悉文学史。
关于外国文学,我是看了讲解外国文学史的视频,一天看两集,配套相关习题集,对于外国文学史的脉络也很容易掌握。我个人之前看了一些外国文学的书,并且对20世纪外国文学史很感兴趣,我认为要去感受20世纪外国文学与中国文学的关系,会发现很有意思的地方。
文学基础中的古代文学和外国文学部分,我主要是通过整理框架、反复看习题集中的作家作品介绍、名词解释、论述来复习的。
三、关于英语
就记住两点,单词+真题。单词,背了五遍,第一个月每天背两个小时,后面每天花一个小时来巩固。关于真题,我一天做两篇,完型、阅读两部分,规定时间内做完,然后把不会的单词,不懂的句子仔细研究透彻,单词背过,句子成分分析完全,对答案看哪里错了,然后不看解析,自己去分析,这样一个月后,你就会发现考研阅读的考察点。千万不要嫌慢,一定要掌握踏实。我考研英语完型错了一个,阅读错了两个。新题型……emmm……今年的新题型好难的,新题型垮了之后,作文都没写好,但是阅读和完型做得不错所以最后分数还是不错的,前面50分能抓住45分,翻译和作文这类主观题不会太差的,总分就不错了,至于新题型,我没有办法给出意见,我个人认为新题型很容易扰乱思绪。当然,作文也要提前两个月就去看,争取考试无论多紧张都能随手写出来。英语我每天大概是4个小时的时间。
四、关于政治
精讲精练和1000题刚出就买了,然后每天拿一个小时左右来看,看一章,写一章的题。精讲精练看完之后,再把1000题做第二遍,错题就回到书里去找,我1000题做了三遍。最后大题一定看两遍,尽量背,一定要背熟的,全部背熟。答题注意分点。
关于其他的琐碎事:
1、我的作息:我是自己在家复习,6点半起床,7点半开始看书,看到中午十二点,其间休息20分钟这样。午饭午休之后,两点半开始看书,到下午六点。七点之前吃完晚饭,再一直看到晚上十一点,洗漱睡觉。
2、不要去管别人复习的怎么样,专注自己就好啦,每周一个下午适时放松。
3、考研过程中也许有自我怀疑,有疑惑,也许压力很大,要学会释放,会给自己灌鸡汤,激发自己的斗志。emmm……学自己喜欢的专业是多快乐的一件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