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当前,祖国是我们每一个人的依托,我们都深深爱着亲爱的祖国。”近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新能源学院学生李泳祺在录制战疫MV《我和我的祖国》时,禁不住热泪盈眶。
连日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通过“网红”课堂、线上主题活动、线下志愿服务等形式,借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感人故事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抓住时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学科知识融入思政教育,成就“网红”课堂
“在这残酷疫情之下有温暖有大爱,在我们的背后,有强大的祖国!”“新生代的年轻人在这场灾难中知晓了自己的责任!”储运与建筑工程学院学生宋雨霖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学生张涛在提交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作业中如此写道。
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研室搬到了线上,教师紧紧结合全国抗击疫情的最新时事,精心构思教学主题、巧妙设计作业环节。以“见字如面”为主题的书信,以“声援武汉”为主题的音频,以“一分钟演讲”为主题的微视频,成为“开学第一课”的主要内容……通过融媒体技术,集合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多种表达方式开展教学,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大课堂的亲和力。
不仅仅是思政课,学校几乎所有教师在“开学第一课”中,都以战疫为切口,把网上课堂打造成为课程思政的“网红”课堂。
“在重大疫情面前青年学生要有怎样的责任和担当?”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陈艳丽是一名执教30多年的老教师,她在课堂上抛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当前各种防疫物资以及抗疫药物都与材料化学息息相关。”陈艳丽说,她感受到了屏幕背后学生们学好“材料化学”的决心和拳拳爱国情怀。
“在这场特殊的战斗中,每一名教师要承担起立德树人教育使命,同抗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并肩,守护好学生的精神家园,将战疫故事有机地融合进思政课教学中。”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岳金霞说。
主题教育搬到“空中课堂”,引发强烈共鸣
“正是基于我们国家强大的制度优势,才能一次又一次做出惊世之举。要问哪个国家可以以最快速度打赢防疫阻击战,我相信一定是中国!”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研1901团支部线上主题团日上,大年初二就主动请缨直奔一线抗击疫情的校友李晓辉与团员青年作交流。
团支部书记郭敬宇说,“特殊时期特别的主题团日不但增加了大家战胜疫情的勇气和信心,更是一堂心灵深受洗礼的思想政治教育课。”他们支部还将定期邀请身边的“抗疫英雄”分享战疫故事。
学校把主题教育活动搬到线上,以主题团日、主题党日、线上党课、线上组织生活会等形式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广大青年学生以制作微视频、同唱MV、写公开信等方式表达对战胜疫情的信心,对美好未来的期待和对伟大祖国的祝福。
学校两院院士、导师、思政课教师、班主任、辅导员等纷纷以公开信的形式,向远在祖国各地的大学生表达关心,引导他们疏解心理、增强信心:“这一次疫情,让我们一夜之间陷入困境,但是困境往往也是一个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真正走向强大的开始。”“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子,希望你们做好自己、敢于担当、不忘初心。”……线上的互动引发青年学生强烈共鸣,聚集起励志报国的强大力量。
学子志愿到战疫一线,表达爱国情怀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我们当代大学生应该发挥青年人的使命与担当,站在最需要我们的地方,发一分光、出一份力。”从2月5日起,海洋与空间信息学院学生张润乔就冒着零下28摄氏度严寒在家乡辽宁抚顺开展抗击疫情志愿服务,负责外来人员登记、信息报送、为村民分发消毒液等。
在山东德州家乡进行防疫志愿服务的机电工程学院学生张永健,他冒雪在村口穿着蓝色大衣值夜班的照片被网友称为“逆行的大衣”,一个多月的坚守折射出内心的坚定:“不要畏惧寒冬,因为暖春总会来临!”
在抗击疫情一线,还有在安徽歙县参加党员志愿服务队的储运与建筑工程学院研究生毕真啸,在安徽无为市文景社区和父亲一起执勤被媒体誉为“党员父女兵”的石油工程学院学生王俊……青年学生力所能及做好身边志愿服务,用实际行动彰显了责任担当和爱国情怀。
不久前,学校收到了来自湖北监利县的一封感谢信。监利县人民医院是湖北荆州的定点医院,疫情严重时医疗物资紧缺,新能源学院学生党总支通过湖北籍学生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一天内筹集款项5万余元。“大学生在国家危难之时勇敢站了出来,这是一种责任与担当,是一堂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思政课。”新能源学院学生党建工作负责人徐光辉说。(本报记者 孙军 通讯员 刘积舜)
来源:中国教育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