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微信
朋友圈
QQ
微博
取消

文章详情

当前位置:海文考研简章目录正文

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2018级推免招生简章

2020-03-14 12:57 1776 来源:海文考研

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2018级推免招生简章

一、  院系简介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的一级学科“电气工程”是国内首批博士学位授权点、博士后流动站和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在教育部一级学科评估中名列第2。拥有3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2007年成为首批国家一级重点学科。本世纪初,在国家制订的建设世界一流和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方针指引下,本学科积极跟踪国际电气工程学科的发展趋势,在保持并立足传统优势学科方向的同时,逐步发展了超导电力、脉冲功率、强磁场、磁约束聚变、等离子体、加速器等新兴的学科方向并取得重要研究进展,形成了比较完备的现代电气工程学科体系。

在学术队伍方面:现有教授70人,其中包括院士3人、中组部千人计划学者(全职)4人、青年千人8人、长江学者7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2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2人、湖北省百人计划4人、教育部新(跨)世纪优秀人才16人、楚天学者4人、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1个,已形成一支学术研究方向明确、各方向研究力量均衡的高水平学术队伍。

在研究基地方面:拥有两个国家科研平台及一批省部级平台,具备国内电气学科最完善的科研创新支撑条件。包括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重点实验室各1个,以及8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其中脉冲强磁场实验装置是电气工程学科唯一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已成为世界最好的脉冲强磁场装置之一;强电磁工程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于2013年高质量地通过国家验收和评估;磁约束聚变实验平台拥有国内高校唯一的中型托卡马克J-TEXT,被教育部认定为磁约束聚变人才培养与基础研究基地。

我院电气工程学科下设9个主要学科研究方向,包括:电机与控制、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工理论与新技术、脉冲功率与等离子体、电气信息检测技术、强磁场技术及其应用应用电磁工程等。各方向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和学科前沿发展,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研究内容。

01.电机与控制

我校电机学科是我国电机与电器专业最早的两个国家重点学科之一。该学科的传统特色研究方向有电机绕组理论、电磁分析与设计、电机设计与运行控制、微特电机和变压器等。瞄准学科发展前沿,形成新的研究方向,如新型电机与特种电磁装置、高品质电气驱动与数字化伺服控制系统、电力电子与电气传动、电能质量控制与新能源开发利用新技术等,促进了该学科的发展与进步。

02.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该学科的传统特色研究方向主要有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电力系统分析与规划、超导电力科学技术、舰船发供电系统等。瞄准电力科学技术发展前沿,开展了学科交叉创新研究,重视研究基地建设,形成了鲜明的学科特色和新的研究方向,如电力系统信息及自动化、电力电子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电能存储与电力安全、可再生能源分布式发电与微网、智能电网等。

03.高电压与绝缘技术

该学科在保持传统高压学科优势的前提下,紧密围绕国家特高压输电系统建设和国防发展的需要,积极开展高电压新技术的研究,形成了一批有较强特色、在国内居于前沿地位的研究方向,包括:强流脉冲功率技术、气体放电理论与应用、高频高压测试、过电压防护与电磁兼容、电力系统防雷、高电压新技术等。该学科拥有国内高校中容量最大的合成试验系统,先后承担了多项重大科学研究工作。在高储能密度电容器、强流脉冲功率开关、脉冲功率能源组件等方面的研究水平处于国内前沿,提出了输电线路雷击及过电压分析的新方法。

04.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该学科的传统特色研究方向有电力电子器件及其应用技术,电力电子装置、系统及应用,电力传动及其自动控制系统,电力电子电路的电磁兼容性研究等。瞄准学科发展前沿,注重学科交叉创新,已形成了一些新的研究方向,如电力电子集成技术,电力电子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舰船全电力推进系统及其现代控制技术,综合电力系统集成化技术,机车牵引技术,新能源发电及其应用技术,智能电网技术等。电力电子变换器的拓扑结构、控制技术、模块化并联技术、电磁兼容性基础理论的研究居国内先进地位,多项军用及民用电力电子装置的研究填补了国内空白。

05.电工理论与新技术

该学科的传统特色研究方向主要有电磁场理论及其应用、非线性电路理论及其应用、小波理论及其应用、神经网络及其应用、电能质量分析和电工教学仪器研发等,近年来,围绕国家战略需求,致力于学科交叉和创新,拓展了电工理论与新技术在国防、科学实验、环境、生命、超导技术等领域的研究和应用,研究方向涉及新能源、多相体放电、生物电磁、超导电力应用技术、极端电磁条件、脉冲功率技术、低温等离子体应用技术、电磁波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等领域。

06.脉冲功率与等离子体

该学科主针对电气工程和其它学科的交叉开展研究,凝练形成了3个特色鲜明的优势研究方向:脉冲功率技术、聚变科学与技术和等离子体应用。主要开展高功率脉冲电源系统、聚变装置大功率电源系统及控制、电磁装置设计与分析、托卡马克辅助加热系统、等离子体控制、等离子体参数诊断与测量、托卡马克物理实验、等离子体理论与数值模拟、等离子体应用等方面的研究。拥有全国高校唯一可开展实验研究的中型托卡马克装置--J-TEXT,依托于该装置成立了聚变与电磁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中美联合聚变实验室,是磁约束核聚变教育部研究中心挂靠单位,也是强电磁工程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三大实验基地之一。

07.电气信息检测技术

该学科主要从事电气测量和控制、智能仪器和信息处理等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致力于电磁测量和仪器、大电流测量、电子式互感器和电能质量分析理论及应用的研究。本方向拥有全国唯一320kA匝高精度的直流大电流检测装置,研究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新型光学电压、电流互感器的研究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已研制出10kV35kV110kV220kV500kV等不同电压等级、不同系列共10种以上的OVTOCT产品样机。

08.强磁场技术及其应用

该学科主要围绕能源、交通、制造、冶金、环保、医疗器械、国防装备,以及重大科技基础研究装置等行业和领域对磁场技术的需求,开展强磁场技术及其应用方面的研究,形成了一批富有特色、居于国际前沿地位的研究方向,包括:高参数磁体设计理论及应用、高功率大电流电源技术、多时空电磁成形和加工理论及应用、大型永磁设备整体充磁技术、新型磁制冷技术、超导应用技术、生物电磁技术等。研究成果已成功应用于(集成式)脉冲磁场装置、大型壁板件成形、高速燃气轮机转子整体充磁等方面。该学科依托的国家脉冲强磁场科学中心建有教育部所属高校承建的第一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脉冲强磁场实验装置,该装置多项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或领先水平,在2013年国际评估中,国内外权威专家认定其“已经跻身于世界上最好的脉冲场之列,在电源设计和磁体技术方面取得的成就位列世界顶级”。目前,该装置是亚洲地区规模最大的脉冲强磁场公共实验平台,以及世界四大脉冲强磁场装置之一。

09.应用电磁工程

该方向致力于以电磁场理论、加速器技术为核心的多方面的基础理论与工程应用研究。电磁理论是深入从事电气工程科学研究的基础;粒子加速器在新材料、医疗、环保、能源、国防等多个领域具有广泛应用。目前在研的医用质子回旋加速器、辐照用电子加速器等涵盖了多个应用领域,研究内容包括电磁场理论与数值分析、加速器理论与工程、电源技术、磁铁技术、离子源技术等,涉及电气、控制、微波、超导、材料、机械等多个学科的交叉。研究方向瞄准国际前沿和基础应用,多项科研成果处于国际先进或领先水平。目前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数字诊疗装备研发项目“基于超导回旋加速器的质子放疗装备研发”,国拨经费2亿元;重点研发项目“基于自由电子激光的紧凑型THz波源”国拨经费3000万元。拥有院士1人,千人计划1人,湖北省百人计划2人,中科院百人计划1人。

二、  招生与培养方式简介

学院下辖电机及控制工程系、电力工程系、高电压工程系、应用电子工程系、电工理论与电磁新技术系、聚变与等离子体研究所、强磁场技术研究所(国家脉冲强磁场中心)及应用电磁工程研究所8个二级单位,各系所均在多个学科研究方向上招生。研究生复试、接收工作均在学院统一领导下由各系所独立完成,学院层面由研究生科统一协调安排。

学院按照电气工程一级学科进行研究生(含博士生和硕士生)招生和培养,研究生毕业时不区分系所或研究方向的不同,统一授予电气工程博士或硕士学位

全日制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类型包括学术学位型(工学)和专业学位型(工程),两者处于同一层次,培养各有侧重。工学硕士侧重于基础理论学习和学术研究 。工程硕士侧重于工程素质培养和工程实践能力训练

本学院热烈欢迎国内各高校优秀大学应届本科毕业生中取得推荐免试资格的同学申请免试攻读本学院的硕士学位研究生、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 请登陆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网站:http://ceee.hust.edu.cn/点击“师资队伍”,了解导师信息。

系(中心)

系(中心)负责人

邮箱

招生

专业

主要研究方向

1电机及控制工程系

李达义

18696150037

ldy@hust.edu.cn

电气工程

电机与控制,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工理论与新技术

2电力工程系

文明浩

13986011608

swenmh@hust.edu.cn

电气工程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3高电压工程系

张丹丹

13871388208

dandanzh6168@sina.com

电气工程

高电压与绝缘技术,脉冲功率与等离子体

4应用电子工程系

张宇

13607128885

zyu1126@mail.hust.edu.cn

电气工程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5电工理论与电磁新技术系

任丽

18062423620

renli@mail.hust.edu.cn

 

电气工程

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超导电力技术,脉冲功率技术、低温等离子体应用技术,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气信息检测技术、电机与控制,高电压与绝缘技术

6聚变与等离子体研究所

王璐

13476167361

luwang@hust.edu.cn

电气工程

脉冲功率与等离子体,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机与控制,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电气信息检测技术

7强磁场技术研究所(国家脉冲强磁场中心)

许赟

18971619300

xuyun@hust.edu.cn

电气工程

强磁场技术及其应用,电机与控制,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气信息检测技术,脉冲功率与等离子体,高电压与绝缘技术

8应用电磁工程研究所

陈德智

18971388767

dzhchen@mail.hust.edu.cn

电气工程

应用电磁工程,电工理论与新技术,加速器技术,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磁场理论与数值计算,涡流无损检测技术

请符合条件并有意向申请我院的同学,尽快与相关导师和系所负责人联系,系所负责人根据需要可提前组织考核。

 

三、  申请条件

申请者应获得本科所在学校的推荐免试资格;品行端正,无任何违法违纪处分记录;通过国家大学外语四级考试;修读本专业核心课程无不及格记录。申请攻读我院硕士学位研究生的报名条件参见下表。

各系(所、中心)报名条件参看下列表格

各系(所、中心)名称及代码

报名的基本条件

专业要求(非电气工程类学生需事先与研究方向负责人或相关导师取得联系)

1电机及控制工程系

原全国 985工程”高校,或“211工程”高校专业排名前5名或前5%,或其他具有电气工程类国家级科研平台的高校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机械工程,控制工程或相关学科

2电力工程系

须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①原全国“985工程”高校,或“211工程”高校年级排名前2名,或具有电气工程类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高校;②具有电气工程博士一级学科授权点的高校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或相关学科

 

3高电压工程系

原全国“985工程”高校,或“211工程”高校年级排名前5名,或具有电气工程类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高校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或相关学科

4应用电子工程系

原全国“985工程”高校,或“211工程”高校专业排名前2名或前5%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或相关学科

5电工理论与电磁新技术系

原全国“985工程”高校或“211工程”专业排名前5名或前8%,或其他具有电气工程类国家级科研平台的高校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物理,机械工程,能源动力工程,控制工程,电子工程等相关学科。

6聚变与等离子体研究所

原全国“985工程”高校或“211工程”高校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物理,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能源动力工程,控制工程,电子工程等相关学科。

7强磁场技术研究所(国家脉冲强磁场中心)

原全国“985工程”高校或“211工程”高校,或其他具有国家级科研平台的高校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或物理,机械工程,电子信息工程,控制工程、电子工程等相关学科

8应用电磁工程研究所

原全国“985工程”高校或“211工程”高校,或其他具有相关专业国家级科研平台的高校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加速器技术,物理电子技术,计算数学,物理,机械工程,电子信息工程,控制工程等相关学科。

特别说明:拟申请我院直攻博的学生,在满足上述报名条件的同时,其本科就读专业还应具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四、  申请、复试、录取程序

1.考生通过教育部推免服务系统填报专业志愿并提交相关材料

获得推免生资格的应届本科毕业生认真阅读本文件,即本学院的《2018级推荐免试研究生招生简章》,符合条件者,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以下简称研招网)的推免服务系 网址:http://yz.chsi.com.cn/tm)填报专业志愿(建议尽早填报),网上缴费,并网上随《攻读学位研究计划》一起提交以下电子版申请材料:本科所在学校或院系教务部门加盖公章的本科正式成绩单、国家英语四级或六级考试合格证书或成绩单、各种获奖证书、准确联系的电话号码、二级甲等以上医院体检证明和个人志愿说明。请在个人志愿说明中陈述,个人所希望报考的类别即学术型硕士、专业型硕士、直接攻读博士学位,个人所希望报考的研究方向,是否有希望的导师,是否愿意接受不同导师之间的调剂,是否愿意接受研究方向之间的调剂等相关内容。本学院不再接收其他电子邮件或纸质材料。请希望报考本学院的考生,提前准备好上述材料。

2.本学院通过教育部推免服务系统发出复试通知

本学院按照本文的复试条件审查考生在研招网推免服务系统提供的材料,随时通过研招网推免服务系统向申请考生发出复试通知,请考生定时查看研招网的复试通知,保持通讯畅通。因复试通知随考生报名情况随时发出,建议考生尽早报名。

3.考生通过教育部推免服务系统确认同意复试

考生接到复试通知后两天内在教育部推免服务系统确认是否同意复试。同意复试的信息以教育部推免服务系统信息为准。若考生收到学院复试通知后两天内未在教育部推免服务系统确认同意复试,学院可撤销该生复试通知。因第一批复试时间较早,建议收到复试通知的考生立即确认同意复试,以避免错过第一次复试时间。

4.复试时间及形式

学院根据申报情况将分一批或两批复试。

第一批复试报到时间928日上午830开始,电气学院研究生科(西二楼217);928日下午230考生到各系(所、中心)参加复试,具体复试地点另行通知。

第二批复试时间1010日下午2:00,电气学院研究生科(西二楼217)。第二批面试不设远程面试,所有考生必须到现场参加面试。第二批面试将根据第一批招生复试情况酌情考虑是否进行,如果第一批免试招生指标已经完成将取消第二批复试。

因第一次复试时间较早,请有意参加第一次复试的考生尽早报名,并提前做好交通安排,以免受到“十一”交通高峰影响。

5.复试

同意参加本学院复试的申请人,按照学院《接收推免生简章》要求复试, 进行综合面试。复试时只须携带证明身份的第二代身份证原件和有学生证原件,不需其他纸质材料,以考生在研招网推免服务系统提供的材料为准(复试时对相关材料提问)。正式录取后新生报到时,交验相关材料原件,如查验为虚假材料,取消入学资格。

各研究方向成立复试小组,每个复试小组不少于3人,由责任心强、学术水平高的研究生导师组成。复试期间请考生务必保持通讯畅通。

综合面试成绩由学院复试小组根据推免生在本科阶段的综合成绩、排名百分比、教育背景、外语水平、课外科技活动、专业能力、科研创新潜质、综合能力、和《攻读学位研究计划》等进行综合评分,报本学院研究生招生领导小组审核。

6.录取原则与待录取通知

录取原则:考生报名时的原有成绩等材料,作为考生的报名资格,并计入复试成绩。录取以复试成绩为唯一依据。学院汇总复试情况,报研究生招生领导小组审核通过后,在规定的复试时间结束三天内,通过教育部推免服务系统向考生发出待录取通知,并上报复试成绩。

7.考生确认同意待录取。

考生收到学院待录取通知后,在教育部推免服务系统确认同意待录取。逾期未确认的考生,视为自动放弃待录取资格,本学院将撤销该生待录取通知。

8.网上公示拟录取名单

按期确认待录取的考生,视为同意将我校作为其唯一录取学校,进入拟录取环节。学院汇总同意待录取的考生名单,报学校研究生招生领导小组,审核通过后,网上公示拟录取名单。

9.录取工作

按教育部要求进行其他相关录检工作。正式录取通知书将在政审后,于20186月下旬寄发本人。

五、  培养工作

被我学院接收的免推硕士生或直博生,在大四期间可提前开展若干研究生阶段的培养过程,包括:

1.进入导师课题组,参与科研活动,条件成熟者可在大四期间完成文献阅读和论文开题。

2. 大四期间可选修培养方案规定的校级公共课和学科基础课。具体见研究生院规定。

3.可在大四期间提出读研期间短期出国研修计划,由该生导师和学院同意、批准后,报研究生院培养处择优资助。

六、  学费与奖助学金

我院研究生学费:按湖北省物价局有关物价文件执行,以物价局核定为准。

奖学金:按照关于印发《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校研[2014]11号)执行。硕士免推生原则上在第一学年获得一等学业奖学金,从第二学年开始统一参加评定。

助学金:按照关于印发《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学业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校研[2014]10号)执行。

我院研究生学费2015年标准为硕士生8000元,博士生10000元。

我院研究生奖助学金包括学业奖学金、学业助学金、国家奖学金、人民奖学金及社会奖学金等等。

我院免试硕士研究生一年级均可以享受10000元的学业奖学金,此后每年可继续获评学业奖学金,金额为10000元、8000元两档。直博生享受博士生的奖助学金待遇,即每年可获学业奖学金10000元。

我院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业助学金的资助标准为一年级最低9600/年,二年级及以上最低12000/年;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学业助学金的资助标准为一年级最低7200/年,二年级及以上9600/年;博士研究生学业助学金的资助标准为一年级最低32400/年,二年级及以上36000/年。此外,导师还会根据科研状况给予学生一定额度的科研补助。

同时,研究生就读期间还可以参加国家奖学金、学校各类人民奖学金的评选,此外我院因学生培养质量优秀,还获得了大量的社会奖学金, 学院争取的社会奖学金每年分别达到了100多万元。以上这些奖助学金可以保障同学们研究生学习期间生活无忧。

七、  就业去向

我院毕业研究生深受社会各界欢迎和各类用人单位好评,研究生就业供不应求,每年的就业率都在99%以上。学院每年分别组织了电气专场招聘会100多场。经统计,我院75%以上的学生在本院组织的专场招聘会上签约,基本上保障了同学们足不出院就能找到自己理想的工作。就业去向方面,我院近年约有60%左右的学生在电网公司就业,其余学生主要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电气装备制造重点企业等单位就业。

八、服务与信息提供

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研究生科

电话:027-87543035

上一篇: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2019年接收免试推荐生简章 下一篇:河南大学纳米材料工程研究中心硕士招生简介
关键词: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免费获取考研大礼包

称呼
手机号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邮箱
学历
微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