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微信
朋友圈
QQ
微博
取消

文章详情

当前位置:海文考研复试调剂正文

哈尔滨工程大学烟台研究(生)院2022年全日制工程类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能源动力

2022-03-15 10:36 14412 来源:海文考研

哈尔滨工程大学烟台研究(生)院,由烟台市政府与哈尔滨工程大学共同创办,集高水平科学研究和高端人才培养于一体,是哈尔滨工程大学拓展船海优势领域、增量式与内涵式发展的重大举措。紧扣“大海工”核心定位,以“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为培养原则,打造引领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产教融合与研教融合研究生院。近三年,先后主持或参与60余项国家级、省部级重大重点项目,发表sci论文2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50余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科学技术一等奖3项、省科学技术二等奖4项、其他省部级奖励8项。
一.招生类别与计划
专业代码:085800
专业名称:能源动力
招生计划:40人
研究方向:
1. 低碳、无碳燃料发动机技术
2.动力装置智能化
3.动力装置故障诊断与健康管理
4. 动力装置振动与噪声控制技术
5. 动力装置节能减排技术
二.研究生管理
研究生录取后,进入位于烟台的研究院学习,日常管理由烟台研究院负责。
三.培养方式与特色
以行业内龙头企业实际需求为导向,引导研究生解决工程领域的实际问题,使研究生接受跨学科前沿工程技术训练,亲身经历一流企业“真刀真枪”的科研技术环境,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科研能力、应用能力和职业能力。
课程学习环节在基地进行,课程体系增设创新设计方法及工程应用类、高端制造前沿技术类、高端制造实训类课程。选聘学校最优质的师资承担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学工作,选聘企业优秀专家开设各类创新创业课和前沿讲座。
指导模式为双导师或导师组联合指导,选聘科研经费充足、和行业有深度合作的教师作为学术指导教师,聘请企业实践经验丰富的导师作为实践指导教师,额外再聘请相关学科领域专家、实践经验丰富的行业企业专家及国(境)外专家协助指导。
学位论文和实习实践环节在联培企业(科研院所)或校企共建实验室进行,一般不少于2年。学位论文选题依托工程实际,对应明确的工程应用背景,可以采用产品研发、工程规划、工程设计、应用研究等新形式。
四.学制与学位授予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制3年。
在规定年限内,修完规定课程,成绩合格,修满学分,完成硕士毕业论文并通过答辩,经哈尔滨工程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批准后,颁发哈尔滨工程大学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五.学费、住宿费与支持政策
烟台院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费标准和住宿费与学校相同,学费为0.9万元/生·学年,住宿费为1200元/生·学年(四人间,两室一厅一卫)。
学校奖助学金具体内容见《哈尔滨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资助体系改革实施方案》(校研字〔2014〕17号)文件,课程学习期间,烟台基地提供1000元/月/生的专项助学金。学生进入企业实践环节后,企业依据学生表现给予工作津贴。
研究生就业实行双向选择,企业优先选择入企联合培养研究生就业。

基本要求:(1)初试科目:包含数一英一; (2)小提示:本单位招生严格按照国家及学校政策进行!!!

相关专业:欢迎报考数学、机械、自动化、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通信、交通运输、船舶与海洋工程、化学工程等相关专业的调剂考生。

联系人:宁一麟(女,教师)
电话:17862995378
邮箱:2470571156@qq.com  (邮件请说明毕业学校,专业,考研成绩)

烟台研究院能源动力团队
    能源动力团队长期从事舰船动力技术研究工作,在船舶发动机电控技术及船用气体燃料发动机技术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团队现有成员5人,全部具有博士学位、其中高级职称3人,学缘结构合理。团队根据我国船舶动力与能源需求特点,积极夯实研究基础,不断扩展和深化科研项目。先后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30余项,发表论文论著200余篇(80多篇被sci、ei检索收录),获授权专利60余项,编写国家和行业标准6部。研究成果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2项,省部级二等奖3项。
团队负责人宋恩哲,男,中共党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哈尔滨工程大学动力系统控制与测试技术学科方向负责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同时担任海军大功率柴油机自主研制专家咨询委副主任委员、中央军委科技委“常规动力技术"国防科技专业专家组成员、中国国内燃机学会大功率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内燃机学会内燃动力智能技术分会副主任委员、全国船用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内燃机学会混合动力分会委员。先后获得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首届龙江科技英才、龙江学者特聘教授等荣誉称号。研究成果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黑龙江省科技发明一等奖1项、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黑龙江省科技进二等奖2项,获授权国际发明专利2项、国家发明专利30余项,编写国家/行业标准10部,发表高水平论文30余篇。
团队聚焦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的碳减排、智能化、数字化等国家重大需求,依托山东省船舶和海工装备动力与能源的产业区域优势和哈尔滨工程大学烟台研究院的科研与人才优势,通过校企协同和产教融合,联合开展lng、甲醇、氨、氢、混合动力等新型动力与能源领域的人才培养、关键技术攻关、平台建设和成果转化等工作,做强山东省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动力与能源产业,并实现自主创新发展。目前团队已与潍柴重机、淄柴动力、中国船柴、青岛双瑞、山东大学、中国船级社、中国船舶动力集团等单位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共同致力于我国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动力与能源的绿色、高效可持续发展。
1.动力系统数字化仿真平台:
动力系统数字化仿真平台依托工业和信息化部大型邮轮创新工程项目建设,可进行大型动力与能源系统数字化和半物理仿真。该平台包含数值仿真平台和半物理实时仿真平台,可进行1200核的数值运算和100核任务的实时仿真计算。现已实现大型豪华邮轮动力及辅助系统的联合仿真,同时通过游戏引擎及局域网通信可实现仿真结果三维数字化沉浸式效果体验。平台已被中船集团列入十四五亮点工程。
2. 船舶清洁动力技术联合试验室
2021年,团队与青岛双瑞海洋环境工程有限公司、中国船级社、潍柴重机合作,共同投资近3500万元,联合建设了占地4000m2的船舶清洁动力技术联合试验室。该实验室完全按照lng动力船存储、供气系统及机舱规范要求建设,为国内第一个lng动力船动力系统路基模拟实验平台。实验室建设有两个专业的发动机试验台架和仪器设备,可开展3000kw以内天然气、甲醇、氨燃料船舶发动机及混合动力系统的科学研究及试验测试工作。
3. 发动机排放检测中心
2018年,团队自筹资金组织成立了哈尔滨工程大学发动机排放检测中心,中心目前已获得中国国家合格认可委员会(cnas)实验室认可及中国船级社(ccs)产品检验机构认证,是目前国内高校首个通过双c(cnas、ccs)认证的发动机排放检测机构,实验测试结果中国认可、国际互任。中心目前可开展国际海事组织imo《船用柴油机氮氧化物排放控制技术规则》以及gb15097-2016《船舶发动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排放检测产品认证工作,检测机型可覆盖柴油机、双燃料发动机及气体机。同时,还可开展各种类型发动机的性能试验工作。
4. 船舶lng动力系统
lng动力系统是现阶段实现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动力节能减排降碳的最有效技术手段,团队通过承担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lng动力系统匹配技术研究及实船示范》项目,成功自主研发高性能船舶lng动力系统。可减少20%的碳排放、40%的nox排放、90%以上的pm排放和硫化物排放,满足国际海事组织的tier iii排放限值及中国船舶二阶段排放法规要求。该成果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和黑龙江省技术发明一等奖;编制系列化国家、行业标准10部,并颁布实施;获授权发明专利98项,其中国际发明专利2项;发表论文89篇;软件著作权登记29项。成果目前已成功示范应用于广西西江、上海、贵州乌江、安徽芜湖,具备产业化应用条件。
5.船舶混合动力系统
船舶混合动力系统可以发挥多种动力源的各自优势,实现船舶全工况下的最优性能。该项目依托工业和信息化部高技术船舶计划项目《船用混合动力系统工程化应用研究》。系统主要包含lng发动机、永磁同步可逆电机、储能系统、齿轮箱、螺旋桨等设备,以及bms、mcu、ecu、pms等核心控制系统。系统能够根据船舶的运行特性和实时工况将多种动力源进行合理分配与协调控制,从而实现船舶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达到性能最佳。依托该平台,与中国船级社共建船舶清洁动力联合实验室。
6. 未来船舶动力与能源技术
绿色、高效、智能、物联是未来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动力与能源的重要发展趋势,低碳/无碳替代燃料、高效燃烧与能量综合利用、动力智能化与数字化将成为核心研究方向。团队目前正在与潍柴动力、淄柴、中国船柴、山东大学、中国船级社、中国船舶动力集团等企业及研究机构合作,重点围绕甲醇、氨、氢等新型清洁动力开展基础创新、研发试验平台建设和应用研究。

来源:网络

上一篇:2022武汉轻工大学‘天然生物质资源高值化利用与新颖生物材料创制实验室’考研调剂 下一篇:湖北工业大学材料与化工工程学院接收调剂研究生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免费获取考研大礼包

称呼
手机号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邮箱
学历
微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