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从事本学科技术工作所需的宽厚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的专业高级技术人才。能系统通晓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并加以综合运用,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在本学科领域独立从事科技研发、工程设计、系统运行与技术管理;具有利用所学习掌握的专业高新技术,延伸和拓宽自己的专业技术知识并开展技术创新工作的能力。
二、主要研究方向
1、建筑能源新技术
2、制冷空调节能技术与设备
3、室内空气品质及污染物控制技术
三、学习年限
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学制3年,学习年限为2-4年。
四、课程设置
研究生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研究生须最低修满27学分,最高一般不超过30学分。
类别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开课部门 | 学期 | |
学位课(必修课) | 公 共 课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36 | 2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1 |
自然辩证法概论 | 18 | 1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1 | ||
英语精读(一) | 36 | 2 | 外国语学院 | 1 | ||
英语精读(二) | 36 | 2 | 外国语学院 | 2 | ||
英语口语与听力(一) | 18 | 1 | 外国语学院 | 1 | ||
英语口语与听力(二) | 18 | 1 | 外国语学院 | 2 | ||
专业基础课和专业 课 | 数值分析 | 36 | 2 | 理学院 | 1 | |
应用统计 | 36 | 2 | 理学院 | 1 | ||
工程最优化方法 | 36 | 2 | 理学院 | 1 | ||
高等传热学 | 36 | 2 | 能源与环境学院 | 1 | ||
高等流体力学 | 36 | 2 | 能源与环境学院 | 1 | ||
体育素质课 | 体育素质课1 | 18 | 1 | 体育教学部 | 1 | |
体育素质课2 | 18 | 1 | 体育教学部 | 2 | ||
非学位课(选修课) | 高等工程热力学 | 27 | 1.5 | 能源与环境学院 | 1 | |
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 | 27 | 1.5 | 能源与环境学院 | 2 | ||
暖通空调新技术及应用 | 27 | 1.5 | 能源与环境学院 | 2 | ||
传热与流体流动的数值计算 | 27 | 1.5 | 能源与环境学院 | 2 | ||
换热器理论与设计分析 | 27 | 1.5 | 能源与环境学院 | 2 | ||
建筑智能化系统与技术 | 27 | 1.5 | 能源与环境学院 | 2 | ||
CFD技术的工程应用 | 27 | 1.5 | 能源与环境学院 | 2 | ||
热泵新技术及其应用 | 27 | 1.5 | 能源与环境学院 | 2 | ||
空气净化原理与技术 | 27 | 1.5 | 能源与环境学院 | 2 | ||
空调制冷设备与系统仿真 | 27 | 1.5 | 能源与环境学院 | 2 | ||
空调过程系统分析 | 27 | 1.5 | 能源与环境学院 | 2 | ||
建筑物理环境与控制 | 27 | 1.5 | 跨学科课程 | 2 | ||
实践环节 (必修) | 科研实践 | 1 | 2-5 | |||
社会实践 | 1 | 4-5 | ||||
学术活动 | 1 | 1-5 |
五、研究环节与学位论文
开题报告在第三学期完成,应不少于1万字。学位论文执行学校有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