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南京大学支撑我国首颗陆地生态系统碳监测卫星,助力国家“双碳”战略
近日,国家航天局组织召开陆地生态系统碳监测卫星“句芒号”投入使用仪式,标志着我国研制的世界首颗森林碳汇主被动联合观测的遥感卫星正式进入业务化应用新阶段。“句芒号”卫星的投入使用不仅开启了我国碳汇监测技术的新纪元,也为构建生态文明和推进“双碳”战略的实施开创了新局面。......阅读原文
2、北京大学朱戎课题组报道高效催化高分子后修饰
H-Co(III)物种介导的氢原子转移(Co-MHAT)是实现简单烯烃氢官能团化的重要途径之一。该反应长期以来的研究对象基本为末端或活化烯烃,而1,2-二烷基取代烯烃的MHAT过程较为困难,很少涉及。1,2-二烷基取代烯烃广泛存在于一些重要的高分子骨架中,如聚丁二烯、聚降冰片烯、脱氢聚乙烯等。若能解决这类底物Co-MHAT的困难,实现低催化剂载量下的氢官能团化反应,结合Co(II) 的金属中心自由基特性抑制交联和断链等副反应,有望探索出一条结构可控的高分子功能化后修饰新途径。......阅读原文
3、南科大孙小卫、王恺团队发文评述钙钛矿发光二极管中取光策略的竞争关系
近日,南方科技大学纳米科学与应用研究院和电子与电气工程系孙小卫讲席教授、王恺教授团队在钙钛矿发光二极管(PeLED)和量子点发光二级管(QLED)研究中取得新进展,在国际学术期刊 Nature Nanotechnology 发表题为“Competing light extraction strategies in perovskite light-emitting diodes”的文章。......阅读原文
4、武汉大学闵杰团队在低成本聚合物给体材料及其可加工性能取得新成果
新闻网讯(通讯员高妍)近日,国际权威期刊Advanced Materials(《先进材料》)以研究性论文(Research Article)的形式在线发表高等研究院闵杰教授课题组在低成本聚合物给体材料开发及其可加工性能研究方面取得的新成果。
论文标题为“A High-Performance Organic Photovoltaic System with Versatile Solution Processability”。高等研究院博士研究生邵一鸣和高远为该论文共同第一作者,孙瑞副研究员和闵杰教授为该论文的通讯作者,高等研究院为唯一署名单位/唯一通讯单位。......阅读原文
5、中国科学物理研究所单金属氧化物中氧空位诱导阴离子电子及其在氨合成中的潜在应用
电子化合物是一类非核局域电子为阴离子的新型功能材料,这些非核局域电子通常聚集在结构间隙位置,在费米能级附近形成独特的间隙能带,对材料的输运特性、电磁性、超导性等产生影响,也可作为电子源为物理过程和化学反应提供电子,在电子发射器、催化剂和离子电池等领域具有应用前景。自从第一个电子化合物被James L. Dye等于1982年发现后,越来越多的电子化合物被预测和合成。尽管如今已有大量的电子化合物被实验合成或理论预测,但当前已知的拥有低功函数的电子化合物通常不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限制了电子化合物的应用。......阅读原文
来源:各高校官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