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文考研
在这个信息瞬息万变的时代,每一年的考研战场都不乏新的挑战与机遇。今年,考研的真实情况出现了意料之外的大变动!对于即将踏上25年乃至26年考研征程的你们,以下9大变化与趋势,关乎考研成败!
“考研热”降温,考生报考日趋理性。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人数为438万。比2023年的报名人数474万减少了36万人,这也是考研报名人数自2016年起持续、快速增长以来的首次下降。
| 近 10 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统计 | |||
| 年份 | 报名人数(万人) | 涨幅(万人) | 增长率 | 
| 2024 | 438 | -36 | -7.59% | 
| 2023 | 474 | 17 | 3.72% | 
| 2022 | 457 | 80 | 21.22% | 
| 2021 | 377 | 36 | 10.56% | 
| 2020 | 341 | 51 | 17.59% | 
| 2019 | 290 | 52 | 21.85% | 
| 2018 | 238 | 37 | 18.41% | 
| 2017 | 201 | 24 | 13.56% | 
| 2016 | 177 | 12.1 | 7.34% | 
| 2015 | 164.9 | -7.1 | -4.13% | 
虽然报考人数有所下降,但24国家线大部分专业的国家线与去年相比有所上升,只有少部分学科专业有所下降,国家线总体呈上升趋势。
| 变动情况 | 幅度 | 学科门类 / 专业 | 
| 不变 | 0分 | 教育学(除体育学[0403]、体育[0452]),工学,农学,军事学,艺术学,管理学下的图书情报 | 
| 上升 | 1-5分 | 法学,文学,管理学下的会计专硕、审计专硕 | 
| 5分以上 | 哲学(10分),教育学下的体育学[0403]、体育[0452](8分),历史学(9分),理学(9分),医学(8分),管理学(除考管综的专业)(7分),交叉学科(10分) | |
| 下降 | 1-5分 | 管理学下的工商管理、旅游管理、公共管理、工程管理 | 
| 5分以上 | 经济学(8分) | 
除此之外,人文社科专业报考竞争激烈,内卷严重。今年部分院校的文科类专业分数都非常高,如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今年暴涨53分,复试线411分。

23考研已经有很多著名高校考研报名人数出现增长停滞甚至是下滑,24年依旧难挽颓势。与之相对的是,一些“双非”大学报名人数逆势增长,“逆向考研”现象依然存在。

24年考研越来越多的院校开始重视复试,多所院校增加复试权重。如武汉大学医学研究院、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的复试成绩占总成绩的60%。
此外,部分高校的复试录取也正在上涨。如大连海事大学综合交通运输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学等专业一志愿复录比高达5:1!

	(图源:大连海事大学研究生院官网)
近年来很多高校推免生或非全日制招生比例都在提高,名校尤为明显。就推免率来说,部分院校推免率已经超过了50%。
| 部分高校推免率 | |||
| 院校 | 2023届推免率 | 2022届推免率 | 2021届推免率 | 
| 北京大学医学部 | 68.6% | 71.3% | 60.6% | 
| 北京大学 | 58.6% | 57.5% | 55.1% |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50.0% | 47.6% | 42.0% |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48.7% | 46.2% | 42.0% | 
| 南京大学 | 40.3% | 37.5% | 34.0% | 
| 西安交通大学 | 37.5% | 32.5% | 31.3% | 
|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 | 33.24% | — | — | 
| 西北工业大学 | 31.0% | 29.0% | 27.1% | 
| 东南大学 | 29.9% | 25.3% | 23.1% | 
| 华东师范大学 | 26.5% | 22.0% | 21.9% | 
| 山东大学 | 25.9% | 26.1% | 25.4% | 
| 四川大学 | 24.0% | 23.5% | 22.5% | 
| 数据来源:博雅数据库 | |||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 教育部印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中提到:到2025年,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到硕士研究生招生总规模的三分之二左右。

(图源:教育部官网)
据公开数据显示,24年662所高校(不含科研院所及党校)硕士研究生统招计划(不含推免计划)中,只招收专硕的院校占比为11.03%,统招专硕计划占比在60%以上的院校占比为78.4%,接近八成。而统招专硕计划占比在50%以下的院校占比仅为7.85%。
多所高校专硕学制延长。高校普遍将专业硕士的学制从2年或2.5年延长至3年,如深圳大学、陕西理工大学、中南大学等。
近两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中都有提到,鼓励高校招生单位采用全国统考科目,去年就有一大批院校由自命题改全国统考。今年改全国统考的趋势仍在持续,不少院校部分专业由原自命题改为全国统考!
如东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专业初试科目的业务课二由原来的(842)计算机专业基础调整为(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赣南医科大学发布25考研考试科目调整公告,105800医学技术专业考试科目改为统考《306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等。
今年的调剂政策可以说是变动非常大,简单来说就是:调剂要求更具体、严格;给予高校自主权,允许跨专业调剂等。

1 、从各类研考数据来看:
即便考研人数有所减少,但减少的多为著名高校考生,减少人数在庞大的基数下只是杯水车薪;加上“逆向考研”趋势明显,能“捡漏”的院校进一步缩减;国家线不降反升,最高达365分(文学);推免比例扩大进一步压缩统考名额…… 考研报考形式依旧不容乐观!
2 、从研考趋势 / 政策来看:
专硕学制的延长能够使我们有充足的学习科研时间来深耕项目,保质保量地完成研究生阶段的任务;专业课改为统考能够让我们更轻松地查找备考资料、考试大纲,而且中途换目标院校也很方便、调剂时的选择也会更多;调剂政策的改变也意味着考研复试向着更加流程化,规范化,公正化的方向调整……这些对我们来说 基本都是利好政策!
所以虽然考研面临挑战,但诸多研考趋势及政策,为大家提供了更为系统化、公平化的学习与选拔环境。
对于我们考研人而言,在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大环境下,合理规划备考策略,充分利用政策红利,坚持不懈地提升自我实力,方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2847
  2847 电子营业执照
电子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