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药科大学 1931 年诞生于江西瑞金,其前身为中国工农红军卫生学校,是一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
的高等药学学府。学校总占地面积 143.45 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 74.9 万平方米。其中校本部(文化路)
校区占地面积 21.5 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 17.9 万平方米;铁西校区占地面积 1.6 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
1.7 万平方米;南校区(本溪高新区)占地面积 120.35 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 55.3 万平方米。
学校目前已发展成为多学科、多层次、多形式教育的高等药学学府,设有药学院、制药工程学院、中药学院、生命科学与生物制药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医疗器械学院、功能食品与葡萄酒学院、无涯学院、社科与文体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 10 个学院。现有在校研究生 2625 名(博士 463、硕士 2162)、本科生 7932 名、成人函授生 4902 名。学校荟萃了众多的专家学者。在 1133 名教职工中,专任教师 592 名,其中正高
级职称 138 人(教授 134 人),副高级职称 247 人(副教授 222 人)。现有国家工程院院士 1 人,国家特
聘专家 2 人,“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1 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1 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
家级人选 3 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 1 人,国务院药学学科评议组成员 1 人(召集人),
中科院“百人”1 人,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13 人,教育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1 人,教育部首届青
年教师奖 1 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2 人;辽宁省领军人才 1 人,辽宁省优秀专家 12 人,辽宁省攀登学
者 6 人,辽宁省特聘教授 21 人,辽宁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 2 人,辽宁省“院士后备人选培养工程”第二
批人选 1 人,辽宁省优秀教师 4 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层次人选 40 人,“兴辽英才计划”领军人
才 5 人、青年拔尖人才 4 人、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 2 个。
学校始终以医药及相关行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围绕学校办学定位、突出药学学科优势、坚持药学教育主线,适度拓展本科专业布局,持续优化本科专业结构,逐步形成了以药为主,跨医、工、理、管、经 5
个学科门类 10 个专业类的本科专业结构布局。共设置 20 个本科专业,5 个成人本专科专业。有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有 5 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 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9 门次国家级精品课程、精品开放课程、双语教学示范课;3 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校外实践教育基地;3 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 名国家级教学名师。有省级各类示范专业和改革试点专业项目 34 项,省级各类精品和示范课程 48 门次,省级各类实践教学项目 28 项,省级教学
团队、教学名师奖、精品教材 36 项。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4 项、省级 32 项。
学校是国家批准有权授予博士学位、硕士学位和招收港、澳、台地区学员及外国留学生、国内高中保送生的院校。现有博士后流动站 2 个(药学、中药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2 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
授权点 19 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 8 个,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 53 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4 个。药剂学科为国家级重点学科,获批辽宁省“双一流”首批重点建设高校,药学、中药学两个学科入选“一流学科”。学校学科布局合理,特色鲜明,国内外学术影响力不断提升。根据 2019 年 1 月 ESI 最新发布的数据,学
校在全球高校和研究机构中排名 1745 位,进入世界前 0.29%,全国排名第 107 位。3 个学科稳定进入 ESI
全球前 1%,其中,药理学与毒理学科进入全球前千分之一,世界排名 71 位、国内第 6 位,是辽宁省属高
校中唯一进入全球前千分之一的学科。我校 6 名教授再次入选 2018 Elsevier 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连续五年在“药理学、毒理学和药剂学”领域排名全国第一。USNEWS2019 年全球大学专业排名中,我校药理学与毒理学科排名世界第 99 位、国内第 9 位。我校主办的《亚洲药物制剂科学》(Asian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简称 AJPS)学术期刊影响因子为 4.56,是国内第一本被 SCIE 收录的药剂学学术期刊。《沈阳药科大学学报》和《中国药物化学杂志》也已成为国家药学类核心期刊。
学校始终坚持“以药学为特色,注重应用基础与技术研究,鼓励学科交叉与颠覆性技术创新,兼顾基础研究”的科技发展战略,以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为科研方向,构建了技术研发、成果孵化、成果推广三大科技创新体系,在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方面形成了独特的优势。建有涵盖临床前创新药物研发完整技术链的重点实验室、技术平台、工程技术中心 58 个,其中,辽宁省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综合平台 1 个,
基于靶点的药物设计与研究国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 个,中药质量控制技术国家发改委地方联合工程实验
室 1 个。
学校立足前沿科学和产业技术需求,深入开展协同协作、联合攻关,在多相脂质体、粉体学、中药质量化学模式识别、脑科学研究、“配体包埋式”主动靶向纳米粒等领域居国内外领先水平,其中脑科学研究领域的相关成果在《自然》杂志子刊上发表。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1 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 项,国家发明三等奖 1 项;向省内外医药企业转让新药证书 137 项,其中一类新药 10 个,为国家及区域医药行业、经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学校联合地方政府、科研院所、制药企业,共同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实现科研成果与科研人才的有效供给。牵头成立国家创新药物产学研战略联盟、辽宁省现代制药产业校企联盟、辽宁省生物医药产业共性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辽宁省生物医药产业协同创新战略联盟,省内成员单位近 100 家。本溪药物研究院先后接待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等多所国际知名学府和科研机构专家和留学生的交流访问活动,营造了良好的学术交流氛围。
学校积极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先后与国内一些知名大学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实现资源共享; 与美国、日本、英国、俄罗斯等 19 个国家和地区的 69 所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
新时期,沈阳药科大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制定了面向大健康领域,加快建设特色鲜明、多学科交叉、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药科大学发展目标,明确了以教育教学为中心,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为职能,以“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校训及红色基因、红色传统为文化传承,开创学校事业发展的新局面,为东北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更大贡献。新时代的沈阳药科大学洋溢着更加自信的新气象、奋力实现新作为!
一、招生计划
2020 年招生专业目录中所列各专业拟招生人数包括招收推荐免试硕士生与对外公开招生全部计划,实际招收推荐免试硕士生人数以最终录取人数为准,推免生接收工作结束后将及时公布最终录取推荐免试硕士生人数。根据有关要求,该计划暂时按我校 2019 年招生计划列出,录取时会根据国家实际下达的招生计划和生源情况进行调整。2020 年,我校设立 “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 10 人,专门面向退役大学生士兵招生,该计划在我校研究生招生总规模内单列下达,专项专用,不得挪用。
二、学制
我校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基本学制为 3 年,最长修业年限为 4 年,我校不招收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三、报考条件:
(一)报参加 2020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全国统一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 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我校规定的体检要求,我校所有专业不招收色盲、色弱、化学试剂过敏、嗅觉功能障碍者。
4. 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 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在 2020 年 9 月 1 日前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2) 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 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 2 年(从毕业后到 2020 年 9 月 1 日,下同)或 2 年以上的人员,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同等学力,且须符合以下条件:
①英语达到国家英语四级或四级以上水平(须附相应证书的复印件,并加盖证明公章);
②进修过五门或五门以上与报考学科、专业相关、相近的本科核心课程,且成绩合格(须由所进修的高校教务处或成人高校成绩管理部门出具成绩证明原件)。
③同等学力报考人员上述证明材料复印件(成绩单请提供原件)须于报名截止(2019 年 10 月 31 日, 下同)前寄送至我校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
(4) 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5) 日语考生英语必须达到国家四级或四级以上水平。
(二)推荐免试生
我校接收具有推荐免试资格院校中且已获得所在学校推荐免试资格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考生可查询我校研究生教育网上关于接收推荐免试硕士生相关管理办法。
已被招生单位接收的推免生,不得再报名参加当年硕士研究生全国统一考试。四、网上报名及现场确认
(一)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两个阶段。所有参加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均须进行网上报
名,并到报考点现场确认网报信息、缴费和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
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 现场确认手续;其他考生应选择工作或户口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
(二)网上报名
1.网上报名时间:2019 年 10 月 10 日-10 月 31 日,每天 9:00-22:00
网上预报名时间为 2019 年 9 月 24 日至 9 月 27 日,每天 9:00—22:00。2.网上报名要求:
(1) 考生应在规定时间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http://yz.chsi.com.cn,教育网址:http://yz.chsi.cn,以下简称“研招网”)浏览报考须知,并按教育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报考点以及报考招生单位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上报名信息或重新填报报名信息,但一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条有效信息。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修改报名信息。
(2) 考生报名时只填报一个招生单位的一个专业。待考试结束,教育部公布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后,考生可通过“研招网”调剂服务系统了解招生单位的调剂办法、计划余额等信息,并按相关规定自主多次平行填报多个调剂志愿。
(3) 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人员,应按招生单位要求如实填写学习情况和提供真实材料。
(4) 考生报考类别分为非定向就业和定向就业两种。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均须在被录取前与招生单位、用人单位分别签订定向就业合同。
(5) 考生要准确填写本人所受奖惩情况,特别是要如实填写在参加普通和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国家教育考试过程中因违纪、作弊所受处罚情况。对弄虚作假者,将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严肃处理。
(6) 报名期间将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考生可上网查看学历(学籍)校验结果。考生也可在报名前或报名期间自行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网址:https://www.chsi.com.cn/)查
询本人学历(学籍)信息。
未能通过学历(学籍)网上校验的考生应在招生单位规定时间内完成学历(学籍)核验。
(7) 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应为高校学生应征入伍退出现役, 且符合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者〔高校学生指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含高职)、研究生、第二学士学位的应(往) 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以及成人高校招收的普通本专科(高职)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下同〕。考生报名时应当选择填报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并按要求填报本人入伍前的入学信息以及入伍、退役等相关信息。
(8) 考生应当认真了解并严格按照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选择填报志愿。因不符合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造成后续不能现场确认、考试、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9) 考生应当按要求准确填写个人网上报名信息并提供真实材料。考生因网报信息填写错误、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三)现场确认。
所有考生(不含推免生)均须到报考点现场确认网报信息和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
1. 现场确认时间:具体时间由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根据本地区报考情况自行确定和公布。 请考生及时关注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发布的公告,在规定时间内到指定地方现场核对并确认
个人网上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办。
2. 现场确认程序:
(1) 现场确认地点:①本校应届本科生的报考点和确认事宜将在我校研究生教育网另行通知。②其他考生应到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指定的报考点进行确认报名。
(2) 考生现场确认应当提交本人居民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和网上报名编号,由报考点工作人员进行核对。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还应当提交本人《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
(3) 所有考生均要对本人网上报名信息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经考生确认的报名信息在考试、复试及录取阶段一律不作修改,因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考生自行承担。
(4) 考生应当按规定缴纳报考费。
(5) 考生按报考点规定配合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五、报考资格审查
我校根据教育部规定,对考生报考信息进行全面审查,确定考生的考试资格,考生填报的报名信息与
报考条件不符的,不得准予考试。
未通过学历(学籍)校验的考生应在网报结束 10 天内向我校研究招办提供学籍学历权威认证机构认证证明。
六、打印准考证
考生应当在 2019 年 12 月 14 日至 12 月 23 日期间,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使用 A4 幅面白纸打印,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或书写。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有效居民身份证参加初试和复试。
请妥善保管《准考证》七、初试
(一)2020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时间为 2019 年 12 月 21 日至 22 日(每天上午 8:30—11:30,
下午 14:00-17:00)初试科目三门或四门,考试时间均为 3 小时,考试方式均为笔试,具体时间及考试地点参见《准考证》。
(二)我校初试科目详见招生专业目录。
101 思想政治理论、201 英语一、203 日语、302 数二、303 数三为全国统考科目,命题工作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组织,统考科目考试大纲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编制。
其他考试科目为我校自命题科目,其中:
1.611 药学基础综合和 349 药学综合为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生物化学、生理学四门课程综合能力测
试,满分为 300 分,题型全部为客观题,每门课程占 75 分,其中单选题 25 道 50 分,多选题 10 道 10 分,
判断题 15 道 15 分。
2.612 中药学综合和 350 中药专业基础综合为中药学、中药分析、天然药物化学三门课程综合能力测
试,满分为 300 分,每门课程占 100 分,考试内容倾向基础内容。
3.615 药剂学综合为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药剂学(含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四门课
程综合能力测试,满分为 300 分。有机和分析部分题型全部为客观题,每门课程占 60 分,其中单选题 25
道 50 分,多选题 10 道 10 分;物理化学占 60 分,药剂学(含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占 120 分,题型不限。
初试科目选考日语的考生须达到国家四级或四级以上水平(将成绩单复印件于报名截止前寄送至我校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入学后改学英语。
(三)报考我校的考生,初试考试中只要有一门课为缺考,则其所有考试科目都以缺考论处。八、复试与录取
(一)我校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办法将根据当年教育部发布的文件要求制定,复试时间一般在
2020 年 3 月-4 月进行,请考生关注我校研究生教育网。对以同等学力身份(以报名时填报的信息为准) 报考的考生,复试时需加试无机化学和药用植物学两门本科主干课程,加试方式为笔试,加试成绩合格方具有录取资格。初试科目选考日语的考生复试时外国语听力及口语测试复试英语。
(二)我校根据当年实际下达招生计划数,按照考生初试和复试成绩、思想政治表现、身心健康状况等择优确定拟录取名单。
(三)我校体检要求参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联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
(教学〔2003〕3 号)以及《教育部办公厅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 号)的规定执行,拟录取后由学校统一组织进行。
(四) “非定向就业”考生须按学校规定时间将本人档案寄到我校,否则不发放录取通知书。“定向就业”考生须在拟录取后发放录取通知书前与我校、用人单位分别签订定向就业合同,否则不发放录取通知书。
九、学费与奖助政策
(一)学费
我校硕士研究生学费标准暂为:8000 元/生/学年。具体以当年实际下发文件标准执行。
(二)奖助政策
奖项名称 | 奖励对象 | 金额 | 获奖比例 |
全日制博士研究生 | 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 30000 元/人/年 | 8% |
研究生新生学业奖学金 | 直博生 | 一等:10000 元/人/年 | 100% |
申请考核、硕博连读 | 一等:10000 元/人/年 | 50% |
二等:5000 元/人/年 | 50% |
普通招考 | 一等:10000 元/人/年 | 40% |
二等:5000 元/人/年 | 40% |
研究生国家助学金 | 25000 元/人/年 | 100% |
博士企业奖助学金 | 1000 元/人-12000 元/人 | 10%左右 |
优秀生源奖学金 | 10000 元/人 | 实际人数 |
优秀生源奖学金(直博生) | 3000 元/人 | 实际人数 |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 | 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 20000 元/人/年 | 4% |
研究生新生学业奖学金 | 推荐免试 | 一等:8000 元/人/年 | 100% |
全国统一考试 | 一等:8000 元/人/年 | 30% |
二等:4000 元/人/年 | 40% |
研究生国家助学金 | 6000 元/人/年 | 100% |
硕士企业奖助学金 | 1000 元/人-16000 元/人 | 5%左右 |
优秀生源奖学金 | 3000 元/人 | 实际人数 |
备注:学校奖助学金奖励对象为全日制非定向就业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奖人数以国家下达指标为准。
(1) 国家奖学金:国家设立用于奖励学业成绩特别优秀、科学研究成果显著、社会公益活动表现突出的全日制非定向就业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奖励标准为 30000 元/生,硕士奖励标准为 20000 元/生,获奖
比例以国家下达文件为准。
(2) 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学业奖学金面向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全日制非定向就业研究生。每学年评定一次,博士研究生一等学业奖学金奖励标准为 10000 元/生·年,获奖比例占专业非定向就业招生人数的 40%;二等学业奖学金奖励标准为 5000 元/生·年,获奖比例占专业非定向就业招生人数的 40%; 硕士研究生一等学业奖学金奖励标准为 8000 元/生·年,推免生只要硕士期间符合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评选资格,基本学制内在学期间均享受一等研究生学业奖学金,不参加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评定;通过全国统一考试入学的学生获奖比例占专业通过全国统一考试入学非定向就业招生人数的 30%;二等学业奖学金奖励标准为 4000 元/生·年,获奖比例占专业通过全国统一考试入学非定向就业招生人数的 40%。
(3) 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金面向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全日制非定向就业研究生。博士生资助标准为 25000 元/生·年,硕士生资助标准为 6000 元/生·年,按月发放,资助比例占专业非定向就业招生人数的 100%。
(4) 企业奖助学金:目前我校共设“浙江医药学金”“德传奖学金”等企业奖助学金 20 余项,每年
总奖金数 100 余万元,获奖人数 160 余人,硕士最高获奖金额 2500 美元/生(约合人民币 16000 元)。主要用于奖励科研能力突出的优秀研究生,奖励标准、比例及办法按照学校有关文件执行。
(5) 优秀生源奖学金:为吸引研究生优秀生源,全面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我校设立研究生优秀生源奖学金。通过推荐免试方式或第一志愿报考并录取到我校的硕士研究生,本科毕业于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药学学科评估结果为“A-”以上的高校和中药学学科评估结果“B”以上的高校(毕业于我校的学生要求毕业学分绩达到 3.4 以上)学生,以及直博生享受优秀生源奖学金,标准为 3000 元/人,入学报到时
颁发。
备注:奖助学金评选规定如有变化,以学校最新文件为准。十一、其它
1. 对于考生申报虚假信息、材料、考试舞弊等行为的,一经发现,不论进入招生工作的哪个阶段,将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教育部令〔第 33 号〕)和《2020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教学函〔2019〕6 号)进行处理。
2. 校外兼职硕士生导师原则上限招 1 人。
3. 研究生招生等相关事宜(重要通知、成绩、录取分数线、复试通知等)均在我校研究生教育网上公布。网址:http://grs.syphu.edu.cn/
4. 招生简章内容如有与国家、省或学校相关文件精神不符,按国家、省及学校相关文件执行。联系地址: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文化路 103 号,110016(校本部)
辽宁省本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华佗大街 26 号,117004(南校区)
联系单位:沈阳药科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E-mail:syphuyz@126.com
联系电话(传真):024-43520089,43520098(兼传真), 联 系 人:杨亚明老师、吴海霞老师
研究生院微信:沈阳药科大学研究生院(syphuyjsy)
沈阳药科大学 2020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单位代码:10163 单位名称:沈阳药科大学 联系人:杨亚明、吴海霞 校本部:沈阳市沈河区文化路 103 号 邮政编码:110000 电 话:024-43520089,43520098 南校区:本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华佗大街 26 号 邮政编码:117004 电 话:024-43520089,43520098
所属一级 学科 |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 | 拟招生数 | 考试科目 | 备注 |
0703 化学 | 0703 化 学 01 无机化学 02 分析化学 03 有机化学 04 物理化学 05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 25 | ① 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1 英语一或203 日语 ③ 614 分析化学 ④ 801 有机化学 | 复试专业课: 1002 化学综合 分析化学(40%) 有机化学(40%) 物理化学(20%) |
0710 生物学 | 071001 植物学 01 药用植物活性成分及其评价与作用机制研究 02 药用植物资源综合挖掘、利用与开发研究 03 药用植物的GAP 研究与质量控制研究 | 1 | ① 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1 英语一或203 日语 ③ 613 生物化学 ④ 802 生理学 | 复试专业课: 1004 分子生物学 |
0710 生物学 | 071010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01 医药功能蛋白分离纯化关键技术 02 医药功能蛋白的结构与功能关系 03 基因工程表达及其纯化关键技术 04 药物作用靶点和信号转导及其分子基础 05 生物技术在医药功能蛋白的应用 | 6 |
0710 生物学 | 0710Z1 生物信息学 01 基于药物靶点的创新药物设计与开发 02 网络药理的设计与靶向筛选 03 数据库挖掘与软件的移植和开发 04 生物药物药效学及药代动力学预测 05 靶标库的构建与靶标筛选 | 2 |
0710 生物学 | 0710Z4 生物医药检验学 01 重大疾病诊断分子靶标及其相关检测和诊断 02 食品医药领域卫生与安全生物检测技术与应用 03 生物检测诊断交叉技术与应用 04 肿瘤早期检测诊断技术与应用 05 靶向影像制剂及其评价关键技术 | 4 |
0710 生物学 | 0710Z5 医疗器械工程学 01 生物医学材料 02 医疗器械信号检测与处理 03 医疗器械数据与信息 04 医疗器械质量控制与安全评价 | 2 |
所属一级 学科 |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 | 拟招生数 | 考试科目 | 备注 |
0817 化学工程与技术 | 0817 化学工程与技术 01 化学工程研究方向 02 化学工艺研究方向 03 生物化工研究方向 04 应用化学研究方向 05 环境化工研究方向 | 18 | ① 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1 英语一或 203 日语 ③ 302 数学二 ④ 801 有机化学或 805 化工原理 | 复试专业课: 1001 有机化学 |
0832 食品科学与工程 | 0832 食品科学与工程 01 天然活性成分的分离提取技术及其在保健食品研发中的应用 02 食品质量安全和分析控制方法的研究 03 食品生物技术、益生菌肠道适应机制的研究; 乳酸菌发酵剂及微生态制剂的开发 04 葡萄酒和其他功能饮料酒的现代加工技术 05 新食品资源的发现与特殊营养食品的加工工艺 | 7 | ① 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1 英语一或 203 日语 ③ 302 数学二 ④ 803 食品化学 | 复试专业课: 1006 功能性食品学 |
1007 药学 | 100701 药物化学 01 创新药物研究与开发 02 天然产物合成、结构改造及其活性研究 03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 04 化合物库的建立和活性筛选 05 药物合成工艺的设计、优化及产业化研究 | 67 | ① 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1 英语一或 203 日语 ③ 611 药学基础综合 ④ 无 | 复 试 专 业 课 : 1007 药学综合一药物化学(70%) 药物合成反应(30%) |
1007 药学 | 100702 药剂学 01 药物制剂新技术 02 药物新剂型 03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 04 中药制剂现代化 05 药用高分子材料 06 物理药剂学 | 77 | ① 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1 英语一或 203 日语 ③ 615 药剂学综合 ④ 无 | 复试专业课: 1008 药学综合二 药剂学实验专业英语 |
1007 药学 | 100703 生药学 01 生药及中药的活性成分、作用机制及创新药物的研究 02 生药及中药新资源开发及质量标准化的研究 03 生药及中药药代动力学和药物相互作用研究 | 22 | ① 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1 英语一或 203 日语 ③ 611 药学基础综合或 612 中药学综合 ④ 无 | 复试专业课: 1009 生药学 |
1007 药学 | 100704 药物分析学 01 药物分析新材料与新技术 02 中药质量控制与现代化研究 03 药物代谢与药物动力学研究 04 多组学研究 | 64 | ① 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1 英语一或 203 日语 ③ 611 药学基础综合 ④ 无 | 复试专业课: 1010 药物分析学 |
所属一级 学科 |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 | 拟招生数 | 考试科目 | 备注 |
1007 药学 | 100705 微生物与生化药学 01 细胞培养工程、抗体和蛋白质新药研究。 02 药学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及其技术,生物医药技术与应用 03 手性药物的生物合成与生物催化 04 合成生物学及代谢工程研究 | 34 | ① 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1 英语一或 203 日语 ③ 611 药学基础综合 ④ 无 | 复试专业课: 1011 生物技术制药 |
1007 药学 | 100706 药理学 01 神经精神药理 02 肿瘤药理 03 心脑血管药理 04 抗炎免疫药理 05 抗糖尿病药物药理 | 50 | ① 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1 英语一或 203 日语 ③ 611 药学基础综合 ④ 无 | 复试专业课: 1012 药理学 |
1007 药学 | 1007Z1 制药工程 01 药物合成工艺设计与优化 02 绿色药物生产技术研究 03 制药分离工艺与工程 04 药物制剂工艺与工程 | 4 | ① 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1 英语一或 203 日语 ③ 611 药学基础综合 ④ 无 | 复试专业课: 1013 药学综合三 化学制药工艺学(50%) 药物化学(50%) |
1007 药学 | 1007Z2 天然药物化学 01 天然药物、中药、民族药药效物质基础与作用机制 02 创新药物先导化合物的发现与结构优化 03 化学成分分离鉴定及仿生合成的新技术与新方法 04 天然药物、中药创新药物研发与设计 05 海洋生物活性次生代谢产物 06 中药、天然产物成分的体内外代谢 | 51 | ① 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1 英语一或 203 日语 ③ 611 药学基础综合 ④ 无 | 复试专业课: 1014 天然药物化学 (包括:有机化合物波谱分析) |
1007 药学 | 1007Z3 药事管理学 01 药事法规与药品政策 02 药品安全与风险管理 03 药品研发与注册管理 04 药物经济学 05 药品知识产权管理 06 医药经济与管理 | 18 | ① 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1 英语一或 203 日语 ③ 611 药学基础综合 ④ 无 | 复试专业课: 1015 管理学 |
1007 药学 | 1007Z4 临床药学 01 临床合理用药的循证药学和药物流行病学研究 02 临床合理用药的药代动力学、生物药剂学研究 03 临床个体化用药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 04 临床合理用药医院用药管理与药物经济学研究 05 临床服务实践的疾病诊治的药学监护路径研究 | 15 | ① 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1 英语一或 203 日语 ③ 611 药学基础综合 ④ 无 | 复 试 专 业 课 : 1016 药学综合四临床药理学(70%)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 力学(30%) |
所属一级 学科 |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 | 拟招生数 | 考试科目 | 备注 |
1007 药学 | 1007Z5 药学信息学 01 药学科学计算与数据挖掘 02 药学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 03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 04 化学统计学在药学中的应用 | 5 | ① 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1 英语一或 203 日语 ③ 611 药学基础综合 ④ 无 | 复试专业课: 1017 计算机技术基础 |
1008 中药学 | 100800 中药学 | 24 | ① 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1 英语一或 203 日语 ③ 611 药学基础综合或 612 中药学综合 ④ 无 | 复试专业课: 1018 中药鉴定学 |
01 中药化学研究方向 | 3 |
02 中药生物技术学研究方向 | 3 |
03 中药药理学研究方向 | 2 |
04 中药制剂学研究方向 | 3 |
05 中药鉴定学研究方向 | 3 |
06 中药分析学研究方向 | 5 |
07 中药炮制学研究方向 | 2 |
08 中药资源学研究方向 | 3 |
1202 工商管理 | 1202 工商管理 01 企业管理 02 技术经济与管理 03 市场营销 04 人力资源管理 | 9 | ① 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1 英语一或 203 日语 ③ 303 数学三 ④ 804 管理学 | 复试专业课: 1019 企业战略管理 |
0860 生物与医药 | 0860 生物与医药(专业学位) | | | |
01 制药工程领域 | 10 | ① 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1 英语一或 203 日语 ③ 302 数学二或 338 生物化学 ④ 801 有机化学 | 复试专业课: 1013 药学综合三 化学制药工艺学(50%) 药物化学(50%) |
02 食品工程领域 | 3 | ① 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1 英语一或 203 日语 ③ 302 数学二或 338 生物化学 ④ 803 食品化学 | 复试专业课: 1006 功能性食品学 |
所属一级 学科 |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 | 拟招生数 | 考试科目 | 备注 |
1055 药学 | 105500 药学(专业学位) | 311 | ① 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1 英语一或 203 日语 ③ 349 药学综合 ④ 无 | 复试专业课(40%): 01 方向:1020 临床药理学 02 方向:1021 药剂学 03 方向:1022 药物分 析学 04 方向:1023 药理学 05 方向:1024 生物技术 制药 06 方向:1025 药物化学 07 方向:1026 天然药物 化学 08 方向:1027 生药学 09 方向:1028 管理学复 试 实 验 能 力 笔 试 (60%):在以下 4 门 基础实验中任选 2 门 1029 有机化学实验 1030 分析化学实验 1031 生理学实验 1032 生物化学实验 |
01 临床药学研究方向 | 37 |
02 药剂学研究方向 | 67 |
03 药物分析研究方向 | 55 |
04 药理学研究方向 | 21 |
05 微生物与生化药学研究方向 | 18 |
06 药物化学研究方向 | 54 |
07 天然药物化学研究方向 | 19 |
08 生药学研究方向 | 15 |
09 药事管理学研究方向 | 25 |
1056 中药学 | 105600 中药学(专业学位) | 48 | ① 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1 英语一或 203 日语 ③ 350 中药专业基础综合 ④ 无 | 复试专业课: 1018 中药鉴定学 |
01 中药化学研究方向 | 10 |
02 中药生物技术学研究方向 | 2 |
03 中药药理学研究方向 | 3 |
04 中药制剂学研究方向 | 13 |
05 中药鉴定学研究方向 | 3 |
06 中药分析学研究方向 | 10 |
07 中药炮制学研究方向 | 3 |
08 中药资源学研究方向 | 4 |
研究生入学考试部分科目参考教材
考试科目 | 书目名称、编著者、版本、出版社 |
611 药学基础综合 | 《有机化学》胡春(二版)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有机化学实验》胡春(二版)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分析化学》邸欣(八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分析化学实验指导》邸欣(四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人体解剖生理学》崔慧先、周华(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生物化学》姚文兵(八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
612 中药学综合 | 《中医药学基础》(中药学部分)李梅(第三版)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中药分析》,梁生旺、贡济宇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第十版) 《天然药物化学》裴月湖(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
613 生物化学 | 《生物化学》姚文兵(八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
614 分析化学 | 《分析化学》邸欣(八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分析化学实验指导》邸欣(四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
615 药剂学综合 | 《有机化学》胡春(二版)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有机化学实验》胡春(二版)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分析化学》邸欣(八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分析化学实验指导》邸欣(四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物理化学》李三鸣(八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药剂学》方亮(八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刘建平(五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生物药剂学》程刚(四版)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801 有机化学 | 《有机化学》胡春(二版)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有机化学实验》胡春(二版)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802 生理学 | 《人体解剖生理学》崔慧先、周华(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
803 食品化学 | 《食品化学》 阚建全 (第 3 版)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6 |
804 管理学 | 《管理学》周三多 (五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
805 化工原理 | 《化工原理》何志成(三版)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338 生物化学 | 《生物化学》姚文兵(八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
349 药学综合 | 《有机化学》胡春(二版)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有机化学实验》胡春(二版)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分析化学》邸欣(八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分析化学实验指导》邸欣(四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人体解剖生理学》崔慧先、周华(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生物化学》姚文兵(八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
350 中药专业基础综合 | 《中医药学基础》(中药学部分)李梅(第三版)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中药分析》,梁生旺、贡济宇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第十版) 《天然药物化学》裴月湖(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
1001 有机化学 | 《有机化学》胡春(二版)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有机化学实验》胡春(二版)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1002 化学综合 | 《有机化学》胡春(二版)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分析化学》邸欣(八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物理化学》李三鸣(八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
1004 分子生物学 | 《药学分子生物学》张景海(五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张嵘(二版)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1006 功能性食品学 | 《功能性食品学》 郑建仙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1007 药学综合一 | 《药物化学》尤启冬(三版)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6 《药物合成反应》闻韧(四版)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7 |
1008 药学综合二 | 无指定参考范围 |
1009 生药学 | 《生药学》蔡少青(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
1010 药物分析学 | 《药物分析》杭太俊 (八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 版 凡例和附录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1011 生物技术制药 | 《生物技术制药》夏焕章(三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
1012 药理学 | 《药理学》朱依谆(八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
1013 药学综合三 | 《化学制药工艺学》第四版 赵临襄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药物化学》尤启冬(三版)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6 |
1014 天然药物化学 | 《天然药物化学》裴月湖(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有机化合物波谱分析》(四版)裴月湖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1015 管理学 | 《管理学》周三多 (五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
1016 药学综合四 | 《临床药理学》魏敏杰,杜智敏(二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生物药剂学》程刚(四版)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1017 计算机技术基础 | 《计算机程序设计》于净(第三版)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C 程序设计》谭浩强(2004 年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
1018 中药鉴定学 | 《中药鉴定学》康廷国(2016 年版)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1019 企业战略管理 |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与案例》杨锡怀、王江(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
1020 临床药理学 | 《临床药理学》魏敏杰,杜智敏(二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
1021 药剂学 | 《药剂学》方亮(八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
1022 药物分析学 | 《药物分析》杭太俊 (八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药物分析学》 于治国、宋粉云 (三版)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 版 凡例和附录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1023 药理学 | 《药理学》朱依谆(八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
1024 生物技术制药 | 《生物技术制药》夏焕章(三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
1025 药物化学 | 《药物化学》尤启冬(三版)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6 |
1026 天然药物化学 | 《天然药物化学》裴月湖(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有机化合物波谱分析》(四版)裴月湖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1027 生药学 | 《生药学》蔡少青(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
1028 管理学 | 《管理学》周三多 (五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
1029 有机化学实验 | 《有机化学实验》胡春(二版)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1030 分析化学实验 | 《分析化学实验指导》邸欣(四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
1031 生理学实验 | 《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徐静华(二版)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1032 生物化学实验 |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张嵘(二版)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