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18年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与目录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以下简称中信所)是在周恩来总理、聂荣臻元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指示和关怀下,于1956年10月成立,现直属于科学技术部,属国家级公益类科研院所。我所自1978年首批招收情报学专业研究生至今已有近40年的历史,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管理学)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2006年1月被批准为国内首批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并与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合作培养情报学、信息资源管理博士研究生。2002年10月,经人事部批准设立国内首家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我所研究生课程设置精简优化,教师队伍理论与实践能力兼备,导师队伍内外结合,优势互补。多渠道的国际合作,为研究生开阔学术眼界提供机会;同时,强调论文选题的广泛应用性,毕业生就业优势突出。
热诚欢迎有志从事科技信息事业的莘莘学子报考。
一、接收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
我所接收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具有推荐免试资格的高等院校推荐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攻读硕士学位,接收推免生专业不局限于信息资源管理专业,欢迎理工类推免生报名。推免生必须按教育部规定进行报名。
二、招生名额、专业与学习年限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本年度预计招收35名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如无特殊说明均为非定向生和非委托培养生。招生专业为:图书馆学、情报学、竞争情报、信息资源管理,研究方向及考试科目参见《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17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目录》。招生对象为大学本科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的在职人员。专业背景不限,文理兼收,特别欢迎理工科毕业生报考。学制2.5年,脱产学习。
三、报考条件
(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二)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三) 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四) 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录取当年9月1日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9月1日,下同)或2年以上的,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需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过与报考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至少1篇或在普通相关专业期刊发表至少2篇论文,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以同等学力参加复试的考生,在复试中须加试至少两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本科主干课程。加试科目不得与初试科目相同。加试方式为笔试。
4.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四、报名与考试
(一). 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两个阶段,具体要求按照教育部和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公布内容执行。
(二). 入学考试分初试和复试。
(三). 初试日期:以教育部统一规定时间为准。
(四). 报考我所考生初试时需参加四个单元考试科目,即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一、数学三和业务课二,满分分别为100分、100分、150分、150分。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一、数学三使用全国统一命题,业务课二由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研究生招生办公室组织命题,不指定参考书目。考试地点以准考证标注的地点为准。
(五). 初试成绩公布办法:初试成绩将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chsi.com.cn/)公布,不再单独发送成绩通知单。
(六). 复试:我所将在本所网站教育培训栏目公布复试名单(不再寄复试通知书)。复试内容:英语听力及口语、综合面试、综合考试笔试,同等学力的考生专业课笔试为两门 (综合考试、情报学)。复试时间及其他具体事宜请及时登录中信所网站教育培训栏目查询。考生复试时须持本人准考证、身份证、毕业证和学位证原件及其复印件,同等学力考生需提交其他要求的相应材料。
(七). 复试时间:以中信所网站通知时间为准
五、调剂复试
一般仅接收优秀理工类背景调剂考生。报考我所的上线未接收考生,符合国家调剂规定的,我所将积极协助考生联系和落实其他调剂接收单位。
六、学费和助学金
学费按每生每学年8000元收取,提供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国家助学金、中信所科研补助、伙食补助。住宿费按我所规定收取。
七、体检
体检在复试时统一进行,体检标准按《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执行。
八、招生咨询和联系方式
有关信息可在http://168.160.16.178/tabid/396/default.aspx(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教育培训页面下“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栏目)查询。
通讯地址:北京市复兴路15号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邮政编码:100038
咨询电话:010-58882329 联系人:郑老师
E-mail:qrzh@istic.ac.cn 传真:010-58882337
申诉电话:010-58882337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目录
单位代码:80901 单位名称: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地址:北京复兴路15号
联 系 人:郑老师 联系电话: 010-58882329 邮政编码:100038
专业(代码) | 研 究 方 向 | 考 试 科 目 | 复试科目 | 研 究 内 容 | 导师对学生基本要求 |
图书馆学 (120501) | 01 数字资源建设 02知识组织与知识评价 03 科技档案管理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3 数学三 ④804信息资源管理 | 综合考试 | 数字图书馆体系研究;文献搜索与知识服务研究、数字资源评估规划、信息检索、资源发现系统构建; 知识评价与文献计量学、高被引分析与文献多维分析、用户行为分析; 信息组织的理论与应用研究;分类法、叙词表、关联数据、本体构建研究; 科研档案管理,电子文件管理、科技计划项目档案; 数字出版与传播、元数据与文献信息标准研究。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图书馆学、档案学、出版学、电子商务和理工科有计算机专业背景者优先 |
情报学 (120502) 情报学 (120502) | 01 国家科技报告制度 02 知识链接与知识管理 03 知识工程与知识发现 04 数字图书馆工程 05科技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 06 科技大数据关键技术应用服务研究 07 多语言处理与应用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3 数学三 ④806计算机理论与应用 | 综合考试 | 国家科技报告制度:国家科技报告制度建设理论与实践,科研档案管理,科技管理政策,政府信息公开与知识产权研究。 知识链接与知识管理:科研关系网络与知识关联,知识管理; 语义网、数据库设计与构建、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 知识工程与知识发现:语义网相关技术研究、知识工程与知识管理相关技术研究、结合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知识组织工具研究与开发、多种知识组织系统的集成服务体系架构设计与实现、知识组织系统在自动标引系统中的应用等。 数字图书馆工程:对数字图书馆系统结构、分布系统互操作与集成、个性化知识化数字信息服务、数字信息资源长期保存、机构与领域综合知识环境等进行系统的应用研究,重点在语义网与关联数据、智能信息检索、跨领域信息集成、数字知识资源环境构建等方面开展应用试验。 科技管理信息化建设:开展信息系统规划设计、业务规划、数据规划、数据架构、数据模型等研究。 科技大数据关键技术及应用服务研究:开展科技大数据的语义聚合与知识图谱构建研究;开展科技大数据的关键分析技术及可视化技术研究。 多语言处理与应用:建立科技文献文本内容理解所需要的多语言数据基础。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数据挖掘、文本内容理解等技术处理来自不同领域、不同类型、不同语言的知识资源。具体包括:词法分析、句法分析、语义分析、文本生成、语音识别、多语术语抽取、自动文摘、领域本体自动构建、专业语料库建设、多模态数据处理、舆情分析、智能搜索、机器学习、机器翻译等。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计算机科学、图书馆学、系统工程、管理科学工程、科技管理背景优先。 |
08 前沿领域分析与专利分析 09 科技战略与科技政策 10 技术创新、科技政策、社会发展 11 情报分析方法 12 科学计量学理论与应用 13 科技评价应用研究 | ① 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1英语一 ③ 303数学三 ④ 808信息分析方法 | 综合考试 | 前沿领域分析与专利分析:以专利和文献为基础进行科技前沿、重点科技领域的评价与预测研究,以未来学理论为支撑利用模型工具进行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测研究。 科技战略与科技政策:以科技政策与管理的理论与方法为基础,开展科技政策、科技管理、科技战略以及科技与经济等相关研究。 技术创新、科技政策、社会发展:针对开放科学趋势下,科研数据可获得性大大提高的发展趋势,探索大数据背景下传统情报分析方法的应用以及新情报分析方法的开发,以技术情报分析、基于文献的知识发现、以及产业技术关联为重点研究方向。 科学计量学理论与应用:应用梳理统计和计算技术等方法对科学活动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科学指标,运用定量方法描述科学体系的结构,解析科学系统的内在运行机制,揭示科学发展的时空特征,探讨科学活动的定量规律性。 科技评价应用研究:选择科研绩效评价、科技期刊评价、人才评价作为主要研究方向。 | 信息管理及信息系统、理工、计算机相关专业、经济管理或语言类学科专业背景优先; |
信息资源管理 (1205Z1) | 01 信息资源增值利用 02 信息资源开放与共享 03 信息与情报工程 | ① 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1英语一 ③ 303数学三 ④ 804信息资源管理 | 综合考试 | 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以信息资源的增值服务为目标,研究信息资源的采集、处理、存储、分析、共享与服务的理论与技术,以满足个人、组织在从事各种社会活动的过程中的信息需求。 | 理工科专业背景、计算机科学、系统工程、管理科学工程背景优先。 |
竞争情报 (1205Z2) | 01 企业竞争情报 02 产业竞争情报 03 技术竞争情报 | ① 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1英语一 ③ 303数学三 ④ 808信息分析方法 | 综合考试 | 企业竞争情报:以上市公司为重点研究对象,以企业竞争情报理论方法、竞争情报系统、竞争情报管理等为重点研究方向。 产业竞争情报:以产业竞争情报理论方法、产业竞争分析、产业竞争战略与政策、产业安全、国家与地区产业竞争情报等为重点研究方向。 技术竞争情报:以技术竞争情报理论方法、技术机遇识别、技术评价、技术预见、产业技术战略与政策、国家与地区技术竞争情报等为重点研究方向。 | 信息管理或理工科专业背景优先; |
注:图书馆学、情报学、信息资源管理、竞争情报共招生35名(含推免生)。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2017年9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