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航空发动机交叉学科班招生简章
一、项目背景
航空发动机是典型技术密集和高附加值高科技产品,是当今世界上最复杂的机械系统之一,具有“多学科交叉、多专业综合”复杂系统工程特点。目前,我国航空发动机正处于从“测仿研制”向“自主发展”转变的关键阶段,对航空发动机人才的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和解决复杂系统问题的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在此关键时期,如何培养具有多学科交叉背景的航空发动机高层次人才是推动航空发动机发展的关键因素。航空发动机协同创新中心是国内唯一一所以航空发动机为研究目标的协同创新中心,集中了与发动机相关的设计、加工、材料、控制、制造等各个不同学科。为交叉学科创造了有利的环境。
依托先进航空发动机协同创新中心,将招收以围绕航空发动机关键科学问题和技术瓶颈为研究目标的具有交叉学科特点的航空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
二、拟授证书
(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工程专业硕士学位证;(2)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证。
三、培养方式
学制两年半,其中:
(1)实行北航校内双导师制,双导师中有一名导师来自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双导师必须来自不同的二级学科。
(2)学生学籍由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统一管理,修满交叉学科班所要求的全部学分。本科非航空发动机专业的学生必须完成航空发动机原理和航空发动机结构两门课程的学习。其他课程以主责导师规定为准,需满足交叉学科班培养方案。
(3)在双导师指导下完成硕士论文,论文必须与航空工程专业相关。
四、项目管理
项目依托单位:先进航空发动机协同创新中心、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费用:按照北航专业硕士标准,正常享受各类奖学金评选。优秀学生有机会获得协同创新中心相关奖学金支持。
五、2019年招生方式
招生计划:30人。
校内导师:见下表。
学院名称 | 所在学科 | 导师名单 |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陶智、丁水汀、林宇震、邹正平、马宏伟、徐国强、李晓东、刘宝杰、陆利蓬、桂幸民、王强、杜发荣、李琳、黄勇、杨晓奕、吕品、罗翔、吴宏、闻洁、刘火星、李秋实、宁方飞、严明、邓宏武、柳阳威、王洪伟、许全宏、于贤君、侯安平、朱剑琴、全永凯、宋西镇、袁巍、李海旺、孙大坤、陈江、甘志文、王娟、陈龙飞、李挺、方剑、张伟昊 |
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 孙晓峰、王延荣、王荣桥、洪杰、景晓东、闫晓军、方韧、王曦、王建军、申秀丽、金捷、唐海龙、杨晓光、樊江、齐红宇、石多奇、马艳红、胡殿印、陈敏、张弛、王晓宇、覃道亮、金东海 |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材料学 | 钟群鹏、马朝利、张铮、赵子华、吴素君、骆红云、 |
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 | 机械电子工程 | 王少萍 |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 袁梅、于劲松 | |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 林岩、宋华 | |
导航制导与控制 | 杨凌宇 | |
计算机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马殿富、曹庆华、吴际、高小鹏 |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 | 机械电子工程 | 周正干 |
航空宇航制造 | 赵罡、郎利辉 | |
机械制造 | 陈志同 | |
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 | 交通运输 | 张曙光、吴江浩、刘晓锋、刘传凯、潘强 |
可靠性与系统工程学院 | 航空宇航安全性与可靠性工程 | 张卫方、侯文魁、姚军、黄敏 |
复试要求:
参见我院网站:sepe.buaa.edu.cn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201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须知》
咨询电话:
张老师 010-82317436,zhangdan@buaa.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