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微信
朋友圈
QQ
微博
取消

文章详情

当前位置:海文考研简章目录正文

温州大学2017年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916心理健康教育考试大纲

2020-03-09 13:04 1656 来源:海文考研
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业务课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心理健康教育              科目代码: 916            
一、 考试性质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是为高等学校招收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其中,心理健康教育属我校进行命题的考试。它的评价标准是高等学校优秀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较扎实的心理健康教育基础知识。
二、参考书目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原理、操作与实务》(修订版)陈家麟,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年
三、评价目标
心理健康教育在考查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注重考查考生灵活运用这些基础知识观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应能熟练掌握和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根据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案例总结归纳出相关的规律和结论。
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答卷方式:闭卷、笔试
答题时间:180分钟
试卷满分为150分
四、考试内容范围
第一章 心理健康及其标准
第二章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概论
第三章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体系
第四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
第五章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第六章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和方法(一):专门课程
第七章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和方法(二):学科渗透
第八章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和方法(三):寓于活动
第九章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和方法(四):优化环境
第十章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和方法(五):运用网络
第十一章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和方法(六):心理咨询
第十二章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心理诊断工作
第十三章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档案工作
第十四章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管理工作
第十五章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价工作
 
 
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业务课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教育管理学                科目代码: 913              
一、 考试性质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是为高等学校招收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其中,教育管理学属我校进行命题的考试。它的评价标准是高等学校优秀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较扎实的学校管理学基础知识。
二、参考书目
  《教育管理学》21世纪高等继续教育精品教材,罗双凤、叶安珊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
三、评价目标
教育管理学在考查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注重考查考生灵活运用这些基础知识观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应能熟练掌握和理解学校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根据教育管理学的相关案例总结归纳出相关的规律和结论。
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答卷方式:闭卷、笔试
答题时间:180分钟
试卷满分为150分
四、考试内容范围
第一章教育管理学概论
第二章教育管理学的理论基础
第三章教育管理体制
第四章教育发展战略规划
第五章教育法律
第六章教育政策
第七章教育经费与教育财政
第八章教育领导与决策
第九章课程管理
第十章教学管理
第十一章教师管理
第十二章学生管理

 

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业务课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课程与教学论             科目代码: 915            
一、 考试性质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是为高等学校招收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其中,《 课程与教学论 》科目属我校进行命题的考试。它的评价标准是高等学校优秀毕业生能达到的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较扎实的基础知识。
二、 参考书目
1 .《课程与教学论》 , 张华 ,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 年 11 月第 1 版
2. 《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钟启泉、郭允 漷,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3 年 7 月版
三、 评价目标
《 课程与教学论》是一门包括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历史发展、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的基本模式、课程与教学的目标,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的选择,课程与教学的组织、课程实施与教学过程,课程与教学的评价以及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势等内容的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课程和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试卷结构:试卷包括名词解释、问答题,论述题、设计题或材料题。其中名词解释30分,问答题60分,论述题、设计题或材料题2题,每题30分,共150分。
答卷方式:闭卷、笔试
答题时间:180分钟
试卷满分为150分
四、考试内容范围
第一章 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历史发展 
  第一节 课程研究的历史发展 
  第二节 教学研究历史发展 
  第三节 课程与教学的涵义 
  第四节 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第二章 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的基本模式 
  第一节 课程开发的基本模式 
  第二节 教学设计的基本模式 
  第三章 课程与教学的目标 
  第一节 课程与教学目标的涵义与功能 
  第二节 课程与教学目标的涵义与功能 
  第三节 课程与教学目标的确定 
  第四章 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的选择 
  第一节 课程内容的选择 
  第二节 教学方法的选择 
  第五章 课程与教学的组织 
  第一节 课程组织的涵义与基本标准 
  第二节 课程组织的基本取向 
  第三节 课程类型及其组织结构 
  第四节 教学组织 
  第六章 课程实施与教学过程 
  第一节 课程实施的涵义与研究价值 
  第二节 课程实施的基本取向 
  第三节 课程实施的基本模式 
  第四节 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 
  第五节 课程实施与教学设计 
  第七章 课程与教学的评价 
  第一节 课程与教学的评价的涵义 
  第二节 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历史发展与取向 
  第三节 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功能与类别 
  第四节 课程与教学评价的模式观 
  第八章 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势 
  第一节 课程研究与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第二节 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势 

 

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业务课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学前教育学                科目代码: 917              
一、 考试性质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是为高等学校招收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其中,学前教育学属我校进行命题的考试。它的评价标准是高等学校优秀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较扎实的学前教育学基础知识。
二、参考书目
《学前教育学》、梁志燊编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三、评价目标
学前教育学 在考查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注重考查考生灵活运用这些基础知识观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应能熟练掌握和理解 学前教育学 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根据 学前教育学 的相关案例总结归纳出相关的规律和结论。
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答卷方式:闭卷、笔试
答题时间:180分钟
试卷满分为150分
四、考试内容范围
第一章 学前教育理论的建立及主要流派 
第二章 学前教育的社会因素分析 
第三章 现代社会与学前教育 
第四章 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 
第五章 学前教育的新观念 
第六章 学前各年龄儿童的心理特征与教育要领 
第七章 托儿所的保育与教育 
第八章 幼儿园教育 
第九章 幼儿园的活动 
第十章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 
第十一章 学前教育社区化的发展趋势

 

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业务课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 现代教育技术               科目代码: 914          
一、 考试性质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是为高等学校招收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其中,现代教育技术属我校进行命题的考试。它的评价标准是高等学校优秀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较扎实的教育技术学基础知识。
二、 参考书目
《教育技术学》作者: 何克抗 , 李文光  编著;出  版  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 年
  二、考试内容范围
掌握并运用教育技术学AECT94定义,并能按定义逻辑,掌握教学资源、教学过程、教学系统设计、教学系统开发、教育技术运用、教育技术管理、教学资源与教学过程评价和教育技术的发展与教育改革的深化等八方面的基本原理与运用规律,并能联系教育技术运用实际来分析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有效性与发展趋势。
三、 评价目标
教育技术学在考查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注重考查考生灵活运用这些基础知识观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应能熟练掌握和理解教育技术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及基本应用等,根据相关教育技术的运用,了解教育技术运用的规律和结论。
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答卷方式:闭卷、笔试
答题时间:180分钟
试卷满分为150分
四、考试纲要
(一)教育技术学的基本概念
  1.AECT ’94教育技术定义 
2. 教育技术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取向
3. 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
(二)教学资源
1. 教学资源概述
2. 教学资源的含义与类型
3. 教学媒体的含义、特性、分类
4. 教学媒体的选择依据
5. 因特网上的教育信息资源
6. 网络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
(三)学与教的过程
1. 学习过程的含义、学习目标的分类
2. 学习过程模型和影响学习过程的主要因素
3. 教学过程的含义及构成要素
4. 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5. 教学的组织形式
6. 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
(四)教学系统设计
1. 教学系统的概念与结构模型
2. 影响教学系统设计发展的主要因素
3. 教学系统设计的理论和模式
4. 以“教”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模式
5. 以“学”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模式
6. 教学设计的新理论框架—活动理论
(五)教学系统开发
1. 教学系统开发技术与模式
2. 课程开发
3. 现代教学媒体材料的开发
4. 智能教学系统开发
5. 集成化教学系统开发
(六)教育技术运用
1. 教育技术运用的内涵
2. 学习资源的应用
3. 基于web的网络教学系统的应用
4. 信息化教育形式的教学应用
(七)教育技术管理
1. 学习资源的管理
2. 教学过程的管理
3. 项目的管理
4. 知识的管理
(八)教学资源与教学过程评价
1. 学习资源的评价
2. 学习过程的评价

 

 

上一篇:温州大学教育学院2017硕士研究生招生333教育综合考试大纲 下一篇:西南大学广东顺德“智能产业工程师计划”联合培养项目招生章程
关键词: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免费获取考研大礼包

称呼
手机号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邮箱
学历
微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