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教育部2026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文件,我校2026年继续招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硕士研究生(以下均简称骨干计划硕士研究生)。具体要求如下:
一、招生专业及招生计划
我校计划招生41人(含南疆高校教师专项4人),学习方式为全日制。依据教育部文件要求,我校2026年将专项计划全部安排在部分理工类专业和民族学专业(仅限南疆高校教师专项),具体招生专业及拟招生人数详见附件。
二、招生对象
1.生源地在内蒙古、广西、西藏、青海、宁夏、新疆(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6个省区的少数民族考生,以及在上述地区工作满3年以上,报名时仍在当地工作的汉族考生。
2.生源地在重庆、贵州、云南、甘肃等4个省市的少数民族考生,以及吉林、湖北等2省的民族自治地方和边境县(市)的少数民族考生。以及在上述地区国务院公 布的民族自治地方工作满3年以上,报名时仍在民族自治地方工作的汉族考生。
3.在内地西藏班、新疆班承担教学和管理任务的教职工;在西藏工作且满5年以上的“非西藏生源定向西藏就业计划”毕业生;报考南疆高校教师专项的全国各族考生。
三、报考条件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纪守法,品德良好。
(三)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我校规定的体检要求。
(四)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等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录取当年入学前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及以上人员(毕业后到录取当年入学前,下同),网上确认前须修完报考相关专业10门及以上本科主干课,且国家大学外语四级考试分数达到及格线或通过全国英语等级考试三级,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4.已获硕士、博士学历或学位的人员。
(五)获得骨干计划资格。各生源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是考生报考资格审核确认的责任主体。网上报名结束前考生须同所在省(市、自治区)教育主管部门联系,通过骨干计划数字化管理平台完成申请及资格审核工作。报考骨干计划硕士研究生的考生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实行“自愿报考、统一考试、单独划线、择优录取”,报考骨干计划硕士研究生的考生不再享受其他初试加分和照顾政策,不得兼报其他专项计划。
四、考试录取
学校将在国家分数线基础上,结合生源、招生计划、复试比例等情况,自主确定本单位考生初试成绩要求(分学科门类或学科专业的总成绩、单科成绩要求)等及其他学术要求。复试原则上采取差额形式,合格生源不足的,按实际合格生源数组织复试。继续实施南疆高校教师专项计划,招生对象不限于民族地区、不限民族,毕业后定向到南疆地区就业,重点保障南疆高校师资队伍建设。除南疆高校教师专项外,其他骨干计划录取考生中,汉族比例原则上不得超过20%;学校将据此要求,根据生源、招生计划等情况,确定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中汉族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和录取要求。
学校在本单位招委会的统一领导下,按照教育部有关招生政策规定及辽宁省级招委会的管理和实施办法,根据招生计划、复试录取办法以及考生考试综合成绩、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情况、身心健康状况等择优确定拟录取名单。对西藏、新疆和四川、云南、甘肃、青海四省藏区以及云南怒江、四川凉山、甘肃临夏等地的考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被录取考生须与招生单位、工作所在单位(仅限在职考生)、生源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通过骨干计划数字化管理平台在线签订三方(或四方)定向就业协议书。考生报名后的在职/非在职信息发生变化的,按照录取时的实际情况签订协议。被录取在职考生入学不迁转户口。
五、其它
(一)骨干计划硕士研究生与其他普通类招生计划录取硕士研究生实行统一标准、统一要求、统一管理,不降低培养、管理标准。涉及骨干计划硕士研究生修业年限、培养经费、学业奖助等在校期间教育管理服务各类事项,与其他普通类招生计划录取硕士研究生一致,按学校有关规定执行。
(二)骨干计划硕士研究生录取类别均为定向就业,非在职考生人事档案转入我校,在职考生人事档案由定向单位保管。户口,人事档案及党团组织关系按学校有关规定办理。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学费、住宿费等按国家及我校相关规定缴纳。我校将按照国家及我校的有关规定对符合条件的学生给予奖励资助。
(三)骨干计划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履行定向协议回定向地区和单位就业。在职研究生落实毕业去向至原工作单位;非在职研究生落实毕业去向至定向地区就业单位;毕业离校时仍未就业的非在职研究生落实毕业去向至定向省区市毕业生就业工作主管部门。毕业研究生档案转回原工作单位、就业单位或定向省区市毕业生就业工作主管部门。
(四)未经生源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在职研究生原工作单位同意,骨干计划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和服务期内不得报考博士研究生;经生源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在职研究生原工作单位同意,骨干计划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和服务期内可报考骨干计划博士研究生并签订骨干计划博士研究生定向协议书,毕业后服务年限按新协议重新计算。
(五)学校将根据协议签订等情况发放录取通知书。对已录取的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一经查实立即取消考生录取资格。
本简章如有与教育部出台的招生政策不符,以教育部的相关政策为准。
通信地址:沈阳市和平区文化路三巷11号东北大学
联系部门:东北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
邮政编码:110819
联系电话:024-83687556
办公邮箱:neuyzb@mail.neu.edu.cn
附件:
学院名称 |
专业代码及名称 |
拟招生人数 |
备注 | |
理学院 |
070100 |
数学 |
1 |
|
理学院 |
070200 |
物理学 |
1 |
|
理学院 |
070300 |
化学 |
1 |
|
理学院 |
080100 |
力学 |
1 |
|
理学院 |
085602 |
化学工程 |
1 |
|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
080200 |
机械工程 |
1 |
|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
080700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1 |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080500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1 |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085601 |
材料工程 |
1 |
|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085401 |
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含量子技术等) |
1 |
|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085406 |
控制工程 |
1 |
|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085410 |
人工智能 |
2 |
|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085801 |
电气工程 |
1 |
|
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 |
080104 |
工程力学 |
1 |
|
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 |
081400 |
土木工程 |
1 |
|
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 |
081600 |
测绘科学与技术 |
1 |
|
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 |
081800 |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
2 |
含南疆专项1 |
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 |
085701 |
环境工程 |
1 |
|
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 |
085702 |
安全工程 |
1 |
|
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 |
085705 |
矿业工程 |
2 |
|
医学与生物信息工程学院 |
085409 |
生物医学工程 |
1 |
|
软件学院 |
085405 |
软件工程 |
3 |
含南疆专项2 |
生命科学与健康学院 |
071000 |
生物学 |
1 |
|
江河建筑学院 |
081300 |
建筑学 |
1 |
|
江河建筑学院 |
083300 |
城乡规划学 |
1 |
|
冶金学院 |
080600 |
冶金工程 |
1 |
|
冶金学院 |
080700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1 |
|
冶金学院 |
085603 |
冶金工程 |
1 |
|
冶金学院 |
085701 |
环境工程 |
1 |
|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
085402 |
通信工程(含宽带网络、移动通信等) |
1 |
|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
085404 |
计算机技术 |
1 |
|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
085410 |
人工智能 |
2 |
|
秦皇岛分校 |
030400 |
民族学 |
1 |
仅限南疆专项 |
秦皇岛分校 |
085408 |
光电信息工程 |
1 |
|
机器人科学与工程学院 |
085510 |
机器人工程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