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微信
朋友圈
QQ
微博
取消

文章详情

当前位置:海文考研简章目录正文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综合地质学考试大纲

2022-09-30 13:41 1863 来源:海文考研

一、《近代海洋地质学》

    近代海洋地质学是海洋地质学各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课程。本课程主要介绍了海洋地球物理及其地质应用,地壳结构模型的新认识,板块构造及地体学说,西太平洋大陆边缘的发展演化历史,沙坝泻湖沉积体系,海岸陆架的沉积动力学,海底岩石学,海底多金属结核及热液矿床以及海底工程地质等不同研究领域的研究方法、研究进展、和一些应用研究实例。要求考生掌握以下主要内容:

    1. 绪论

    海洋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及其主要研究对象;海底地貌学、海洋地球物理学、海底构造地质学、海洋沉积学、海底矿产地质与海洋工程地质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与调查手段。

    2. 古地磁、大洋磁场及海洋重力

    岩石磁性参数、磁异常条带、重力异常等相关概念;最近五百万年以来的极性事件;海洋重力改正的主要方法。

    3. 海洋岩石圈

    标准洋壳结构及其与陆壳的主要区别;深海钻探计划的主要学术成就;海洋岩石圈的演化模式;海底热流的分布规律;海洋地壳内的热液循环;洋壳内部构造典型剖面的组成。

    4. 板块构造理论与地体学说

    板块边界类型;板块俯冲作用引起的重要地质现象;全球板块的划分;板块构造存在的证据,包括大洋中脊、转换断层、海沟、岛弧、俯冲带、蛇绿岩、大洋地壳年龄的对称分布等;地体的主要类型;地体增生作用的方式;海底扩张说。

    5. 沙坝泻湖沉积体系

    沙坝沉积体系发育的环境条件及其沉积特征;泻湖沉积体系类型及其沉积环境;沙坝泻湖的沉积层序(海进型、海退型)。

    6. 近岸带及陆架动力沉积作用

    海岸带按潮差的分类及其特征地貌单元;潮坪沉积物分带;浪控近岸带剖面的主要组成;近岸带系统的主要模型类型;陆架泥沙搬运的主要形式。

    7. 洋底岩石

    上地幔的组成;大洋玄武岩的类型;夏威夷群岛玄武岩的分类;拉斑玄武岩的主要矿物组成;岛弧区火山喷发方式及产物;岛弧拉斑玄武质系列的岩石类型及成分特点;

    8. 深海底金属矿产

    锰结核的主要矿物和化学成分特点;太平洋锰结核的主要富集区域;富钴锰结壳的概念及其矿物成分特征;海底热液矿床的成矿模式;海底热液矿床的分类;热液硫化物矿床的主要分布区。

    9. 海洋工程地质环境

    土的三种天然固结状态;超固结土的主要形成原因;沉积物物理力学参数;海底土的液化性、触变性和蠕变性;影响海底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海底不稳定地质现象的种类;生长断裂、底辟现象的发生机理;海洋工程地质调查的主要内容和方法;海洋工程地质评价的内容及基本成果图件。

 

    二、《沉积岩石学》

    沉积岩石学是地质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课程内容主要由沉积岩和沉积相两部分组成。要求考生掌握沉积岩形成的基本机理、沉积特征及陆源碎屑岩、碳酸盐岩和其它岩类的特征、成因及分布;掌握陆相、过渡相和海相组常见的相类型、相标志及其沉积环境特征。详细如下:

    1. 沉积岩的形成与演化

    沉积岩的基本概念,如沉积岩、沉积岩石学等;沉积岩石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沉积岩的分类;风化作用及风化产物;沉积岩原始物质的形成、沉积物搬运和沉积作用;沉积后作用的基本类型及其阶段的划分。

    2. 碎屑岩

    碎屑岩的成分类型;碎屑颗粒的结构特征及胶接类型;粒度分析的主要方法和粒度参数计算方法;碎屑岩各种构造的定义及成因;砾岩的成因分类;砂岩的分类;粘土岩的分类和沉积后变化;压实和压溶作用、胶结作用、交代作用、溶解作用与次生孔隙等的基本概念;碎屑岩成岩阶段划分及其主要标志。

    3. 碳酸盐岩

    碳酸盐岩基本概念;碳酸盐岩的结构组分与构造;石灰岩的结构分类及主要类型;碳酸盐沉积物沉积后作用的主要类型、环境及特征;碳酸盐岩的成岩序列和成岩阶段划分。

    4. 沉积相

    沉积相及其相关的基本概念;冲积扇、河流相、湖泊相、三角洲相、海相、浊流相等主要沉积相的基本沉积特征及其识别标志;湖泊、三角洲、河口湾和海相沉积环境特点及其沉积作用;海相碎屑岩沉积模式;沉积物重力流形成的基本条件和类型;事件沉积作用;地质历史中的沉积作用及其主要控制因素。

 

    三、《构造地质学》

    构造地质学是地质学的三大重要支柱学科之一,也是地质学各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课程。构造地质学研究固体地球岩石圈范围内结构构造、形成演化过程及规律,并为找矿勘探、能源开发、地震减灾、地质环境优化等提供科学依据。它以地壳和岩石圈物质的结构构造演化为中心,以研究岩石的变形和形成机制为主,结合其它方法,在中小尺度上研究岩石圈的组成、构造现象的演变规律。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地质体产状与沉积层构造、力学分析基础、褶皱、节理、断层、劈理与线理、等内容。要求考生准确掌握构造地质学各种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与室内研究方法,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具体问题的基本能力。详细如下:

    1. 绪论、地质体的基本产状与沉积层构造

    构造地质学的内涵;地壳、岩石圈的概念;固体地球的层圈式结构和构造层次;地质体产状的基本概念、要素与测量方法;沉积岩层的原生构造;地层的连续与缺失;平行不整合、角度不整合的概念。

    2. 地质构造分析的力学基础

    外力、内力、应力概念;影响岩石力学性质的主要因素;岩石变形的微观机制(碎裂作用、晶内滑移、位错、蠕变等)。

    3. 节理与褶皱

    节理、褶皱的概念及分类;褶皱的形成机制及成因类型特征;不同地质背景上发育的节理,包括与褶皱、断层、区域构造有关的节理的特征。

    4. 断层

    断层的概念及几何要素;断层的分类;正断层、逆断层、平移断层概念、特点和形成机制;断层岩、断层效应的概念;断层的识别标志与观测方法;确定断层形成时限的各种标志和方法。

    5. 岩浆岩体的构造

    岩浆岩体的产状;岩浆岩体的原生构造如侵入岩体的流面、流线、原生塑性构造等,以及喷出岩体的流纹构造、流面、流线、气孔与杏仁构造、枕状构造、柱状节理等;岩体接触关系。


上一篇: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考试大纲 下一篇: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自控原理(含现代控制理论)考试大纲
关键词: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免费获取考研大礼包

称呼
手机号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邮箱
学历
微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