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人会议齐聚云端,共谋海洋信息发展 ——2020海洋信息国际论坛顺利举办
全球抗疫的非常时期,国际论坛首次开启了网络视频国际学术会议新模式。4月10日至11日,主题为“心之海洋,梦之云端,共谋海洋信息发展”的2020海洋信息国际论坛在云端顺利举办,本次论坛由哈尔滨工程大学、水声技术重点实验室、海洋信息获取与安全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海洋信息技术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联合主办。
来自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俄罗斯、德国、瑞士、土耳其、新加坡、巴基斯坦、中国大陆、中国香港及中国台湾等13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跨越国界、跨越时差,与同时在线的中国工程院机械运载学部主任姬学等1000余名国内外学者齐聚云端,进行了41场精彩纷呈的学术报告,展示了国际海洋信息领域最新研究动态和成果,共享一场海洋信息科学技术的饕餮盛宴。
哈工程校长姚郁在开幕式上致辞道:“哈尔滨工程大学努力打造海洋信息学科群,并将其列为学校重点建设的四个学科群之一,致力于培养海洋信息领域一流的科学家、行业领军人才和工程师。历经5年的建设,通过开展海洋信息学科领域的前沿创新研究,组织跨学科、跨领域的学术交流,产学研用深度合作,带动海洋工程领域的技术融合等系列举措,海洋信息学科群业已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上取得了初步成效。今后,学校会继续投入资源支持海洋信息学科群建设,进一步在海洋信息领域开疆拓土,建设海洋信息高素质人才培养和高水平科学研究高地,引领智慧海洋发展。”
大会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德森教授表示:疫情期间采用这种特殊的大规模云端会议交流方式创造了国际海洋信息学术交流的新模式,更有利于增进相互之间的了解和深入合作,希望大家携起手来共同推动海洋信息事业的发展,造福全人类。
本次论坛为期两天,10日为国际学术交流日,按地域划分为北美、亚太和欧洲三个研讨专区;11日为国内学术交流日,按海洋信息系统技术、海洋信息对抗技术、海洋信息装备技术和海洋信息通用技术划分为四个研讨专区。
在国际学术交流中,来自俄罗斯科学院、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美国哈佛大学、英国南安普顿大学、英国约克大学、法国勒芒大学、加拿大渥太华大学、国立台湾大学、土耳其阿莫尔森国防技术公司等18个单位的21位国际专家学者就水声通信系统、水面无人船调查、水下光学应用、光纤传感器、海洋遥感、自主式水下机器人、水下探测、无线接入技术、无人船监测海洋动物、海洋物理、海洋声传播、海洋动物声学、全双工水声通信和海洋设备供电等方面进行了学术报告;国内学术交流中,来自中国船舶工业系统工程研究院、中船重工715研究所、上海船舶电子设备研究所、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华北电力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等多家国内海洋信息方向权威科研单位的20位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研讨了海洋传感器、海洋声学复合材料、海洋信息监测、声学探测和定位、水下磁探测、惯性组合导航、海洋信息人工智能等研究方向。
其中,会议东道主学者代表殷敬伟教授介绍了哈尔滨工程大学在极地海洋信息热点问题中的最新研究进展,分享了他的团队围绕极地声学物理基础研究、水声技术与设备以及参加北极科考活动,展示了极地特殊环境下的声学特性及探测、通信等技术进展和试验验证成果;俄罗斯科学院院士、远东分会副主席、俄罗斯科学院太平洋研究所所长格里格瑞·多尔金科教授分享了基于低频水声发射机和地震声信号的沿海接收系统的研究进展,他认为,该系统对于揭示低频水声信号在深度减小的层架上的传播规律以及转换成地震声信号并进一步在地壳中传播的规律具有重要意义;中国船舶工业系统工程研究院行业总师、学科带头人何元安研究员阐述了我国智慧海洋工程背景,并针对海洋信息化的短板弱项,提出了我国智慧海洋工程的体系架构,这将为打通我国海洋信息感知、传输、分析和智能应用的整体链路提供有效支撑。
作为国内海洋信息学科发展的牵头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非常注重学术交流和推广,始终致力于为广大专家和学者提供沟通交流的机会和平台。在当下疫情防控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本次论坛尝试在线举办,跨越了地域的限制,突破了疫情的封锁,汇聚千余中外专家学者于云端,为全球的海洋信息研究领域提供了沟通的纽带,为国际学术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借鉴,对海洋信息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