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学+竞赛”我校经济学院国贸系打开实践教学新模式! |
2020-04-13 08:06 天财官微 |
|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要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部也多次出台文件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为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打造“金课”,加快“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建设,我校经济学院国贸系不断探索,依托国贸系大学生学术工作站、商务案例精英挑战赛、商务谈判比赛等,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与课堂教学相融合。 |

疫情期间,在经济学院统一部署下,响应教育部“疫情防控期间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要求,经济学院国贸系教师精心组织专业课教学,充分利用各种线上资源组织教学,积极探索教学模式创新。专利检索与分析是国际技术贸易与国际技术贸易(双语)课程的重要教学内容,以往教学安排中,通常由任课教师安排学生分组完成检索分析并形成研究报告。但这种模式在疫情期间很难施行。为保证实践环节教学效果,课程组教师经过多次研讨,并经系负责人批准,决定本学期国际技术贸易教学中,依托智慧芽信息科技(苏州)有限公司主办的2020首届“智慧芽杯”院校专利分析大赛平台,充分利用智慧芽PATSNAP平台开展专利检索与分析培训、实践和考核,探索比赛与课堂教学相融合的实践教学新模式。


3月19日至4月12日,国际技术贸易课程组安排专门课时,指导学生报名参加比赛,通过智慧芽在线视频课程平台学习专利检索和分析知识,参加初赛答题。智慧芽公司将我校学生成绩的后台数据提供给任课教师。初赛结束后,学生借助智慧芽PATSNAP平台开展专利检索与分析,向任课教师提交专利分析报告。初赛成绩和专利分析报告打分均作为学生课程成绩的组成部分。

2020首届“智慧芽杯”院校专利分析大赛由智慧芽公司主办,共有包括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同济大学等全国400余家机构的2000多名选手参加。初赛中,国贸系共有10名参赛同学入围大众组复赛,他们将在后面两周中完成并提交复赛研究报告。同学们通过参加培训和比赛,对专利基础知识、专利授权前景预判、专利检索工具和方法、专利分析报告撰写等进行了系统学习,提升了学习能力、分析能力和研究能力。

经济学院历来重视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注重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培养,借助大学生学术工作站、商务案例精英挑战赛、商务谈判比赛等多种途径提升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此次国际技术贸易课程的“课堂教学+竞赛”模式是经济学院在实践教学领域的一次有益尝试。学院将进一步挖掘多元化的实践教学模式,促进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分析能力和研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