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微信
朋友圈
QQ
微博
取消

文章详情

当前位置:海文考研院校动态正文

安徽建筑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2020-02-28 20:08 1824 来源:海文考研

安徽建筑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805 授予学硕士学位)

一、学科专业/领域简介

材料科学与工程为安徽省省级博士点立项建设单位建设学科。本学科点依托学校土建类学科专业优势密围绕“大土建”所涉及的建筑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开展材料结构与性能的理论和工程应用研究,已形成建筑结构与功能材料、功能高分子与化学建材、环境功能材料和材料加工工程建筑与土木工程材料的学科特色和研究方向,其中材料学为安徽省重点学科。

二、培养目标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按照一级学科培养。硕士学位获得者应能系统、深入地掌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的现状、发展动态和国际学术研究的前沿;能开展具有较高学术意义或实用价值的科研工作,并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成果;能在材料的设计、合成、改性、加工成型及应用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设计、经济管理等方面工作;能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交流的能力;身体健康。

 三、研究方向

1、建筑结构与功能材料

1)水泥低能耗制备与高效应用

2)高性能混凝土微观结构与机理研究

3)矿产资源及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研究

2、功能高分子与化学建材方向

1)功能高分子设计、合成及改性技术研究

2)高分子材料高性能化的化学过程研究

3)水溶性高分子化学合成与功能化研究

3、环境与能源功能材料方向

1)功能纳米材料合成制备与应用研究

2)环境与能源功能材料分子设计与性能研究

3)化学光电薄膜与器件

4. 材料加工工程方向

1)无机非金属材料先进制造技术研究

2)高分子材料成型与加工技术开发

3)特种材料加工技术

四、学习年限

材料科学与工程硕士研究生实行学分制,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提前完成培养计划的研究生,可申请提前答辩和提前毕业;如遇特殊情况需要延期学习的,由研究生本人提出申请,经导师同意、学院审核、研究生部批准,可适当延长学习时间,但延长期最多不超过1年。

五、培养方式

培养方式实行导师负责制,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负有对研究生学科前沿引导、科研方法指导和学术规范教导的责任。同时,注意发挥导师团队集体培养的作用。做到政治与业务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工作相结合。既要使研究生系统掌握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又要使研究生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具有独立进行科学研究和相应的实践工作能力。要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充分发挥研究生的个人才能和特长。课程学习采取课堂讲授、自学辅导和讨论班等形式进行。

六、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硕士研究生课程分为学位课程(必修)和非学位课程(选修)两大类。学位课程包括公共学位课程、专业学位课程。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一般以课内18~20学时计1学分(外语类课程以33~36学时计1学分)。

学分的基本要求是:在论文答辩之前,必须修完不少于32个学分,其中课程学习环节不少于30学分,必修环节2学分。必修环节包括参加学术活动、文献阅读(1学分)和实践活动(1学分);课程学习环节包括学位课程不少于18学分,非学位课程不少于12学分。

1、 课程设置

 

课程

类别

课 程 名 称

学时

学分

考核学期

考核性质

备注

考试

考查

学位课

公共学位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6

2

 

 

 

 

必修

自然辩证法

18

1

 

 

 

 

第一外国语(一)

180

5

 

 

 

专业基础课

数理统计与随机过程

54

3

 

 

 

 

①数学二选一

②不少于3门和6学分;

数值分析

54

3

 

 

 

 

材料热力学

54

3

 

 

 

 

材料分析与表征

54

3

 

 

 

 

聚合物分子设计与合成

36

2

 

 

 

 

材料科学与工程

54

3

 

 

 

 

材料加工工程

54

3

 

 

 

 

专业课

高性能混凝土

36

2

 

 

 

 

①每个学科方向专业课不少于2门和4学分

②可多选;

水泥化学

36

2

 

 

 

 

聚合物结构与性能

54

3

 

 

 

 

功能材料

36

2

 

 

 

 

材料合成与制备

36

2

 

 

 

 

纳米材料结构与性能

36

2

 

 

 

 

 

材料表面与界面

36

2

 

 

 

 

材料加工数值模拟

36

2

 

 

 

 

材料流变学

36

2

 

 

 

 

弹塑性力学

36

2

 

 

 

 

高等有机化学

54

3

 

 

 

 

高分子材料成型技术

36

2

 

 

 

 

功能高分子

36

2

 

 

 

 

固体物理

54

3

 

 

 

 

结构化学

54

3

 

 

 

 

新型胶凝材料

36

2

 

 

 

 

聚合物改性与加工

36

2

 

 

 

 

生态环境材料

36

2

 

 

 

 

水溶性高分子

36

2

 

 

 

 

碳素材料

36

2

 

 

 

 

陶瓷成型技术

36

2

 

 

 

 

 

陶瓷封接技术

36

2

 

 

 

 

特种加工技术

36

2

 

 

 

 

现代混凝土技术

36

2

 

 

 

 

阻燃材料

36

2

 

 

 

 

必修环节

学术活动、文献阅读1学分

实践活动1学分

 

 

 

 

 

 

 

 

 

2、课程安排

1)研究生课程学习一年内完成;

2)研究生公共学位课程安排在第一学年内完成;

3)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非学位课原则上分别安排在第一、二学期完成;

4)研究生实践活动原则上安排在第四学期结束前完成。

七、学位论文与要求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重要环节。通过撰写学位论文,培养研究生从事科学研究和独立工作的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严谨踏实的学习态度。

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选定好研究课题,课题的选择应有明确的学术内涵,强调学术研究的方法训练,同时又具有应用前景,也可选择结合生产实践、解决实际问题的课题,鼓励学科交叉。课题要清晰明确,鼓励研究生提出新见解,通过研究有所发现、有所发明,对某个学科方向或技术领域有所推动;课题要有可行性,使论文提出的工作构想与思路能够在本校或国内有关单位的实验条件下取得足够的实验验证或揭示。课题工作量和难易度应适当,使研究生能在规定时间内取得预期成果。论文选题应结合本学科专业的科研课题进行,并且结合研究生的科研基础和个人特长。

学位论文必须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在论文题目确定后,用于论文工作的时间应不少于1年。论文撰写必须符合《安徽建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撰写要求》。

 

 

学院学位分委员会主任签字盖章:

                                        日期:              

上一篇: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网报初审情况 下一篇:安徽医科大学2020年接收推荐免试研究生章程
关键词: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免费获取考研大礼包

称呼
手机号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邮箱
学历
微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