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微信
朋友圈
QQ
微博
取消

文章详情

当前位置:海文考研院校动态正文

厦门日报:厦大翔安校区“八闽园”开园!将建成国内一流的大学植物园

2021-04-28 10:44 2364 来源:海文考研


“八闽园”内有不少现代的培育室,游人正在参观。(厦门日报记者 张江毅 摄)


建在厦门大学翔安校区的“八闽园”昨日开园,参与共建的福建省九市一区前来庆贺。

“八闽园”占地160亩,种植或展示着八闽各地特色植物和主要人文景观。厦门大学为它设计的目标是,建成国内一流的大学植物园。同时,作为教学、科研基地,它也是一座生态科学园。

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师生们,是“八闽园”的植物设计师。“总设计师”侯学良副教授说,作为大学里的植物园,必须具有大学特色,所以,从建设之初,它就立足于同时满足科研、教学、科普以及观光休闲的需要。

福建省内任何一个城市的人们走进“八闽园”,都能在这里找到自己家乡的影子,比如漳州的水仙花,泉州的刺桐,福州的榕树……

侯学良介绍,“八闽园”的植物种类设计达到1500种,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厦门市的野生植物种类也才1000种左右。这里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等门类齐全,师生们还模拟自然植物群落,恢复地带性植被。为了研究岸线和海岛生态系统修复,师生们造了湿地、沙地、盐碱地,研究耐旱、耐盐等植物。

“我们也有纯栽培品种。”侯学良向记者介绍了师生们与企业合作研究培育的朱顶红,颜色、花型、大小差异非常多。在这里,科研直接服务于教学。研究水稻遗传育种的王候聪教授,在这里“分”得了一块四亩地的“责任田”,带领科研人员研究种植优质常规水稻。他说,水稻种子来自厦大实验室,实验材料用于教学,学生们还可以来这里开展劳动教育,“一田多得”。

厦大方面表示,“八闽园”是校地深化合作结出的又一硕果。厦门大学将利用学科资源,在“八闽园”打造实践、育人、科研、教学一体化平台,探索校地融合发展新思路、新模式。

(厦门日报记者 蓝碧霞)



来源:厦门大学、厦门日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关于举办2021年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优秀大学生夏令营的通知 下一篇:关于选派2020级硕士研究生2021年秋季学期赴厦门大学访学的通知
关键词: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免费获取考研大礼包

称呼
手机号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邮箱
学历
微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