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月2日,《光明日报》在八版“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刊中刊发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冯德军的文章《创新理念打造品牌 推动冰雪旅游高质量发展》。文章发出后,迅速被各地主要报纸和媒体杂志转载。现将全文转发,以便学习交流。
五大连池雾凇美景。邵国良摄/光明图片
哈尔滨松花江上龙舟比赛。邵国良摄/光明图片
镜泊湖景区悬崖跳水表演。赵天华摄/光明图片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深刻阐明了良好生态本身蕴含着无穷的经济价值,能够源源不断创造综合效益,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黑龙江的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是独特的自然优势。我们一方面应更加珍爱、精心呵护资源和环境,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另一方面需合理开发、科学利用独特的冰雪资源,逐步将其转化为产业优势,切实推动寒地冰雪经济迅速勃兴,不断为黑龙江发展注入新动能。
旅游业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支点
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需要已经实现从“有没有”向“好不好”的转变。旅游业以游览、观光、娱乐为主要内容,其蓬勃发展是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的重要体现之一。近年来,我国旅游业发展迅猛,已经由传统的奢侈消费产业转换成为大众性消费产业,旅游已经走入“寻常百姓家”,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日益提升,旅游业正在成为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具有较强带动作用的支柱产业。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为包括黑龙江在内的国内各省份加快发展现代旅游业提供了新的契机。我国拥有包括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在内的14亿多人口所形成的超大规模内需市场,超大规模经济体和人民收入水平提高为国内大循环创造了有利条件,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必然会释放出庞大的国内市场需求,一些新兴旅游产业也将迎来发展契机。冰雪旅游不仅可以使游客领略冰雪艺术的奇妙,还可以通过亲自动手尝试“冰雕雪塑”感受新奇的旅游体验,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前景。冰天雪地既是黑龙江鲜明的地域特色,也为发展冰雪特色旅游业提供了重要资源禀赋。黑龙江省应立足于冰雪旅游资源丰富、冰雪旅游设施齐备和人才众多等优势,充分利用2022年北京冬奥会召开将带来的全民关注冰雪运动、冰雪旅游的热潮,积极打造国际冰雪旅游度假胜地,吸引众多国内外游客玩冰赏雪,将冰雪旅游产业作为黑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新的经济增长点。
黑龙江具备发展冰雪旅游业的雄厚基础
冰雪旅游具有区域性强、季节性鲜明等特点,对于气候的依赖性非常明显。黑龙江冬季时间长且雪量充沛、雪质优良,具备发展冰雪旅游业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近年来,大力发展冰雪经济、推动冰雪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已在黑龙江达成共识,并且正在转化为全省上下的自觉行动。应当看到,黑龙江发展冰雪旅游的历史比较久远、基础比较扎实。作为中国冰灯最早的发源地和冰雪艺术的摇篮,哈尔滨举办冰灯游园会已有近60年历史,近20年来冰雪大世界、太阳岛雪博会等已逐步成为哈尔滨新的城市文化名片,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冰雪旅游在全省不断升温。特别是近年来,黑龙江冰雪全域旅游格局正逐步形成,以哈尔滨为中心的哈尔滨—牡丹江冰雪旅游带、亚布力滑雪场和中国雪乡等成为众多旅游爱好者的“打卡地”;漠河北极村的神奇冰雪风光吸引着各地游客;哈尔滨经五大连池至漠河的冰火体验旅游线路成功开辟;与冰雪旅游密切关联的基础设施日臻完善。作为高纬度省份,黑龙江省通过发展冰雪旅游构建新的产业链,进而优化产业结构、培育新动能,带动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
补齐短板,推动冰雪旅游跃升新台阶
只有采取得力措施克服短板弱项、弥补差距,才能将冰雪旅游提升到一个新层次。
强化冰雪旅游顶层设计。围绕国家相关要求,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从省情实际出发,组织专业力量科学编制并实施《黑龙江省冰雪旅游产业发展规划(2020—2030年)》,对冰雪旅游强省建设进行顶层设计,对冰雪旅游业发展的方向、思路、目标、举措加以明确。省内各地需以此为统领和遵循,把冰雪旅游产业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对冰雪旅游、冰雪文化、冰雪体育、冰雪装备制造等产业深度融合进行认真谋划,对品牌打造、产品体系、资源合作、营销策略等进行科学设计,并在政策、资金、项目支撑等方面出台具体保障措施。
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实现文化和旅游的有机融合是旅游业内涵式发展的必然要求。除冰雪旅游资源外,黑龙江具有特色鲜明的街津口赫哲人家、镜泊湖冬捕等东北地域民俗文化以及东北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等优秀精神文化资源。为此,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导向,注重对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将红色文化、地域文化、民俗文化等有机融入冰雪旅游业态中,让游客在冰雪旅游中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召力和黑龙江特色文化的吸引力。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冰雪旅游设施建设是壮大冰雪旅游业的基础,黑龙江省曾举办过亚冬会、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等大型体育赛事,基础设施相对比较完备,但与旅游业快速发展和提档升级的现实需求相比,基础设施领域还存在着较大差距,这就需要充分利用多方力量,引入社会资本,完善航空、铁路、公路等交通设施以及景区标识系统等基础设施,加快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应用,实现涉旅基础设施数字化、智能化改造,为冰雪旅游业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深入开展冰雪旅游供给侧改革。根据游客多元化、多层级文化需求,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深度开发“冰雪+”新产品,特别是积极开发冰壶、滑雪、冰雪垂钓、林海穿越等娱乐性、参与性强的冰雪娱乐运动产品,做好旅游文化产品特别是冰雪旅游名品的供给,让游客在领略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北国风光的同时,以适度的运动达到放松心情、健身休闲的目的。同时,还应积极探索“冰雪+美食”“冰雪+演艺”“冰雪+购物(特产)”“冰雪+康养”等有效供给形式,最大限度地增加冰雪旅游产业附加值,延伸冰雪旅游产业链条。
切实提升旅游服务质量。黑龙江应集中力量加强冰雪旅游行业管理,提升旅游公共服务质量,认真解决游客关注的问题,切实优化旅游经营环境,树立良好的行业形象。各级政府应完善工作机制,提升市场监管能力,引导旅游企业守法经营、诚信经营,持续改善产品和服务,切实维护游客合法权益。
加强宣传推介。近年来冰雪旅游面临日益激烈的竞争,巨大的外在压力是提升市场竞争力的内在动力,黑龙江唯有加大宣传力度、打造旅游品牌、突出地域特色,才能抢得先机、赢得主动。应顺应冰雪旅游发展总体趋势,加强媒体合作,进一步扩大黑龙江冰雪旅游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全力塑造“冰天雪地黑龙江”“我在黑龙江等你”等冰雪文化主题品牌和形象品牌,努力增强黑龙江冰雪旅游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着力培养冰雪旅游专业人才。人才是影响冰雪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冰雪旅游的提档升级,对冰雕师、滑雪教练等高级冰雪旅游产品相关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应通过发展冰雪培训教育产业等手段积极解决冰雪旅游人才的缺口问题。
(作者:冯德军,系黑龙江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黑龙江科技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