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根据省教育工委、省教育厅要求,我校下发了《关于组织参加全省高校“红色走读”竞赛活动的通知》。根据通知安排,自8月1日起,我校由各基层党委、党总支组织青年大学生开展江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数字展馆“云上游”,游览学习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的红色文化馆藏资源和展陈内容,通过云游,深刻把握红色资源的思想内涵和时代价值。
8月15日,各基层党委、党总支共组织3500余名学生参加“线上云游”,并有1600余名学生组织了390多个“红色走读”团队,围绕“云上游”当中印象最深的一个红色景点或一件藏品、一张照片、一个历史事件,以“印象最深的……”为主题,结合各自所学专业和兴趣爱好等提交了190多个“云上游”作品。
8月16日,学校组织由党委宣传部、学工部(处)、团委等部门领导组成的5人评审组对作品进行了评审,当晚评出70个优胜队。
8月17日,公布评审结果。8月23日,收齐70个团队的走读方案后,评委会对走读方案进行了评审,最后按照各50%的分值,评出了50个参赛队参加片区选拔。
9月17日,片区选拔结果公布,我校39个团队的作品出线,这些作品将代表学校参加全省的角逐。
历时一个多月的比赛激起广大学子强烈的爱国热忱。
通过参加“红色走读”活动,在红色基地八一起义纪念馆,我再次感受到革命先烈在战场上的冲天豪气,领悟到“八一”不仅是一段历史,更是一种精神,一种敢于破旧立新的创新精神;一种忠于祖国、不屈不挠勇于胜利的奋斗精神;一种所向无敌的伟大的实践精神。这种精神为我们克服困难、不断进取提供了动力,是我们自强不息、战胜困难、奋勇前行的力量源泉。“星火队”队员邹婉清如是说。
来南昌两年,感受到了南昌浓浓的红色气息。“红色走读”活动已经过去好多天,在星火队每位成员的默契配合下,我们感受到了八一起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精神,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承载着革命先烈的遗志,一段段文字,庄严书写那段悲壮英勇的历史。在筹备过程中,我们了解了八一起义许多背后的故事,我们期待着能在八一起义纪念馆身临其境地感受红色,感受革命烈士的热血情怀。“星火队”队员闫霄灵这样告诉记者。
在这次“红色走读”活动中,我们团队通过“打卡”红色圣地,重温革命事迹,接受了红色洗礼,让红色基因融入血液,获得了茁壮成长的永续力量。在未来,我想我们还会继续奔跑,绘成属于我们自己的青春地图。红色精神一直流动在我们的血液中,烙印在我们的基因里!“红色骄阳队”队员纪玥彤激动地说。
这个比赛以更“接地气”的方式把红色精神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我更好地了解历史,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朱德的扁担”所表达的责任与担当。“灼灼之光队”队员唐世仪深情地说。
走进井冈山革命博物馆,让我们有了与文物对话的机会。它们无声地述说着时代的变革与历史的意义,传承着永不褪色的红色文化。愿井冈山红色革命精神永流传。“灼灼之光队”队员黄艳艳骄傲地告诉记者。
参加此次红色走读活动,我了解到许多关于戏曲的知识。戏曲将生活里有的,故事中讲的,统统搬上了舞台流淌成有声有色的历史。戏曲和很多传统艺术面临着后继乏人的危机,但我知道有一群年轻人一直在为戏曲传承而努力,我看到的是他们戏袍下赤诚的心,浓妆重彩后专注且执着的脸,这才是青年一代传承历史,担起大任该有的样子。戏曲不该停也不会停,我期待它的变革与创新,我们与戏曲同在。“乘风破浪队”队员周雨薇和吴文婷这样互相勉励。
据悉,新生入校后,学校还将在新生中深入开展“红色走读”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