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微信
朋友圈
QQ
微博
取消

文章详情

当前位置:海文考研院校动态正文

公共卫生学院本科生党支部开展“走近云南临沧,聆听扶贫故事”主题党日活动

2020-08-28 16:44 1659 来源:海文考研

   _jsq_(1067,'/nry.jsp',3489,1378119992)

为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公卫学子深入基层,了解社会,为国家脱贫攻坚做贡献,8月23日晚19:00,公共卫生学院本科生党支部线上举办了“走近云南临沧,聆听扶贫故事”主题党日活动。此次党日活动邀请到了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副局长、华中科技大学援滇干部许奕华和蚂蚁堆村驻村第一书记、华中科技大学援滇干部盛静波作为主讲嘉宾,学院党委书记陈秋生、党委副书记冯霞、辅导员赵金辉、孙海洋和张岚莅临本次会议,本科生党支部全体党员、院青马班首期学员参加会议。

6FBAC

陈秋生书记在致辞中阐明了我校及我院在扶贫工作中所发挥的作用。他从党员的初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出发,强调消除贫困是三大攻坚战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我校为响应国家号召,从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三方面入手,全心全意地投入到扶贫工作中去。还指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健康贫困在整个扶贫工作中占比超40%,而导致健康贫困的关键就是医疗资源的绝对匮乏,为此我校提出了预防、治疗和管理的新模式,并成为“全国十大扶贫样板”之一。陈书记提到公共卫生学院在此次援滇扶贫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把“追求卓越,促进健康”的理念融入到了扶贫工作中,在扶贫的同时加强学科建设,同时也鼓励广大公卫学子把文章写在祖国的大地上,用实际行动实现自己的抱负。

许奕华副局长结合在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的工作经历向同志们详细讲述了自己的扶贫故事。2018年11月以来,许奕华和她的团队为提升基层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全面实施“3+3 健康扶贫模式”(三家单位:公共卫生学院,协和医院,校医院;三个方面:疾病预防,医疗救治,健康管理),提高临翔区基层卫生服务能力,邀请当地医疗人员前往武汉市协和医院和湖北省妇幼保健院进修学习,助力当地人才培养和医疗水平的提高。与此同时,还开展了慢病健康管理,帮助当地完善居民健康档案,促进建成“临翔-华科慢病研究中心”,完善了区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体的卫生服务体系。为达到更好的扶贫效果,许奕华推进“科研+人才培养”以精准扶贫,运用邬堂春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为300余户蚂蚁堆村农村家庭安装通风设施,重点开展研究生培养工作并培育了2017级陈琰姝和2018级杨洁两位2020届优秀硕士研究生,在临翔区卫生政策研究和体制改革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果。在整个扶贫过程中,许奕华团队一直承担着临翔区卫生健康局的工作重点:不断加强“基层医疗有保障”问题的动态监测;协助开展大病专项救治工作;持续做好慢性病签约服务管理工作,切实做到“签约一人、履约一人、做实一人”;贯彻落实县域内“先诊疗后付费”政策稳定工作等等。为进一步落实扶贫工作,许奕华提出要提高思想认识、压实工作责任、强化工作纪律,确保问题整改到位“不反弹”,在脱贫攻坚的路上不懈努力。

盛静波书记是我校援滇扶贫干部中的另一位优秀代表,现任华中科技大学驻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蚂蚁堆村第一书记。盛静波以“三驾马车”为主题,向我们生动讲述了一个不一样的扶贫故事。临翔区位于云南省西南部,素有“中国象脚鼓文化之乡”、“中国碗窑土陶文化之乡”的美誉,却一直带着贫困的帽子。这里过去一直存在产业发展壮大难、贫困群众增收难、村集体经济发展难的“三难”问题,资金、技术短缺、内生动力不足、疾病等是主要致贫原因,在学校和当地政府的共同努力和大力投入下,当地村民开始寻找脱贫新出路。他们发现当地的普洱茶品质特别好,可技术落后导致良莠不齐而且规模小销路低,于是在我校的帮扶下建立起了蚂蚁堆大茶厂,通过科技赋能提升了茶叶品质、也通过固化资产增加了农户的收入。此外,在校友企业的帮扶下建起了农业园。为了解决销路的问题,合力搭建了电商平台,把互联网经济引入新农村。收入增加后,通过“易地扶贫搬迁”解决住的问题,为进一步脱贫攻坚吃下又一颗定心丸。教育是立国之本也是脱贫之本,于是通过加强城乡之间的交流来改善当地落后的教育现状。因此,盛静波把党建、产业、教育作为脱贫的“三驾马车”。结合自身扶贫经验,盛静波强调,要聚焦党建示范引领,富群众的“脑袋”;推动产业提质增效,暖百姓的“口袋”;促进城乡交流互动,教育好“下一代”。最后,盛静波对今后工作提出展望,希望整个村庄走出脱贫,找到属于自己的未来。

两位老师的亲身经历和倾情讲述给了我们很大震撼,在深刻学习的同时也引发我们积极思考。“当代大学生在扶贫工作中能发挥什么作用?”盛静波书记认为大学生更应该依据自身所学的专业,用专业的角度来思考能做什么事情,也要考虑不同的阶段和组织形式能够给当地带去什么。陈秋生书记从我院扶贫工作的开展告诉我们要深入了解当地的问题,比如资源的贫困、人力的不足等,从源头上解决问题,努力提高资源利用率。“临沧扶贫工作现阶段还存在哪些需要解决的问题?”许局长指出现阶段需要解决的是人才的培养以及提高卫生服务能力。“在工作开展过程中遇到哪些困难和问题,以及如何解决?”盛书记表示整体工作过程中还是很顺利的,但存在一些误解国家政策的老百姓,对于这些问题我们需要把政策解释清楚,让他们看到政策对居民生活的改善,感受到这些工作是公平公正公开的、为人民服务的。其次,危险的地理环境也是需要时刻注意的问题。

最后,院党委副书记冯霞用两个问题为我们进行了总结。“脱贫攻坚战在全国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社会整体的脱贫关系着我们每一个人,那么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大学生能做什么?作为一个学生,首要工作就是学好自己专业知识,其次就是要把我们学到的知识用于实践,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用自己的一笔一画来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面对祖国的需要,你会去哪里?是喧闹繁华的都市还是贫困落后的边远地区?每个人的选择或许都不同,可能在困难面前会打退堂鼓,但必须明白,一个人的成就不是汲取而是付出,把小我融入大我之中才能更好的实现自己的价值,在两个一百年交汇之际,我们更应争当有抱负的奋斗青年,在祖国需要我们的地方绽放青春之花!


此次党日活动让全体党员获益匪浅,进一步了解了老师们脱贫工作的艰辛过程和丰硕成果,领会了奋斗在脱贫攻坚战一线的工作者立足基层、踏实苦干的精神,同时也不断启发和号召着我们用实际行动来诠释入党的初心,鼓励和引导我们到西部、到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实现青春理想。预备党员王腾浩说:“本次党课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我校师生在云南临沧扶贫的过程和政策,体会了老师们的辛苦和负责,也希望在将来的有一天能到当地去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同时希望有机会能够跟党支部一起感受扶贫工作的开展。”预备党员王全钰说:“在学校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我们会了解到很多基础知识,但如何将所学运用到现实中并有所裨益,许老师给我们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身边的师姐们更是用亲身经历体现了‘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驻村第一书记盛老师也让我看到了当代青年的担当,不畏艰难,用真才实学建设祖国,都值得我们学习。”预备党员陈维怡说:“本次主题党日让我看到了这些扶贫工作的对当地经济和居民生活的重要性,也明白了专业知识和科研技术对于扶贫工作的有用性。扶贫是一条漫长而艰难的路,在前辈们的引领下,我们更加认识到了自己作为党员的责任和使命感。”青马班学员汤子俊说:“听完许教授和盛老师的扶贫工作分享,我真切感受到他们为扶贫工作做出的贡献,许教授她们把科研文章写在祖国大地上,切实解决当地因病致贫的问题,又或是盛老师为当地操实业、引资助,都十分令人感动和敬佩,毕业后我也愿意去基层做一颗这样的‘螺丝钉’!”

作为新时代的中共党员,我们正是伟大中国梦的见证人也是锻造者,在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在两个一百年交汇之际,我们一直担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一只蚂蚁的力量虽然微小,倘若唤起同伴的齐心努力也会有聚沙成塔的勇气,面对挑战,我们更要坚定信念,抬头进取,创新发展,助力脱贫攻坚工作圆满完成!(文/李凯、吴琪、王心宇)



上一篇: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2021年接收推荐免试研究生申请办法 下一篇:公共卫生学院举办2020年暑期社会实践前期指导会议暨安全教育培训会圆满成功
关键词: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免费获取考研大礼包

称呼
手机号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邮箱
学历
微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