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专业名称:社会学
考试科目代码:810
考试科目名称:民族学理论与方法
一、考试性质
《民族学理论与方法》是社会学专业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入学资格考试科目,是测试考生掌握并运用社会学原理及方法能力的考试。
二、考查目标
了解民族学理论与方法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理解民族学的基本理论;能运用民族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分析现实问题。
三、试卷结构
总分150分,试题类型为概念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和操作题。
考试科目代码:705
考试科目名称:社会学基础
一、考试性质
《社会学基础》是社会学专业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入学资格考试科目,测试考生掌握并运用社会学基本原理及方法的程度与能力。
二、考查目标
考查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学基本原理及方法的程度;考查学生实际运用社会学基本原理及方法发现问题、解析问题的能力。
三、试卷结构
总分150分,试题类型包括概念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和操作题。
学科专业名称:社会工作
考试科目代码:437
考试科目名称:社会工作实务
一、考试性质
《社会工作实务》是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笔试)科目。
二、考查目标
考查考生对社会工作实务过程、实务方法和社会调查方法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运用社会工作方法开展社会工作服务的能力。
具体要求考生:了解社会工作实务的意义,了解社会工作实务方法的涵义与适用范围,了解社会工作的实务领域,掌握实务方法的各种工作模式及工作技巧。了解社会调查研究的科学过程,掌握具体的调查设计与实施方法,掌握资料分析的方法及撰写调查报告的要求。
三、试卷结构(满分150)
试卷内容上包括社会工作实务方法及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两方面的知识。试题结构包括四种类型,主要是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实务操作题。
考试科目代码:331
考试科目名称:社会工作原理
一、考试性质
《社会工作原理》是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笔试)科目。
二、考查目标
考查考生对社会工作基础知识和社会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具体要求考生:了解社会工作的产生背景及其基本假设;了解社会工作的社会功能,把握社会工作在解决社会问题上的基本价值取向和思路;理解社会工作的基本概念、基本特点及其本质;掌握社会工作的基本知识,包括价值理念、理论基础、过程模式等。了解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功能,掌握社会学基本概念与理论,掌握社会学观察社会现象、分析社会问题的视角与方法。
三、试卷结构(满分150)
试卷内容上包括社会工作基础知识和社会学基础知识。试题结构包括三种类型,主要是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
学科专业名称:人类学
考试科目代码:811
考试科目名称:人类学基础
一、考试性质
人类学和民族学虽然有所交叉,但都已经形成了各自的一些学科特点,拓展了发展空间。西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人类学专业硕士点,自2007年起招生,截止目前,共招收10届,已经给29名研究生授予了硕士学位。本硕士点自建立以来,严格按照国家研究生培养的有关政策和规章制度,完成该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考试,科学、客观、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在大学本科阶段所学习并掌握的专业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以及运用规范的学科立场、观点和方法从事人类学及其他相关学科研究的能力。研究生专业入学考试评价的基本标准为: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所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择优选拔,确保本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二、考查目标
《人类学基础》入学考试涵盖人类学的学科观念、基本概念、理论与方法,并涉及民族学、宗教学、文化人类学、心理人类学、宗教人类学等相关学科的基本内容。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人类学学科的基本观念、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要求考生:
1、准确地掌握人类学的基本观念、基础理论与方法知识。
2、恰当地使用人类学学科的专业术语,正确理解和掌握学科的基本概念、研究范畴、相关分支学科以及基本发展历史。
3、能够运用人类学理论与方法,去分析和研究人类学关注的文化现象。
4、能够在田野和文化现象中发现人类学相关问题,具备一定的从事专业科研的创新能力。
三、试卷结构(满分150分)
针对考生对学科基本观念、基础知识、理论和方法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试卷设计包括如下题型:
1、名词解释
2、简答题
3、论述题
其中,1、2类题型主要考察考生的人类学基础知识,以掌握基本概念、基本知识点和熟悉基本理论为主;3题型侧重考查考生对专业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考核学生的独立思考、分析与应用能力。
考试科目代码:705
考试科目名称:社会学基础
一、考试性质
《社会学基础》是社会学专业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入学资格考试科目,测试考生掌握并运用社会学基本原理及方法的程度与能力。
二、考查目标
考查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学基本原理及方法的程度;考查学生实际运用社会学基本原理及方法发现问题、解析问题的能力。
三、试卷结构
总分150分,试题类型包括概念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和操作题。
学科专业名称:民族学
考试科目代码:813
考试科目名称:民族历史与现状
一、考试性质
《民族历史与现状》是“民族学”二级学科硕士点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初试(笔试)的第二门课程。
二、考查目标
1.考查考生对中国各民族历史的掌握程度。
2.考查考生对中国各民族现状的掌握程度。
3.考查考生分析中国少数民族历史与现状、解决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试卷结构
试题分3种类型,共150分。其中:
(一)名词解释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二)简答题 4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三)论述题 2小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
考试科目代码:702
考试科目名称:民族学
一、考试性质
《民族学》是“民族学”一级学科硕士点中,“民族学”、“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中国少数民族经济”、“中国少数民族史”、“中国少数民族艺术”5个二级学科硕士点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初试(笔试)的统考课程。
二、考查目标
1.考查考生对民族学基础理论及研究方法的掌握程度。
2.考查考生对中国少数民族族称、分布、语言、文化、宗教、人口状况的掌握程度。
3.考查考生运用民族学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中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试卷结构
试题分3种类型,共150分。其中:
(一)名词解释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二)简答题 4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三)论述题 2小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
学科专业名称:民俗学(含:中国民间文学)
考试科目代码:812
考试科目名称:民俗学基础
一、考试性质
民俗学和民间文学都已在各自的一级学科下,拓展了发展空间。西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民俗学(含民间文学)专业硕士点于1991年起招生,截止目前,共招收25届,授予硕士学位的研究生160多人。自硕士点建立以来,严格按照国家研究生培养的有关政策和规章制度,完成该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考试,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在大学本科阶段掌握民俗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以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从事民俗学及其他相关学科研究的能力。研究生专业考试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择优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二、考查目标
民俗学入学考试涵盖民俗学(含民间文学)的基本概念、理论与方法、民族文化基础、社会学概论、民俗学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专业课程内容。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民俗学(含民间文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要求考生:
1、准确地掌握民俗学(含民间文学)的基础理论与方法知识。
2、恰当地使用民俗学(含民间文学)学科的专业术语,正确理解和掌握学科的有关范畴、发展规律与前沿成果。
3、能够运用民俗学(含民间文学)理论与方法,分析研究民俗与民间文学事象。
4、能够在日常民俗生活中发现研究问题,具备一定的科研创新能力。
三、试卷结构(满分150)
为测试考生对基础知识、理论和方法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试卷主要包括如下题型:
1、名词解释
2、简答题
3、论述题
4、应用题
其中,1、2类题型主要考察考生的民俗学(含民间文学)基础知识,以识记为主;3、4题型侧重测试考生对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以记忆基础上的理解、分析与应用为主。
四、其它
考试科目代码:705
考试科目名称:社会学基础
一、考试性质
《社会学基础》是社会学专业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入学资格考试科目,测试考生掌握并运用社会学基本原理及方法的程度与能力。
二、考查目标
考查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学基本原理及方法的程度;考查学生实际运用社会学基本原理及方法发现问题、解析问题的能力。
三、试卷结构
总分150分,试题类型包括概念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和操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