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师范大学建于1954年,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05年成立的通州师范,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北京市与教育部“省部共建”高校。学校现有学科专业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七十多年来已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二十余万名,是北京市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首都师范大学研究生教育始于1979年,1985年开始培养博士研究生,是我国第二批博士学位授权单位之一。现有博士学位授予一级学科19个,硕士学位授予一级学科26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4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20个,自主设置目录外二级学科21个,自主设置交叉学科9个,博士后流动站15个;2016年的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世界史、美术学共5个学科进入A类。在教育部最新一轮学科评估中,学校又取得了更为优异的成绩,8个学科获评优秀。
2017年,学校数学学科入选世界一流建设学科,学校成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2018年,学校教育学、历史学和中国语言文学入选北京市共建学科,分别与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相关学科签约共建世界一流学科。2019年,学校教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艺术类学科群、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入选北京市高精尖建设学科。2022年,学校再次进入“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数学学科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2024年,我校成功入选第二批“国优计划”试点高校。
我校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支高水平的研究生导师队伍,现有博士生导师506人,硕士生导师1900人。目前学校拥有一批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专家学者,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入选者等国家级领军人才31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入选者等国家级青年人才22人;入选“北京学者计划”12人,北京项目32人,北京市科技新星30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5人;国务院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6人;教育部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1人;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专业委员会11人,教育部创新团队3个。
根据教育部有关推免生工作管理办法,结合我校实际,现将我校2026年接收校内外优秀应届本科生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工作办法公布如下:
一、接收专业及名额
我校2026年可接收硕士推免生的招生专业及名额详见我校2026年接收硕士推免生招生专业目录(若有变化,以2026年硕士研究生专业目录为准)。
二、申请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品德良好,遵纪守法,学风端正,身心健康。
2.诚实守信,无任何考试作弊和剽窃他人学术成果记录。
3.申请人须是具有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资格的高等院校2026年应届本科毕业生,并获得现就读学校的2026年研究生推荐免试资格。
4.外国语程度达到本科毕业授予学士学位成绩要求,毕业时须获得学士学位。
5.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规定的体检要求。
三、申请及考核程序
为方便考生咨询推免事宜和提交个人推免申请材料,我校为考生提供各招生院系的联系方式,具体推免事宜可咨询相关院系(附件1)。
(一)报名预申请
我校部分院系将组织推免预报名、复试,9月16日前,请有意向的推免生,将下列申请材料通过相关院系的“预报名方式”(附件1)进行提交。
1.《首都师范大学接收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申请、审批表》(附件2)。
2.加盖学校教务部门公章的成绩单。
3.外语考试证书或成绩单、各类获奖证书。
4.申请人认为有必要提交的可以证明自己综合素质、学术潜力的其他材料。
对于未组织预推免的院系,有意向申请的推免生,及错过预报名时间的推免生,可在教育部“推免服务系统”开通后,直接在系统中填报。
(二)推免服务系统网上报名
教育部“推免服务系统”开通后,所有申请人(含校内硕士推免生、研究生支教团)必须在规定时间内通过“推免服务系统”(网址:https://yz.chsi.com.cn/tm),进行注册、填写基本信息、网上缴纳报名费和网上报名。
特别注意:有意报考我校音乐学院艺术学专业(专业代码为130100)、美术学院艺术学专业(专业代码为130100)和美术学院美术与书法专业(专业代码为135600)的推免生,请仔细阅读《2026年接收硕士推免生招生专业目录》中相关专业研究方向备注,网上报名时务必在可自行填写信息的栏目内准确填写所选择的具体方向名称。
有意报考我校“国优计划”的推免生,请仔细阅读《首都师范大学关于接收2026年“国优计划”推荐免试研究生的通知》,按照相关要求提交申请。
(三)复试费缴纳
按照京发改〔2012〕1358号文件规定,所有参加复试的硕士推免生,每人缴纳复试费100元。网址:https://zfpt.cnu.edu.cn/xysf/emptySfxm.do?rid=%2235675a31667a7a716d79312f556f615042654a78706a4679666a4b467053454f2f356b6466775244362b4944526835355361514743673d3d
未收到我校研究生招生院系复试通知的硕士推免生不要缴纳复试费,复试费一旦缴纳,将不再办理退款手续。
(四)复试与接收
1.10月20日前,我校各研究生招生院系将组织专家审核推免生申请材料,择优筛选进入复试的推免生并发送复试通知。
2.申请人需及时确认复试通知,并按时参加相关院系组织的复试。各研究生招生院系从复试合格的申请人中择优确定拟接收名单,通过“推免服务系统”发送待录取通知。
3.推免生须谨慎确认接受待录取通知,一旦接受,我校将不予解锁。规定时间内未确认接受待录取通知者视为自动放弃拟录取资格。
(五)复审
入学时我校还将进行录取资格复审。复审中如发现申请人有下列问题之一者,则取消申请人的入学资格。
1.毕业时未能获得毕业、学士学位证书;
2.申请材料存在伪造现象或者申请人故意隐瞒有可能影响其录取的信息等其他情况。
四、奖助学金
我校已建立完善的研究生奖、助学金制度,构建了多元奖助体系,吸引优质生源,支持研究生完成学业。
1.国家奖学金:硕士研究生标准为每生每年20000元。
2.首都师范大学校长奖学金:一等奖学金60000元,二等奖学金40000元。
3.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分为新生奖学金、优秀奖学金、培养单位奖学金及专项奖学金。
4.研究生国家助学金标准为硕士研究生每生每年7000元,每年按照10个月发放,有固定工资收入者不能享受。另有研究生“助研、助教、助管、学生辅导员”岗位(三助一辅)供申请,硕士研究生一般800元/月。
五、住宿安排
我校定向就业(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的研究生均不安排住宿。2026级“非定向就业”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第一学年可自愿选择是否在校住宿;选择在校住宿者,将统一安排在良乡校区住宿(良乡校区距海淀校区约35公里)。第二学年起,结合学校校区规划建设情况,安排住宿地点。部分课程将跨校区安排上课地点。
六、学费及其他
1.所有研究生均需缴纳学费,各专业具体学费金额请参见我校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2.体检在新生入学报到时进行,体检不合格者,取消入学资格。
3.报名后,至入学报到之前,推免生不得变更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号、民族、性别等身份信息。
4.若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出台新的招生政策,我校将遵照执行并及时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