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志于在数学、统计学领域继续深造的全国各高校优秀大学生提供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帮助学生拓展学术视野、了解学术前沿,加强对东北师范大学数学、统计学两个学科的深入了解,东北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将于2025年6月20-22日举办“2025年全国优秀大学生夏令营”活动(活动线下安排,时间和日程安排会后续通知,请及时关注学院网站及本人邮箱)。本次夏令营活动中与研究生招生相关事宜,最终以教育部和东北师范大学当年最新研究生招生政策为准。
一、活动类型
开营典礼、学术讲座、营员考核、师生座谈、闭营仪式、实地参观。
二、营员招募人数
全国高校2022级优秀本科生共100人,其中外校80人,本校20人。
三、申请类别及专业
直博生推荐免试:基本学制5年,适合于能够取得本学校推荐免试资格且有意报考2026年东北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的优秀本科生。直博生报名的专业方向以报名当年最新的招生专业目录为准。
数学学科专业:基础数学、应用数学
统计学科专业:统计学、机器学习与生物信息学、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
硕士推荐免试:适合于能够取得本学校推荐免试资格且有意报考2026年东北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硕士研究生的优秀本科生。
(1)学术学位硕士
数学学科专业:基础数学、计算数学、应用数学、运筹学与控制论、数学教育、数学技术
统计学科专业:统计学
(2)专业学位硕士
数学学科专业:学科教学(数学)
统计学科专业:应用统计
四、申请条件
思想进步,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身心健康;
学习成绩优秀,外校学生前3个学年或前5个学期专业课成绩排名在该校本专业同年级前20%(确能获得本校推荐免试资格的,可适当放宽条件);
英语水平良好,达到国家四级或六级水平(425分以上)或能证明具有同等水平的英语成绩;
申请硕士推荐免试的本科生需要提交申请学科或相近学科的一位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推荐;
申请直博生的本科生需要提交申请学科或相近学科的两名正高级职称专家推荐信及个人陈述。
五、申请流程
填写“专家推荐信”:
(1)申请硕士推荐免试的本科生需要一位高级职称的专家推荐,填写《东北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2025年全国优秀大学生夏令营推荐信》[点击下载],推荐信内包含成绩排名证明;
(2)申请直博生的本科生需要两位正高级专家推荐,推荐书使用《东北师范大学2026年报考博士学位研究生专家推荐信(直博生适用)》[点击下载], 并填写《东北师范大学2026年报考博士学位研究生个人陈述(直博生适用)》[点击下载],同时需单独提供所在院系或教务处出具的成绩排名证明;
准备其他申请材料,包括本科前3个学年或前5个学期成绩单(由所在院系或教务处盖章)、英语水平证明、国家级竞赛获奖证书、发表论文首页;
请按照报名系统要求上传相关文档,其中夏令营推荐信上传到系统填写报名材料的“其他”位置,申请直博生的直博生推荐信、个人陈述、排名证明合并一个文件上传到系统填写报名材料的“其他”位置。
请在5月16日16:00-5月27日16:00前点击下面网址提交报名信息及所有报名材料,网址需要先注册再登录;
夏令营报名网址:https://yz.nenu.edu.cn/ybm;
报名直博生类别的学生,网上报名时需注明意向导师;
6月10日前,夏令营组委会将在学院的夏令营网站上公布入选营员名单,同时以电子邮件方式通知入选营员。
六、营员待遇
夏令营不收取任何费用,数学与统计学院将为长春市外的外校营员统一安排住宿,长春市内高校的营员自行解决住宿,夏令营期间提供所有营员基础餐食;交通费由营员自理。
七、联系方式
我院将限制夏令营营员人数以保证活动质量,故不能满足所有对东北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感兴趣同学的申请需求,欢迎未入选者后续积极报考东北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研究生。
联系人:匙老师、吴老师
联系电话:0431-85099763
联系邮箱:dsstyz@nenu.edu.cn
地 址:吉林省长春市人民大街5268号东北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学院简介
东北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拥有“数学”、“统计学”两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设有“数学”、“统计学”两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7年,学院的“数学”和“统计学”两个一级学科同时入选首批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统计学”被评为A、“数学”被评为B+。2019年,数学与应用数学及统计学专业分别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1年,陆家羲数学物理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入选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学院还建有全国第一个应用统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18年,与吉林大学等高校共建国家天元数学东北中心;2019年,与吉林大学共建吉林国家应用数学中心。
学院师资队伍力量雄厚。现有全国“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1个,吉林省“黄大年式科研团队”1个;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1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国际数理统计学会会士1人,全国教书育人楷模2人,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国家和省部级各类人才计划以及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和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等20人。近十年来,学院教师已获得各类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奖励24项,2023年,冀书关教授以其在动力系统方面的卓越研究获得了吉林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学院拥有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全国教材建设先进个人以及一大批国家级和省部级高端科技人才。全院教师始终秉承“勤奋创新,为人师表”的校训精神,认真践行“尊重的教育”和“创造的教育”理念,致力于培养专业知识过硬、综合素质突出、德才兼备的创新型拔尖人才和未来教育家。多年来,我院毕业生一直保持高位就业水平,就业率连年居于学校首位,许多毕业生已成为工作单位的领军人物和骨干人才,在相关领域发挥着关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