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
所在省:湖北省学校名称:武汉大学
一级学科:0101哲学
导师姓名:李佃来 性别:男
职称:教授 学历:博士
联系方式:lidianlai@whu.edu.cn
研究方向:(一)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二)国外马克思主义。(三)马克思主义哲学史。
工作经历: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常务理事;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常务理事; 中国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理事; 湖北省哲学学会副会长,秘书长;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
出版物:在人民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等出版《公共领域与生活世界——哈贝马斯市民社会理论研究》、《马克思的政治哲学:理论与现实》、《废黜自我:马克思、青年黑格尔派及激进社会理论的起源》等多部专著与译著,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光明日报》、《中国人民大学学报》、《学术月刊》、《学术研究》、《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马克思主义与现实》、《河北学刊》、《江汉论坛》、《东岳论丛》、《求是学刊》、《人文杂志》、《社会科学辑刊》、《武汉大学学报》等重要报刊发表学术论文130多篇,被各大文摘、《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以及《学术界》、《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前沿》、《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学科建设年鉴》、《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文丛》等广泛转载、收录或者论点摘编,其观点被广泛引征。
教学工作:本科课程: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 哈贝马斯研究(双语课程); 西方马克思主义前沿:解读哈贝马斯(全英文课程) 研究生课程: 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专题研究;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方法论; 历史唯物主义专题研究。
研究项目/科研课题:完成或正主持: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4项(其中重大项目1项,重点项目1项); 教育部项目1项; 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6项,重点项目1项; 湖北省教育厅重大项目1项; 武汉大学各类项目多项。
论文专著:近年代表性论文: 当代中国政治哲学建构的三个重大理论问题,《江汉论坛》2018年第1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8年第2期、《社会科学文摘》2018年第3期全文转载; 只有读懂新时代的矛盾才能读懂新时代,《中国纪检监察》2018年第10期;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湖北日报》2018年5月5日; 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践”维度与“理论”维度,《哲学研究》2017年第5期,《党政干部参考》2017年第16期全文转载; 辩证法视域中的历史唯物主义,《新华文摘》2017年第21期,原载《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17年第3期; 马克思政治哲学与当代中国政治哲学建构,《山东社会科学》2017年第12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哲学原理》2018年第3期全文转载; 当代中国政治哲学建构的价值前提,《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7年第6期; 再论历史唯物主义与政治哲学的关系,《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7年第1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哲学原理》2017年第5期、《社会科学文摘》2017年第3期全文转载;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次方法论变革及其意义,《社会科学战线》2017年第1期,《新华文摘》数字版2017年第15期全文转载; 历史唯物主义中的“自由”问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7年第9期,原载《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7年第2期; 重新理解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起源,《理论探索》2017年第2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哲学原理》2017年第7期、《新华文摘》数字版2017年第19期全文转载; 马克思政治哲学的理想性维度与现实性维度,《学术界》2017年第3期; 马克思政治哲学的理论主题及其开展,《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5月25日; 康德与当代政治哲学,《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7月26日; 平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价值目标,《长江日报》2017年12月4日; 英美分析的马克思主义与政治哲学:逻辑与问题,《海外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年度报告2017》,武汉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 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研究中的三个理论问题,《光明日报》2016年8月3日; 作为政治哲学家的马克思与马克思的政治哲学,《学术研究》2016年第1期(当期哲学类首篇论文); 马克思在何种意义上开创了政治哲学的传统?《江海学刊》2016年第6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哲学原理》2017年第2期、《社会科学文摘》2016年第12期全文转载; 马克思权利平等思想辨析,《山东社会科学》2016年第11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2017年第1期全文转载; 现代国家观的历史嬗变与马克思国家理论的构建,《云南大学学报》2016年第4期; 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历史开展与学术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16年第1期; 从政治哲学的视域看资本主义的自我调整,《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12月13日; 理解马克思实践概念的政治哲学向度,《哲学研究》2015年第10期(封面重点推介论文); 追寻马克思哲学的道德基础,《山东社会科学》2015年第10期(当期首篇论文); 历史唯物主义与马克思正义观的三个转向,《新华文摘》2016年第4期,原载《南京大学学报》2015年第5期(当期首篇论文),《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5年第6期全文转载; 马克思政治哲学研究中的三个“隐性”基础问题,《理论探索》2015年第5期(当期哲学类首篇论文),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哲学原理》2015年第12期全文转载; 马克思需要理论的政治哲学意蕴,《黑龙江社会科学》2015年第5期(当期首篇论文); 《资本论》的叙事结构与马克思正义思想,《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5年第12期(当期哲学栏目首篇论文),原载《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5年第4期(当期哲学类首篇论文); 马克思政治哲学中的自然与自由,《江汉论坛》2015年第6期 ; 论历史唯物主义与政治哲学的内在会通,《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5年第1期(封面重点推介论文、当期哲学类首篇论文),《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5年第2期全文转载,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政治学》2015年第4期全文转载; 从政治哲学视域看现代性问题,《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11月26日; 美国马克思主义与政治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15年(上); 马克思正义思想的三重意蕴,《中国社会科学》2014年第3期(当期首篇论文); 关于历史唯物主义与正义兼容的三重辩护,《新华文摘》2014年第3期(封面重点推介论文,当期
专利成果:未知
荣誉奖励: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1项; 教育部人才奖2项; 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3项,一等奖1项; 武汉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4项; 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5项,特等奖1项; 庄凌学术奖1项; 湖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1项; 湖北省优秀学位论文(指导)2项。
实验室介绍: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