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社会工作原理
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40分)
1、接纳
2、预估
3、同理心
4、增能
5、社会化
6、社区
7、社会环境
8、同辈群体
简答题(每题10 分,共60分)
1、社会工作的功能有哪些?
2、简述社会系统理论的主要内容?
3、试述优势视角的基本观点?
4、通用过程模式有哪些特点?
5、实际社会工作者与专业社会工作者有哪些区别?
6、社会工作者有哪些角色?
三、论述题(以下三题中请任选两题作答,每题25分,共50分)
1、从本土化的角度看,中国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应包含哪些内容?
2、试分析我国社会工作职业化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3、结合我国当前的主要社会问题,分析社会政策的功能。
。。。。。。。。。。。。。。。。。。。。。。。。。。。。。。。。。。。。。。。。。。。。。。。。。。。。。。。。。。。
真题分析 答题技巧 题型归纳总结
一、题型设置
在题型设计上,南开大学的原理和实务都设置了4种具体题型。名词解释8道题;简答题6道题;原理论述2道;实务论述1道,案例分析2道题。总体来说,题量偏大,尤其是论述题,范围比较广,答题思路灵活,答案覆盖面比较广,相对来说就比较容易浪费时间。所以,要快速思考答题思路后精简作答。
二、内容考察
在内容的考察上,南开大学的原理和实务的题目设置上有点“互相颠倒”感觉。“社会工作职业化”和“实际社会工作者与专业社会工作者有哪些区别”等题目实则是在考察实务的内容。学姐建议大家在遇到这样的情况时,千万不要被出题的“圈套”打乱节奏。具体内容基本上都来自于指定参考书目。只是偶尔会夹杂一些学科热点,大家不必慌张。
三、答题技巧
在原理考试中如果遇到了实务类型的题目,一定不要那么容易的掉进陷阱。在答题时还要从原理的角度去作答,结合知识点自身内容进行作答。以儿童社会工作为例,在作答时,首先要名词解释下什么是儿童社会工作,它在整个学科架构中属于哪一部分;发展背景;有什么特点,有什么理论基础。虽然题目是实务的相关内容,在答题的时候,要从原理的角度切入。所以,学姐告诉大家,拿到题之后,分析,思考是关键。
总体题目不难,比较基础,考察宏观角度的理解性题目不多,建议复习时紧扣着参考书来梳理知识框架和重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