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微信
朋友圈
QQ
微博
取消

文章详情

当前位置:海文考研法学正文

马克思主义理论考研真题分析与分享(四)

2020-11-27 10:56 1776 来源:海文考研

近年来,由于就业竞争压力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同学们决定参加考研,通过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硬件条件来增加自己的就业竞争力。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的专业作为考研热点专业,报考学生越来越多,其中不仅有本专业的学生,还包括很大一部分跨专业的考生。
但是其中很大一部分同学对相关专业的知识还不是很了解,因此接下来和大家分享一下考研过程中的初试真题。
具体如下:
(单选)中国古代哲学家荀子非常重视“积微”的道理,他说“月不胜日,时不胜月,岁不胜时。凡人好傲慢小事,大事至然后兴之务之,如是,则常不胜夫敦比于小事者矣”。这表明
A.思维的非至上性使得真理具有相对性
B.必然性为偶然性开辟道路
C.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D.物质世界的时间和空间总是有限的
【正确答案】C
【考点捕捉】事物发展的量变和质变,时间与空间,必然性与偶然性,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考点精析】C选项:“月不胜日,时不胜月,岁不胜时。凡人好傲慢小事,大事至然后兴之务之,如是,则常不胜夫敦比于小事者矣”的意思是用一个月时间来积累大事也比不上用一天的时间积累小事,用一季积累大事也比不上用一月时间积累小事,用一年的时间积累大事也比不上用一季的时间积累小事。凡人都怠慢小事,总是在大事临头时才忙活起来。如此者,便常常不如那些认真处置每日小事的人了。
综上,题干中所说的是“积微”,可以理解为积累微小的力量或时间,即量变是质变的准备。因此,本项符合题意。
【干扰分析】
A选项:思维的非至上性是说人的思维由于受到客观事物及其本质的暴露程度、社会历史的实践水平、主观条件以及生命的有限等各方面的限制,具有非至上性。真理的相对性并不是由于思维的非至上性,且本项不符合题意,故予以排除。
B选项:必然性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确定不移的趋势,它和偶然性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偶然性为必然性来开辟道路。本项表述错误,且不符合题意。
D选项:时空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时空既具有限性,又具有无限性。具体事物的时空是有限的,整个物质世界运动的时间和空间是无限的。故本项说法不正确。

上述内容是来自于东北师范大学的2015年的考研真题,因此极具参考价值与意义,希望各位同学认真复习相应的重点知识,最后祝同学们在考研中专业课取得好成绩,一战成硕!!!

上一篇:马原理考研--马原考点中的“标志”(一) 下一篇:马原理考研--马原考点中的“会议”(一)
关键词: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免费获取考研大礼包

姓名
手机号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邮箱
学历
微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