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清华大学张广铭教授与实验组合作首次发现液氮温区镍氧化物高温超导体
清华大学清华大学物理系张广铭教授与合作团队,首次在实验上发现一种液氮温区压力下可实现超导的镍氧化物—镧镍氧327,此项发现将有助于破解高温超导的微观机理,使高温超导材料设计和预测成为可能,成果以“高压下镍氧化物80K超导特征”为题在《自然》上在线发表。……阅读原文
2、南方科技大学叶涛课题组提出在智能电子织物器件中导电纱线的寄生电容建模和测量方法
南科大电子与电气工程系叶涛教授课题组,提出了一种针对导电纱线的寄生电容进行建模和测量的方法,并对导电纱线的寄生元件进行了系统分析和量化。该研究对于评估高频应用中柔性可穿戴织物电子的性能具有重要意义。成果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论文还被编辑推荐,并入选了编辑亮点栏目。……阅读原文
3、中山大学陈国胜副教授团队在生物杂交框架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中山大学陈国胜副教授与合作团队报道了一种温和、绿色的自下而上制备杂化生物催化剂的超分子策略,可以简单、高效地合成氢键有机框架(HOF)杂化生物催化剂。这项工作克服了使用天然酶进行生物催化的常见稳定性和选择性问题,并为获得不同应用的高效杂交生物催化剂提供新的见解。成果发表在国际知名综合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阅读全文
4、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永磁薄膜材料中拓扑增强的室温大反常能斯特效应
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研究中心磁学国家重点实验室M03组沈保根院士团队长期致力于新型永磁材料的探索研究。对Fe-Pt系永磁薄膜中的反常能斯特效应进行了系统研究,表明Fe3Pt 合金薄膜在室温下具有巨大的反常能斯特效应 ,约为Fe薄膜的10倍。相关工作已发表在Advanced Materials上。……阅读原文
5、北京大学王征研究员课题组发现猕猴非编码基因调控大脑静息功能网络
北京大学征实验室历时多年绘制了一套基于162只食蟹猴高分辨磁共振影像数据的全脑分区解剖图谱。利用实验室前期采集的猕猴大脑单细胞数据,分类得到了22种细胞类型包括14种兴奋性细胞亚型、3种抑制性细胞亚型和5种非神经元亚型,进而确定这些非编码基因是否富集于某些特定细胞类型。成果发表于《Cell Reports》。……阅读原文
来源:各高校官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