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微信
朋友圈
QQ
微博
取消

文章详情

当前位置:海文考研考研政策正文

学术科研最新进展摘要(02/08 ~ 02/14)

2022-02-11 17:08 2544 来源:海文考研

中国科学院

1.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朱冰课题组与许瑞明课题组合作,2月10日在《科学》(Science)上,在线发表了题为Highly enriched BEND3 prevents the premature activation of bivalent genes during differentiation的研究论文,报道了CpG岛结合蛋白BEND3在二价基因上的高度富集,可以防止这些基因在分化过程中过早激活。(阅读原文)


2.由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神经科学研究所)、中科院灵长类神经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王立平研究组、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闵斌和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唐世明课题组合作完成的一项研究显示:科学家训练猕猴记忆由多个空间位置组成的序列,并利用在体双光子钙成像技术记录猕猴大脑前额叶皮层的神经元活动。其中神经元以群体编码的形式表征了序列中的每一个空间位置,并在这些表征中发现了类似的环状几何结构。该研究推翻了经典序列工作记忆模型的关键假设,为神经网络如何进行符号表征这一难题提供了新见解。2月11日Science以长文形式发表了题为《序列工作记忆在猕猴前额叶表征的几何结构》的研究论文。(阅读原文)

3.由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毕效军与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张毅、袁强合作,带领博士研究生高林青、陈恩生、赵世平等共同完成。位于我国四川稻城的高海拔宇宙线实验LHAASO合作组利用其观测的高能伽马射线事例,对洛伦兹对称性进行了检验。实验结果将洛伦兹对称性的破缺能量标度提高了约10倍,这是迄今对此类洛伦兹对称性的最严格检验,并再次验证了爱因斯坦相对论时空对称的正确性。相关研究成果以Exploring the Lorentz Invariance Violation from Ultra-high-energy Gamma Rays Observed by LHAASO为题,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上。(阅读原文)


4.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赵博等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白春礼小组合作,在超冷原子双原子分子混合气中首次实现三原子分子的相干合成。该研究中,科研人员在钾原子和钠钾基态分子的Feshbach共振附近利用射频场将原子和双原子分子相干地合成了超冷三原子分子,向基于超冷原子分子的量子模拟和超冷量子化学的研究迈出了重要一步。2月9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Nature)上。(阅读原文)

5.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地球内部物质高温高压重点实验室研究员李和平、何宇团队,与北京高压科学中心团队合作,在地球核心的温度和压力下,对多种铁合金的性质进行了计算模拟。研究发现六方相铁-氢,铁-碳和铁-氧合金在内核温压下转变为超离子态,表明地球内核并非传统认知的固态,而是由固态铁和流动的轻元素组成的超离子态。2月9日,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自然》(Nature)上 。(阅读原文)

6.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研究组博士金艳强及其合作者,以中国森林林下植被为对象,通过数据收集整合建立了基于我国森林林下植被(主要是灌木和草本)生物量和分配的数据库,从大尺度上探讨了林下植被生物量和分配(根冠比)的变化格局及其潜在的响应机制。该研究首次评估了不同地理尺度和森林类型的林下生物量积累和分配格局,为理解大尺度下林下植被生物量变化和分配的潜在机制提供了新思路。上述发现为森林林下植被的碳汇功能评估提供了数据支持,有助于进一步优化生态系统过程模型,并为森林保育和林下的经营管理提供理论支撑。相关研究成果以Large-scale patterns of understory biomass and its allocation across China's forests为题,发表在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上。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和云南省基础研究计划等的资助,以及版纳植物园公共技术中心的支持。(阅读原文)

7.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李玉强团队致力于干旱半干旱区资源环境要素对生态系统演变的驱动机制研究。相关研究成果以Biogeographic patterns of soil microbe communities in the deserts of the Hexi Corridor, northern China为题,在线发表在Catena上。研究工作得到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的支持。该研究揭示了河西走廊荒漠区土壤微生物群落分布格局及其驱动因素,加深人们对该区域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格局的认识,为荒漠生态系统的可持续管理提供了科学支撑。(阅读原文)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李晓光教授团队在高性能类脑突触原型器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在前期研究基础上,该团队基于对铁电畴形态和翻转动力学的设计,在铁电量子隧道结中实现了亚纳秒电脉冲下电导态可非易失连续调控的类脑突触器件,可用于构建人工神经网络类脑计算系统,该成果以“High-precision and linear weight updatesby subnanosecond pulses in ferroelectric tunnel junction for neuro-inspired computing”为题发表于《自然通讯》杂志上(Nat. Commun.)。 (阅读原文)


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物理学院、中科院强耦合量子材料物理重点实验室陈仙辉、吴涛和王震宇等组成的研究团队,近日在笼目结构(kagome)超导体的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研究团队在笼目超导体CsV3Sb5中观测到电荷密度波序在低温下演化为由three state Potts模型所描述的电子向列相,该向列相的发现不仅为理解笼目结构超导体中电荷密度波与超导电性之间的反常竞争提供了重要实验证据,也为进一步研究关联电子体系中与非常规超导电性密切相关的交织序(intertwined orders)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相关研究成果于2月9日以 “Charge-density-wave-driven electronic nematicity in a kagome superconductor”为题在Nature杂志上以“Accelerated Article Preview”的方式在线发表。(阅读原文)

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刘海燕教授、陈泉副教授团队采用数据驱动策略,开辟出一条全新的蛋白质从头设计路线,相关成果以“用于蛋白质设计的以主链为中心的神经网络能量函数”为题于北京时间2月10日发表于国际杂志Nature。(阅读原文)

4.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姚星灿、陈宇翱等与澳大利亚科学家胡辉合作,首次在处于强相互作用(幺正)极限下的费米超流体中观测到了熵波衰减的临界发散行为,揭示了该体系存在着一个可观的相变临界区,并获得了热导率与粘滞系数等重要的输运系数。该项工作为理解强相互作用费米体系的量子输运现象提供了重要的实验信息,是利用量子模拟解决重要物理问题的一个范例。2月4日,该成果以长文(research article)的形式发表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Science上。(阅读原文)

上一篇:2022考研:如何度过考研查分空窗期 下一篇:还在等?这些调剂事项得提前了解!
关键词: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免费获取考研大礼包

称呼
手机号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邮箱
学历
微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