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微信
朋友圈
QQ
微博
取消

文章详情

当前位置:海文考研考研政策正文

重“研”从“严”,研究生教育全面升级

2021-08-03 10:59 3282 来源:海文考研
2020年7月29日召开的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开启了新时代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新篇章。一年来,全国各地各高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落实《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要求,围绕学科专业调整、提升导师队伍水平、完善人才培养体系等任务,积极谋划,深入改革,全面升级研究生教育。当前,研究生教育呈现出从快速发展迈进高质量发展、从不断改革迈进全面系统改革、从持续开放迈向更加自信的开放的特点。
那么,各级各类研究生教育改革举措有何经验与成效?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还有哪些难题待解?未来的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还有哪些方向?记者与徐岚、赵蓉晖、万圆、戚兴华四位专家展开对话。
对话嘉宾:
 
徐岚: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研究生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赵蓉晖: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院院长
 
万圆:华东政法大学高等教育与教育法制研究所副研究员
 
戚兴华: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
 
1.从增量到提质,研究生教育改革展现新面貌
 
记者: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一年来,有哪些研究生教育培养方面的改革令您印象深刻?这些举措的效果如何?
 
徐岚:习近平总书记对研究生教育工作作出了培养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的重要指示,也对提升导师队伍水平提出了很高期望。“为谁培养人”就是其中最为本质的问题。这一年来,研究生教育最为显著的变化可能就是研究生课程思政的大力推进和研究生导师培训的全面展开。许多高校都在推进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课的建设并开展相应的教师培训工作,由点及面,积累经验,逐渐铺开。国家、省级、学校三级研究生导师培训体系初步建立起来,各省开始组织统一的培训,各高校的导师培训也在朝向全覆盖、系统化、针对性的方向转变。
导师培训的内容设计通常包含几个方面:了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准则,探讨学术不端行为的预防和处理机制,探讨如何立德树人,引导导师关注研究生心理健康,分享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做法经验。从我的观察和研究结果来看,我国的导师培训慢慢形成了一套特色做法,尤其是在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研究生教育工作的根本标准上,取得了良好效果。
戚兴华:一年来,我国研究生教育供给侧启动了系列新改革。教育部先后制定了《关于加强博士生导师岗位管理的若干意见》《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准则》等政策文件,补齐了与研究生培养密切相关的一些制度短板与薄弱之处。省级地方政府相继召开本地研究生教育大会,启动新一轮制度改革与发展规划。很多部属与地方高校将学习贯彻会议精神与推进学校研究生教育改革创新相结合,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完善课程体系,加强科教融合,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完善教育评价体系,全面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比如,中山大学制定了24条“研究生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央财经大学推出研究生教育“提质拔尖”十大行动计划,华东政法大学制定了《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三年行动纲要》,等等。
2.从学科交叉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体系面临新挑战
记者:研究生教育改革不可一蹴而就,也不会一步到位。您认为当前研究生培养中还有哪些难题亟待破解?
戚兴华:经过40余年的努力,我国建立了初步成熟的研究生教育体系1.0。体系1.0在高规模、高增速的“双高位”运行,内部的稳健性与创新性很难兼得,对外的全球竞争力与国际影响力仍有待提升,同时实现“中国特色”与“世界水平”两大使命也是一大难题。教育实践的新挑战对研究生教育体系的完善与建构提出了新要求,探索建设更为成熟、更高质量的体系2.0是中国研究生教育发展进程中有鲜明时代特征的重大问题。
赵蓉晖:研究生教育的异质性强,个性化程度高,因此在管理和教育中面对的问题比较复杂。此外,不同培养单位的经验积累、行业和地区定位、特色定位也会有差异。因此,要保持全国研究生培养的总体水平,在培养的基本标准(守底线)和优势学科的突显方面(树样板),需要同时着力。从刚公示的新增学位授权点审核结果看,学位点增加是大趋势。我在工作中也感到,追求扩大规模的心理也远远强于抓质量做特色的意识,因此如何让众多研究生培养单位守住底线并不断提升质量和特色,这是总体工作中需要保证的重点。
导师队伍建设质量亟待提升。导师和学生始终是研究生培养中的核心要素,其中导师的作用是决定性的。导师不仅要有很高的学术素养,还要谙熟教书育人之道,要在品格修养上给学生做示范者、引领者。研究生面对的社会、心理和就业压力也更大,对导师的全方位指导要求更高。但还是有不少导师把担任研究生导师(特别是博士生导师)当作身份标记和荣誉,对自身的责任使命认识不足,师能、师德、师风方面的问题还有不少,近年来被通报的问题教师中,研究生导师占相当比例。或者,虽然有意识但是积累和能力不足,这就要求在导师培训和支持上的措施要及时跟上。
徐岚:如何推进跨学科研究生培养是当前亟待破解的难题。学科交叉与跨界融合是知识经济时代科学知识生产方式转变的结果,如今的知识创新在很大程度上是学科交叉的结果,大学在高层次人才培养上必须体现这一趋势。去年的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同时宣布,新增交叉学科作为新的学科门类,对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的深入研究迫在眉睫。在全球人才竞争新格局下,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特别需要有跨学科素养的高层次领军人才,研究生教育是科教产教融合的引擎,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人才基石。
因此,推动大学传统的单学科科研和人才培养模式发生变革,通过资源重组推动研究生教育改革,建立有效的跨学科组织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就是推动学科治理现代化、促进知识创新和解决复杂现实问题的突破口。然而,我国大学跨学科学术组织发展面临着制度环境、组织架构、文化价值等冲突,由于对外部力量的依附,要进行制度创新十分不易,推进跨学科研究生培养面临着重重困难。
万圆:如何优化研究生的分类培养,平衡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数量与质量的矛盾,可以说是我国研究生教育近年来的老大难问题,也是今后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一方面,应用型研究生的培养规模不断扩大,使以往研究生培养结构单一、以学术型为主的局面得以逐渐扭转。《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明确到2025年,将专业硕士招生占比提高至2/3左右。另一方面,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不高,培养模式与学术型研究生的区分度不明显,是不争的事实。选拔标准、课程设置、导师构成、实习毕业要求等方面的雷同,导致社会对学硕专硕同质化培养的质疑声不断。专业博士的培养规模目前虽然偏小,但同样存在模仿学术学位培养方案、质量把关不严、实践性特色不明显等缺点。
3.从结果评价到过程评价,以内部质量保障提升研究生创新力
记者: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是此次改革的核心任务。您对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增强研究生创新能力有哪些意见建议?
戚兴华: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的基本维度可以归结为教育经历增值性、课程与指导、科研产出、学位论文、职业发展等方面。破解培养质量评价的价值导向难题,关键在于改变现有量化、短效、节点性的绩效指标体系,以高校为主体探索建立量质协调且公平的发展促进指标体系。可由政府主导推动,高校探索自主评价和多元发展为价值诉求的校本评价模式。
徐岚: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处于内涵发展期,正在加快从研究生教育大国向研究生教育强国迈进。这一时期的重要特征是质量评估作为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的重要手段,其功能和地位日益凸显。建议切实加强全过程培养的规范管理制度,建立研究生培养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完善研究生教育质量自我评估制度。外部评估,如学科评估和专业学位水平评估虽然旨在建立有区分度的学科发展水平排名指引,但其指标体系始终把人才培养质量放在首位,非常重视“培养过程质量”,从而希望引导高校在对排名结果的追求中“淡化排名”,把目光聚焦于培养过程。这样一来,通过开展自我评价来提升培养质量就成为高校治理能力的体现,加强研究生教育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就成为迫切的需要。 
推进跨学科研究生培养,可以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克服传统组织制度制约,培养跨学科身份认同。二是通过资源重组、设立跨学科机构等推动跨学科课程建设,建立有效的跨学科课程组织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三是从学科交叉走向跨界整合,探索政产学研协同的“超学科”育人模式。跨学科提供了一种新的学科建设思路,即不以项目和资源为核心,而是以跨学科研究生培养为核心,拉动个性化研究项目的开展和提升学科创新力。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清华大学未来实验室、复旦大学科技考古研究院等都是跨学科的有益探索。
万圆:应用型硕博士培养提质增效,当务之急在于高校应紧扣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目标与定位,重塑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切实突出应用性、实践性和产教融合培养的特征。例如,大幅提高与行业产业共同开设的实践课程比重,加大学生参与行业研发项目的力度与深度,毕业论文(设计)强化应用导向。与此同时,高校应升级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导师队伍,推行校内外双导师制,共同指导学生的论文、实习、就业等,形成“双师同堂同指导”模式。
(本报记者 柴如瑾)

来源:光明日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学术科研最新进展摘要(7/26 ~ 8/01) 下一篇:学术科研最新进展摘要(8/02 ~ 8/08)
关键词: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免费获取考研大礼包

称呼
手机号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邮箱
学历
微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