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已悄然走过十二分之一,今年的春节过得不一般,蔓延全国的肺炎,溘然长逝的科比,都给这个原本阖家欢乐的节日增加了一层厚厚的阴霾,让人怎么也高兴不起来。百无聊赖之际,静下心来总结了几点自己的考研心得,分享给后来者。
1、关于孤独
如果说高考是一群人的狂欢,那考研就是一个人的孤单。
偶然一次看到一首古诗,顿时对自己复习的孤独状态感到非常满意:“寂寂寥寥扬子居,年年岁岁一床书。独有南山桂花发,飞来飞去袭人裾。”
决定考研之初就通过听各种考研讲座得知考研备考有一个阶段,叫做“崩溃期”。至少在暑假之前,我觉得这个词与我无缘——六月份信心满满地参加了英语六级考试,通过了两门很棘手的期末考试,完成了小组成员配合度很低的社会实践。
到暑假开始终于可以一心对待考研了,我选择的是留校学习,随后孤独便如影随形。每天早上起床,洗漱,学习。参加了一段时间的辅导课,每天的节奏很快,之前没怎么复习听起来很吃力,后悔没早点开始,幸好辅导班有配套的线上平台课程,还能在课下恶补一下。累了就一个人在阳台上对着远处宽广的大海发呆,或者躺在床上,看着天花板,听着风声——有时一天也说不了几句话。
静谧的环境,空旷的房间,有时暮色四合,我在宿舍躺着,也没有开灯,昏暗之中感到一种难以言状的恐惧,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行,也不知道别人学得怎样。这种恐惧一直蔓延到了九月,以至于现在想起还是不寒而栗。我想,等到我足够独立坚强的那天,便不会再恐惧吧。
2、关于成长
经历了这一年,我对于人际关系产生了新的感悟:无论是家人还是同学朋友,无论关系再好再亲密的人,都不可能不会和你产生矛盾。这么说一点都不残酷。重要的是,对待不同的人,解决矛盾的方式会有所差异。或者说是矛盾的激化推动了矛盾的解决,矛盾的解决可以使两个人的关系更加亲密或者走向末路。这么一想,也就没那么敏感易怒了。
成长中遇到的每一个麻烦的人,每一件麻烦的事都是为你量身定做,不断往前走的过程也是不断打怪升级强化装备的过程。如果能适时跳出来,以第三方的眼光去看待眼前的麻烦事,就能很快脱离烦恼。
前期的我保持着这样的心态,所以和各种人(作息时间不一致的室友,因为考研精神敏感的室友,观念不一致的父母)周旋的上半年,算是顺利度过了。
3、关于学习
常谈的一句话:学习方面最重要的是做好自己,关注效率。我不相信一个人一天坐在图书馆十几个小时就一定比一天只学八个小时的人学得好。重要的是学到了多少而不是学了多久。
专业课的学习,我用的是“把书读薄再读厚的方法”。所谓把书读薄,是指首先要关注书的框架目录,知道这本书大概讲了什么内容,在心里对书的大概内容有自己的印象和判断,带着问题去细读。逐渐总结出自己的背诵笔记。切忌笔记和书写得一样厚,也最好不要直接抄书——先根据自己的判断总结章节框架,在此基础上背诵,然后默写,然后查漏补缺,这就是一份很好的笔记了。
为了避免枯燥,我用了一套的彩色中性笔,虽然背书痛苦,可是想到可以用花花绿绿的彩笔在喜欢的本子上写东西,就有点兴奋?到后期笔记已经不知道看了多少次的时候,尝试着以写大题的思路来审视自己的笔记,补充实例,扩写句子,不知不觉,你会发现你的答题话语体系就不止是笔记上面简明扼要的几句话了,这就是“把书读厚”的过程。
背诵方法上,如果内容很多的话,光是把之前背的再背一次就要用很久,所以复习的时候不需要再背,在心里默读就可以——反正之后还会重复很多次。当然,一定要认认真真看,带着脑子的那种。
4、关于未来
2月份就要出成绩了,虽然之前对照海文辅导班的答案感觉进复试应该没问题,但一想到出成绩的那一刻还是会很紧张。但是我觉得有目标,所以从不迷茫;有坚持,所以从不放弃;有努力,所以从不妥协。
考研只为遇到更优秀的自己,金榜高悬姓字真,分明折得一枝春,加油,考研儿!